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江涛  陈晓娣 《法制与社会》2010,(27):213-213,220
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制度是是中国检察制度发展中的一大特色。作为检察工作改革的新生事物,就目前状况而言,其相关配套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各基层检察院在操作过程中也没有统一规范的做法。为达到设置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专职委员的初衷,保障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职能的充分履行,检委会专职委员制度在实践中需进一步完善。本文拟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基层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工作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作为检委会改革的一项措施,不少地方基层检察院相继配备了一批检委会专职委员。除具有检委会委员一般的议事功能外,检委会专职委员还具有哪些特殊功能,如何发挥作用,相关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做法。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为,检委会专职委员应当或者能够具备以下职能:  相似文献   

3.
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是指检察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产生的,受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的委托,专门从事检委会工作,并向检察长和检委会负责的检委会委员。当前专职委员制度已在各地检察机关得以推行并逐渐显现出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专职委员选任标准不明确、工作不专、职责不清、地位尴尬、履职保障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影  相似文献   

4.
检察委员会制度改革研究——以检委会专职委员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的设置对于改善检委会专业结构,强化检委会的规范化、专业化,提高检委会的议事水平和议事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检察工作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检委会专职委员的相关配套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法律规定尚不明确,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做法,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的设置对于改善检委会专业结构,强化检委会的规范化、专业化,提高检委会的议事水平和议事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检察工作改革的一个新生事物,检委会专职委员的相关配套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法律规定尚不明确,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做法,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专职委员制度作为检察改革的新生事物,也是检委会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无论从法律规定,操作方法还是机制保障等方面都存在着不成熟和漏洞。文章中笔者将从专职委员制度的法律基础、设立必要性和改革建议三个方面进行切入分析,从而希望使专职委员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检委会不断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1 委员配置问题。为落实高检院提出在检委会中设置专职委员的改革措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在《检察院组织法》上要予以明确,各级院在设置兼职委员的同时,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专职委员,专门从事检委会的日常工作;二是兼职委员的名额应适当放开(只限制条件)。我们认为,从工作需要来看,基层院一般可  相似文献   

8.
检委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本土的、内生性的特点,为检察机关的议案决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基层检察院检委会普遍存在的委员年龄偏大且行政色彩过浓,职能弱化,重议案轻议事、会议程序不规范等问题。T市D区人民检察院院结合该院实际,调研分析了当前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工作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成因,并就如何改进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我国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专职委员制度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检委会工作实践中,专职委员制度存在着职责定位不明确、履职保障不到位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大大影响了专职委员应有作用的发挥.为更好地规范和保障专职委员的职能履行,切实提高检察委员会的议事能力和工作效率,有必要对专职委员的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加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以来,天津市委加大干部选任力度,启动了在检察院、法院系统设立检委会专职委员、审委会专职委员职位的工作程序,我市检法系统第一批十一位专职委员走上职责岗位。由于该项工作在我市既前无师承又现无定制,且在全国范围内亦无对专职委员工作职责的统一标准和规定,专职委员如何准确把握定位,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坚决不辱使命、努力做好这项全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层检察院设置专职委员负责检委会日常工作,是深化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蒲县检察院按照临汾市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大胆探索,在认识上求深,在标准上求严,在实践中求新,在措施上求实。在基层院检委会工作改革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一、科学定位,明确工作职责在现行体制下,专职委员的地位、作用如何定位,怎样理顺工作关系,是推进检委会工作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蒲县检察院党组在反复学习、深刻领会高检关于检察改革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依据临汾市院制定的《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工作试行规定》…  相似文献   

13.
彭志刚  吴新华 《法学杂志》2013,34(2):102-108
专职检委会委员的选任、职权、职责已被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专职委员因其任职条件、职权配置、考核机制的缺失或无法落实而陷入履职困境.从完善选任机制、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制度保障等方面入手可以找准专职委员的角色定位并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监督》2010,(5):F0002-F0002
2010年5月21日,市院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在家的党组成员、专职检委会委员、副巡视员和市院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15.
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是检察机关的主要业务和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机构.检委会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提请审议的案件、事项的质量.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检委会工作日益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拟分析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基层检委会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检委会委员是检委会的参加者和决策者,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职务。目前,检委会委员是依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检察官法》的规定,由检察长提名,经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而产生,这种方式笔者称之为任命制。由于法律并未规定检委会委员的专业与学历要求,随着法制建设的健全和检察制度的完善,任命制在实践中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影响了检委会的议事质量和决策能力,妨碍了检察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建立检委会委员选任制已迫在眉睫。故撰此文,以期引起重视。一、任命制产生检委会委员的背景与弊端沿用任命制产生检委会委员,至少在…  相似文献   

17.
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是人民检察院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检察工作中其他重大问题的常设议事机构。根据相关规定,有权就相关议题提请召开检委会的主体是承办部门或检察长,而作为检委会成员的检委会委员却没有获得授权。笔者认为,为了完善检委会议事制度,充分发挥检委会的决策职能,应当授予检委会委员就相关议题提请召开检委会的权利。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启动召开检委会的一般程序是,承办部门提出议题,经分管检察长的审阅, 报检委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检委办)审查后,由检察长决定召开检委会,再由检委办通知检委会委员开会。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检委会委员参与检委会的议事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检委会委  相似文献   

18.
鞠曦明 《法制与社会》2012,(15):151-152
从司法实践来看,目前检委会办事机构对承办部门提出的案件议题基本停留在程序性审查的层面。案件议题会前实体审查很有必要。在审查主体方面,应实行检委会专职委员主审制;会前审查应当是全方位的审查,审查的对象应当是全面的,既包含对法律适用的审查,也包含对事实认定的审查。  相似文献   

19.
检委会是检察机关业务建设的指导和决策机构,实行委员制结构的组织形式,检委会委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由此可见,提高检委会议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委员,委员作用的发挥也是检察事业发展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检委会委员的议事能力和水平?如何发挥检委会委员的作用呢?荥阳市人民检察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法律是善良和公平的艺术。”这是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名言,法律的灵魂就是对公平正义的守望。在巍巍巴岳山下、龙的故乡就有这样一个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官,他就是铜梁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谭方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