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蕴涵着深刻的文化价值意蕴,体现了共同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内在统一。这一文化价值意蕴,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将自我生命与群体生命"合二为一"的价值传统,从而决定了"中国梦"在当今时代所独有的精神特质,即"中国梦"是建立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基础之上,融"个人梦、国家梦、民族梦"为一体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这一时代特质深刻地体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传统,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2.
◎ 价值取向:主体意识强群体意识弱◎ 责任意识:自我责任强社会责任弱◎ 道德知行: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 追求知识: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 追求财富: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 追求新异:立异与趋同◎ 追求快乐:趋乐避苦文化人格是指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人的精神特质,是人的自我意  相似文献   

3.
当道德居于自我认同的核心时,"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有道德成为做人的基本原则,道德认同生成。在道德认同的作用下,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系统的目标、评价标准和价值活动都不会违背道德原则。道德认同引导下的人生自我价值实现过程是一个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共同满足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侗族是一个追求和谐共生的民族,一个具有较高审美创造力的民族,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去追寻这种自由之美、和谐共生的美、精神愉悦之美。这体现在侗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认识以及地方性知识的建构上,表现出深刻的和谐共存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5.
段慧兰  陈利华 《求索》2010,(11):122-124
道德自我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它以感性生命为存在前提,又包含意识与人格的综合统一,在总体上表现为身与心、天与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互融,并内含着时间中的绵延同一。作为生命的存在,道德自我具有个体性的规定,表现为身与心的统一;作为现实的存在,道德自我又具有社会性的规定。它所具有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规定,在社会历史的现实结构中进一步展开为自我之间、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自我在实践中以道德自律为存在方式,以道德人格为外在形态。就其特点来说,具有完整性、可塑性、自主性、实践性和自我同一性。此外,它与道德主体、自我意识、良心等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民盟精神渊薮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凝结着许多我国古代先哲的政治智慧,对传统道德思想的延续和传承表现得非常深刻.在民盟精神价值中,既蕴涵了切实的百姓日常礼仪规范,又富含着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理想.探究民盟精神价值,实现民盟理想追求,在多党合作事业中体现民盟精神力量之所在、民盟精神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即德性成长的摇篮、自我认同的依据,一生不变的亲情,自我价值确认的来源以及道德价值追求的平台。可以说,"家"的精神价值在一定意义上铸就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时至今日,我们理当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家"对于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价值,弘扬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德个体的活动是主体性的、能动性的 ,这是一种道德承担者、道德接受者和道德创造者三位一体的构成。道德承担者表明个体的道德活动是施爱的过程 ,道德接受者表明个体是接受爱的主体 ,个体作为创造者要体现本质意义上的道德活动 ,通过道德主客体的活动展示精神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鲁迅从生物界的自然现象出发,提出人伦发端于人类情感,父子间的道德价值在于长者"施爱"而"无求报的心思",提倡以爱替恩、用"幼者本位"代替中国传统"长者本位"的父子伦理,并对父亲提出了"爱己"、尽义务、解放孩子的行为要求。成己(成就自我)蕴含着对自我独特个性的关注,体现自由的道德标准;成人(成就他人)蕴含着对家庭中幼者个性的尊重,体现乐于奉献的道德境界,成物(成就家庭、社会)蕴含着对共同体生活的尊重,体现"友爱"的道德原则。就父对子而言,成人优先于成己;就子对父而言,成己优先于成人,二者与成物构成交互统一,成人成己与成物要朝向自由、平等和有爱发展,其中个体优先于社会、生命实践优先于抽象道德的认识体现了鲁迅启蒙和救亡并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道德思想在其青年即已经产生,这与其教育经历有很大关系。毛泽东早期道德思想带有明显的心学维度,其核心思想就是自作主宰,他在道德观上提倡道德自律,认为自我是惟一的道德主体和支配者;道德中包括幸福,以满足情感需求。而道德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自我",即能够充分发展自己身体与精神的力量。五四之后,毛泽东逐步向马克思主义新道德观转变,逐步建立起了一种为人民谋福利的集体主义新道德观。  相似文献   

11.
为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需要加强对青年官兵思想道德困惑的研究,开阔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视角。面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评价标准多元化的困惑,要着眼于以信念立德;面对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困惑,要着眼于树立现代道德理念;面对道德知行脱节和道德失范的困惑,要致力于培养道德生活主体。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律、意志自由与和谐之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十年计划经济转向三十年市场经济,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巨变。期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道德观与现代价值理念激烈碰撞与冲击。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成为平稳转型、深化转型、完美转型的保障。于是,厘清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的关系、建立与市场机制相契合的道德体系,对于克服社会道德评价失范、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离,培育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和道德主体精神、化危机为契机以实现嬗变之下的和谐之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小红 《人民论坛》2012,(14):164-165
当今社会存在着自然家园困境、人文家园困境和社会家园困境,最终导致人们精神方面的困惑。主要表现为:对生存的焦虑与自我认同危机、个体精神生活的物化和思想的式微。反思主体的自我存在范式、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引导科学技术发展和以制度与道德维护社会信任体系有利于帮助人们重建赖以生存、赋予价值寄托和终极关怀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 ,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因为道德主体的需求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因而这种价值关系的评价标准也会发生变化。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原有的道德评价体系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 ,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学道德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新时期建构科学道德价值体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社会与人的关系中 ,道德价值关系强调的是两者的区别 ,社会为了自身的利益 ,即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全体成员的…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主体是指处于社会道德关系中,自觉进行着道德实践活动的人。这种主体视道德为自我规定、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同科学认识主体、审美主体一样,不是理性因素的“枯竭物”,而有其深刻和丰富的情感蕴含。 道德主体规定:道德主体是全面 占有已身本质的主体,是情感和理性 的统一体。 情感作为人类实践主体非智能因素的一个方面和理性因素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理性和情感共同构成人的实践活动异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在道德生活中,只有基于情感体验的理性,才是真正的人的理性,否则,就是空洞的“理  相似文献   

16.
法治社会并不是纯粹的泛法律社会,依法治国也不是孤立的治国方略。法治带来了道德精神的革命,赋予道德以新的内容。而道德中永恒的精神,如正义、自由、公平、诚信也成为法治的基本价值追求,它对于法治实现的制度前提、主体法律心理、法律实施环节都起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古今义利之辩看当前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今义利之辩看当前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王恩来一所谓义利观,即人们对求利动机和求利行为的看法,是人的价值观、理想追求和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有的学者认为,“义”属于精神的范畴,“利”属于物质的范畴,因而义利关系体现着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其实,这只是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诚与信联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主体自我确证的基本表征;诚信是确立主体间关系的基本价值定位;诚信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9)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为更好地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习近平提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强调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主体责任。将党委主体责任意识与儒家忠恕、君子求诸己、仁义、自省元素相联系,将儒家精神追求转化为当前党委对自我责任的主体意识,使儒家文化促进主体责任的落实,更好地在实践中体现文化特色,显现独特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与文化的结合催生了文化消费主义。文化消费主义语境下的文化丧失了以文化人的功能,体现出文化功利化、过度娱乐化、真实虚幻化、趣味自私化的价值取向,使当代青年失落了精神信仰追求,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同时给当代青年自我认知和人格构建带来阻碍。因此,结合青年人自身特点与社会角色,通过重建青年精神家园、发扬青年积极风格、回归青年文化主体性,来引导青年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