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越南人民亲切地称为胡伯伯的胡志明主席不姓胡本姓阮。他一生使用过许多姓名。其中有阮必成、阿三(乳名)、李瑞、宋文初、阮爱国、秋翁、胡光、平山等。至于最后所采用的胡志明这个姓名,则是他1942年在广西天保被拘捕时偶然启用的。笔者认为,这个被他一直沿用到逝世的新姓名,在当时确有其特定的寓意。  相似文献   

2.
李家忠 《湘潮》2006,(6):53-54
胡志明(原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改名阮爱国,后为纪念将出狱机会让给自己的中国难友胡志明,更名为胡志明)出生在越南中部义安省南坛县黄稠村,一生勤于学习,通晓多国语言。其父阮生辉是个爱国的汉学家。在父亲的熏陶下,胡志明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汉学基础。后来,他到英国和法国从事  相似文献   

3.
在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激烈阶段,胡志明决定派一批干部子弟到中国学习,为抗法战争和以后的国家建设培养人才。1953年夏天,胡志明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希望中国能在华南地区建立若干所越南学校,其中包括一所越南干部子弟学校。中共中央同意了越南的请求。同年7月9日,越南教育部长阮文萱签署了在中国江西建立“庐山越南少年学校”的决定。8月25日,第一批越南儿童抵达庐山。为了给越南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半年后校舍迁到广西桂林育才学校和南宁育才学校。  相似文献   

4.
洪水(1906~195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一位被授衔的外籍将军。他原名武元博,又名武鸿秀,越南河内人,在赴法留学期间和胡志明是同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聘请苏联专家鲍罗廷当顾问,而胡志明正是鲍罗廷的秘书。胡志明在熟识孙中山后,向他求情道:“孙先生,借您黄埔之宝炉,为我越南锻造几粒火种吧!”这样,洪水等20多名越南青年成了黄埔军校的第四批学员。广州起义后,胡志明让洪水  相似文献   

5.
"越南不统一我就不成家"在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胡志明的忠实伴侣和得力助手阮清玲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牺牲。当晚,在留苏越南青年同志会会议上,胡志明痛不欲生,当众宣布:"清玲同志已壮烈牺牲,但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我们相信越南的革命事业一定能够完成。我要向全世界宣告:越南不解放统一,我今生今世就不成家……"  相似文献   

6.
67岁的僧人石训是越南高棉族一位佛教大师,但他的另一个“头衔”可能更吸引人:越南共产党党员。谈到石训入党一事时,胡志明国家政治行政学院党建学院院长阮明俊说,将优秀的宗教界人士吸收到越南共产党的队伍中来,有利于党制定的路线政策及时传达给宗教领袖,再将其贯彻到广大信教的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7.
张太雷曾经与多位外国革命家共事合作,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越南劳动党创始人胡志明就是其中之一。胡志明(1890- 1969),幼名阮必成,参加革命后取名阮爱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改名胡志明。张太雷与胡志明都是1920年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成员,只是胡志明不是在本国,而是在法国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他们相识于莫斯科,随后在中国广州共事,结下了亲密的战友情谊。赤都相识建友情1923年8月,张太雷与蒋介  相似文献   

8.
1.“益国利民”①1953年6月1日,胡志明用C.B.笔名在越南《人民报》发《益国利民》一文,赞扬富寿省春辉乡干部和群众正确执行政府关于增产节约政策,而成为一个模范乡。2.“杀人不眨眼”②1953年7月21日,胡志明用C.B.笔名在越南《人民报》发表《凶狠地主》一文。文章说:“有人对地主杀人不眨眼还有疑惑,请看以下事实。”文章列举了越南一些地主杀害农民的事例。3.“马到成功”③1954年3月21日,胡志明用C.B.笔名在越南《人民报》发表《美国蛇》的文章,评论越南抗法战争形势和法、美之间的矛盾。文章说:“按阴历,1953年是巳年,即属蛇。难怪这…  相似文献   

9.
1969年9月2日9时47分,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胡志明主席在河内不幸病逝,终年79岁。在越南劳动党中央发布的胡志明逝世讣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胡志明主席患病期间,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们日夜守护着他,并委托一个有资格的和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医生组成的小组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治疗。每人都尽了自己的最大力量,决心不惜任何代价把主席的病医治好。但是由于他年事很高,病情严重,胡志明主席与我们永别了。”  相似文献   

10.
营救胡志明     
越南共产党的创始人胡志明,在其革命生涯中多次到过中国,但他两次遇险获救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早在大革命时期,胡志明作为共产国际东方局常委,就使用“阮爱国”这个名字,在广州、香港等地进行发展组织活动。他以苏联驻广州领事馆译员身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与胡志明,一位是中国党和政府的卓越领导人,一位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们相交近50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周恩来视胡志明为自己的兄长,胡志明把周恩来当作亲弟弟。他们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在中越友谊史上谱写了动人心弦的乐章。20世纪20年代,周恩来和胡志明相识于法国巴黎。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大力支持胡志明的革命活动,帮助越南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1922年夏季的一天,一位中等个子、30来岁的年轻人走进了法国巴黎戈德弗鲁瓦街17号“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执委会办公处。他就是侨居法国的越南革命领袖胡志…  相似文献   

12.
朱晋平 《党史文汇》2002,(12):38-40
1942年8月胡志明由越南进入中国广西,在天保县足荣乡被国民党乡公所的乡警拘留,后转解柳州、桂林等地,到1943年9月恢复自由,仍留柳州,直到1944年8月9日才被释放返回越南。胡志明为什么会被捕?又是因何被释放的呢?笔者根据所掌握资料,力图对此加以探讨。带着多重身份证明来到中国胡志明1912年就离开越南漂流海外,于1938年秋从苏联来到中国延安,后随同叶剑英南下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在华南和西南活动,到1940年2月终于与越南共产党海外部取得联系,并开始具体指导工作。鉴于当时越共实力薄弱,在靠近中…  相似文献   

13.
晓音 《党史文汇》2000,(2):14-16
1950年初,法国陆海空三军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战火烧到中越边界。越南劳动党领袖胡志明在危难之中,决定到中国来找老朋友毛泽东、周恩来求援。胡志明一行穿越了原始雨林,昼夜兼程17天赶到北京时,得知毛泽东、周恩来已于此前先后去了苏联。于是,胡志明当即决定前往莫斯科,去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2月2日,胡志明一行在沈阳火车站下车后,在站台上见到了前来迎接他的周恩来总理。两位朋友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早在30年前,他们在法国巴黎相识相交。此刻,胡志明说:“恩兄,多年没有见到你,我心里十分想念。”“老朋友,我也…  相似文献   

14.
李家忠 《湘潮》2014,(9):26-28
在1955年授衔的i000多位开国将帅中,有一位越南籍的将军,他就是洪水少将。洪水早年即投身革命,曾三次来到中国。洪水原名武元伯,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越南河内市郊嘉林县。1924年底,武元伯同一些越南爱国青年一道追随胡志明,来到了广州,很快就参加了胡志明创办的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武元伯改名为李英嗣。那时反动派常常攻击共产党为“洪水猛兽”,李英嗣便索性改名为“洪水”,以表示自己同反动派针锋相对斗争到底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是第一个与越南建交的国家 1945年,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发动了“八月革命”,推翻了阮氏封建王朝,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当选为国家主席.不久,越南又投入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法斗争.1950年1月14日,胡志明发表声明,表示越南民主共和国随时准备同任何愿意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独立与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与越南进行合作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16.
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并宣告越南独立之前,胡志明曾多次来到中国,其中,胡志明在桂林约1年的革命活动,无论在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史还是在中越关系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东党史》2007,(2):19-20
1965年夏秋之际,我与我国驻越南大使馆杨姓领事一道,陪同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黄国越,从广州赶往从化温泉宾馆,随行者还有一位女翻译。越南领袖胡志明从当年9月下旬起,一直在温泉宾馆休息,利用温泉浴治疗困扰他多年的足疾。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副总理阮维贞、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勇等党政军领导人先后来过温泉,看望胡志明。黄国越当时刚结束访问苏联与波兰,急于面见胡志明请示汇报。  相似文献   

18.
李家忠 《党史博览》2017,(12):39-42
正胡志明是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他于1969年9月3日逝世,享年79岁。中共中央在致越南劳动党中央的唁电中高度评价了胡志明的一生,其中提到"在中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岁月里,他几次来到中国,同中国人民患难与共、并肩战斗,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本文讲述的是胡志明在广州从事革命活动的一段重要经历。当时他的名字叫阮爱国。  相似文献   

19.
胡志明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列主义,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其重要补充。胡志明对新三民主义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升华和提高的过程。1924年11月前,他认为新三民主义是"一个改革的纲领",之后把新三民主义概括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三个原则,并以此作为越南的民主革命纲领。1927年前,他对新三民主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层面。1927年至1945年间,他将新三民主义运用到越南民族解放革命运动中,并发展成为具有越南民族特点的三民主义,即民族独立、人民自由、改善人民生活,其核心是民族独立。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后,他在治国纲领中运用三个原则,争取越南民族统一,扩大民权,发展民生。随着越南历史发生巨大变化,胡志明对外来理论的研究和吸收逐渐从新三民主义转到毛泽东思想上来。  相似文献   

20.
彭苏 《党史博采》2020,(3):64-67
越南的洪水将军是我军1955年首次授衔时唯一一位拥有双国籍的将军,他曾三次到中国参加革命,时间长达25年之久。历经广州起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参加了长征和抗日战争。他从15岁起就追随越南"国父"胡志明,在漫长的中越两国革命斗争中,与胡志明结下一生的革命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