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聘 《理论月刊》2012,(7):143-146
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道德自我及其确证方式历来是伦理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十七大提出的"个人品德"这一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其内涵和意义,认为"个人品德"应当成为道德自我确证的新起点。本文主要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视角,提出了"现实的个人"是道德自我的本体确证、"道德需要"是道德自我的价值确证、"交往实践"是道德自我的方法确证这一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象化活动和自我确证的主客维度,是科学探索和哲学思考的核心命题。生态危机是这一维度动态失衡的显现,生态伦理则是对治理生态危机的道德调节和行为规制。传统生态伦理观对生态危机缘起的认知缺乏整体视域,过于强调人类本位或自然本位,从而难以超越其内在的逻辑困境。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把生产和交往共同作为实践的子范畴,在现实性上厘清了生态伦理(生态危机)的逻辑主体、重估了人类对象化和自我确证的辩证维度,旨在把生态危机的治理实践统一于主体—客体—主体的框架模式,并通过主权国家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合作,为治理全球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镜,为当代生态伦理的育成提供一种全新的哲学范式。  相似文献   

3.
道德具有社会历史性、理想性和创造性三重本质,分别体现人的主体自觉、精神超越与能动性追求,与个体自我的自为、主体性价值密切相关。处于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中的自我,以道德存在为基本属性,以道德需要成就生命价值和体现精神自由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本然形上本体和应然德性价值相统一的道德范畴深刻体现道德与自我的内在关系。作为理解和成就道德价值的精神主体和人格实体,道德自我在道德本源价值上得以深刻确证。  相似文献   

4.
高明 《甘肃理论学刊》2012,(1):104-108,127
康德认为,霍布斯所设想的“人人相互为敌”的自然状态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在道德领域同样存在。为了人这个族类的道德、幸福及至善的实现,个体的人在完善自我道德的同时,整个人类应该走出自然状态,走向道德和解,最终实现永久和平。这个永久和平的方式佰是伦理共同体。伦理共同体是联结康德道德哲学和宗教哲学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5.
康德认为,霍布斯所设想的“人人相互为敌”的自然状态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在道德领域同样存在。为了人这个族类的道德、幸福及至善的实现,个体的人在完善自我道德的同时,整个人类应该走出自然状态,走向道德和解,最终实现永久和平。这个永久和平的方式佰是伦理共同体。伦理共同体是联结康德道德哲学和宗教哲学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6.
儒佛两家创立的思想学说 ,都代表了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的优秀文化 ,他们所倡导的人的善性善德 ,可谓是殊途同归 ,是人类文化所共有的最本质的东西。在两种文化交融的背景下 ,儒佛两家所主张的善容成为道德向善的表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经成为一种道德信仰 ,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人口文化是指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人口系统内部的变动及其与外部诸因素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观念、伦理、道德、制度和行为规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自我过程中获得的文化成果。人口文化在文化意识、文化价值全新的时代里,日益显示出在人口发展中前所未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我国对于人口文化与人口发展的开始研究,标志性事件是1993年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的成立和"人口文化"概念的提出。迄今,学术与理论界就人口文化主题进行了系列的研究和探索,产生了不少有影  相似文献   

8.
黄伟 《求索》2008,(12):195-196
西方文学的动物叙事源远流长,代有佳作,在社会伦理、宗教伦理、生态伦理三个维度上对人类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索。在社会伦理的维度上,它涵盖了西方的社会伦理探索的全部过程;在宗教伦理、生态伦理的维度上,它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类的道德自我完善。西方文学的动物叙事成为人类德性之路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9.
"道德世界"是与"伦理世界"相对应的意义世界."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关系的概念基础,是道德哲学体系中"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区分.在现象学与法哲学体系中,伦理与道德具有迥然不同的地位.道德世界是以道德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问题所构成的内在的德性世界,由此形成"道德世界观"."冲突"与"和谐"是道德世界的两个基本事实,应当以和谐为文化基地,确立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是道德的和谐,道德世界的和谐具体展现为道德和自然之间的和谐、道德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和谐.现代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和伦理精神,必须进行辩证复归,扬弃社会公正与个体德性、道德与幸福、义与利的对立与冲突,建立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作为科学发展观之实践有效性的两个维度,价值与理性的分裂不仅造成人类对自我的过度自信,从而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而且也使人类过高地估计了理性精神的能量,从而丧失了道德主体的伦理关怀,泯灭了作为个体的人与生俱来的道德自抑能力,最终导致了人类的自我异化。因此,消解价值与理性的裂痕,实现二者的内在统一,最终达成以超越主客二分为核心的文化样态,就成为科学发展观之实践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自律是道德的基本原则。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为实现自身的自由幸福而自觉地内化并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所形成的内在约束。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自己为自己设置必然性。只有当在道德中构成人的主体性的种种人类本质特征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时,道德对于人来说才是一种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方式,才是人掌握世界的方式。道德自律包括:获取道德认知;内化道德规范;培养道德情感;践行道德规范;进行道德反省;养成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中国论坛》2004,(5):F002-F002
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相似文献   

13.
谭钊 《理论月刊》2010,(3):36-38
当前环境政策伦理意蕴多维、价值取向多元,其哲学基础是功利主义,分析手段是经济分析,但全球生态环境总体上没有得到根本改良,恶化趋势得不到有效的遏止。对此,文章提出,环境政策的内驱力应是伦理价值取向,分析手段是自然价值分析,以期从自然主义主导的角度认识、分析并构建伦理价值的环境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尊重作为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道德语词,越来越被重视,并且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作为一项伦理原则,日益成为人类的道德共识、全球伦理的基础、全球伦理的底线。它是人人应该遵守的起码道德准则。那么,在现代以教育人为主的家庭教育中,尊重伦理也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伦理指导原则,使家庭教育在发展中能逐步发挥其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伦理和科学技术是人类为寻求幸福而创造的两种主要文化手段.伦理给人类提供意义世界,科技给人类提供物质基础;伦理规定人类的生活目标,科技实现着这一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人类的伦理价值,但并不必然地使人的道德高尚.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日益渗透,人类在生命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环境伦理、军事伦理等方面面临着急需而又难以解决的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6.
传统道德哲学,家庭是伦理世界的基础,家庭中的个体是道德哲学的天然能动原素。儒家哲学"血缘—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的道德哲学理论,回答了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文明路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哲学把爱人和爱物统一起来,把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统一起来,实现了从"个体—家庭—国家"社会模式转向"自然生态"伦理系统的转变,体现了个体通过自然世界来表达其主体存在性的意愿和当然性。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技术作为人类维系生存和促进发展的手段,实现了人的生存价值和发展价值,更新了人与自然的道德逻辑和伦理框架。这种文明的转换试图通过技术的努力,实现对自然能力的控制,改变人的自然本性及其结构。道德伦理的每一次转换都为道德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向度,这是理解和把握社会伦理发展的哲学思辩。  相似文献   

17.
诚与信联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主体自我确证的基本表征;诚信是确立主体间关系的基本价值定位;诚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8.
道德自律是精神文明的最高实现形式。道德自律即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生活规律的认识和对道德规范的认同,自己为自己立法,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自觉地指导和约束自己。道德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种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相似文献   

19.
[编前语]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来看,人类社会活动可以分作由下至上的三大层面: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与此相适应,人类社会道德,就其在社会活动各层面的具体表现形态来看,则有了调谐经济活动的经济伦理、调谐政治活动的政治伦理和调谐文化活动的文化伦理。我刊从本期开始,拟分三期发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吴灿新教授对当代中国社会活动不同层面伦理精神研究的成果,敬请读者留意。经济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活动,它是政治活动乃至文化活动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崛起,经济活动空前活跃,首先推动着经…  相似文献   

20.
普世伦理只能奠基在人类本性共同性之上,只有预设并相信人类本性的共同性,谋划和建构普世伦理才有可能;而作为人类本性共同性之一部分的移情能够为普世伦理的建构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移情不仅能够为普世伦理提供基础,而且能够为普世伦理提供资源,还能够为人类道德共识提供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