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金支付压力逐年递增,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降低,发展补充性养老保险制度对提高养老保险的总和替代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补充性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模型,测算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替代率,比较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待遇的变化,并通过比较有无企业年金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影响来倡导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  相似文献   

2.
报刊文摘     
国家鼓励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健伦透露,我国将大力发展规范企业年金制度,把它作为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健伦介绍说,目前国务院已经出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和鼓励实行企业年金制度,规定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以计入成本。企业年金制度又称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国际通行的一种企业退休金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企业年金不具有强制性,实行市场化运营,没有社会统筹部分,企业和职工的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政府负责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目前全国参加企业年金制度的职工人数有5…  相似文献   

3.
工会在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之后,工会不仅成为推动美国企业年金制度迅速扩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工会为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发展成为美国老年人退休收入保障的第二支柱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实践基础,从而使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真正具有了社会公共性质。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否建立年金直接取决于企业的利润状况,多数企业不愿意建立年金与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直接相关。”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鲁全告诉记者,建立年金的企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民营中小企业较少。员工福利的形式多样,对于年轻职工而言,更倾向于短期内能变现的福利形式。  相似文献   

5.
企业年金激励作用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年金制度是否能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增强企业年金激励作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人才吸引力与企业和谐度方面,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已达到企业预期,但在企业生产率与企业管理满意度方面,其与企业预期还存在显著差距。可以通过差异化年金、提高缴费水平及加强年金基金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企业年金激励作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关于企业年金的各项政策法规陆续出台,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年金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也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了解企业年金计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了解企业年金风险的风险管理策略,对于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进行年金方案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行体制的不完善,造成女性职工利益保障制度的缺失。为了有效保护女性职工的群体利益,主要应做好两方面的基本制度建设:一方面建立、完善女性职工的利益保障制度,使女性职工权益保护向着社会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用制度规范利益表达,实现女性职工的合理利益诉求,整合不同群体利益关系,提高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速率,以实现社会不同群体利益均衡状态下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市场经济产权关系、劳动关系的变化,职工民主管理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应当立足于现代企业制度理论,转换职工民主管理以产权为依据的视角.法律对职工基于劳动合同关系、以劳权主体身份、用参与的方式介入企业管理进行系统化制度设计安排,要求参与管理通过劳资双方合意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因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无法规避强势产权作用,需要劳资双方在管理领域以组织行为互动,并且约束各自行为,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劳动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已经成为当前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环节,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年金计划依旧止步不前.中小企业还有许多内部因素制约着年金计划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中小企业年金计划制约因素,使养老保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刊有杨勇的《企业年金制度国际比较研究》一文,文中指出,各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一是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型;二是由单一的国家养老金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储蓄金相结合的三支柱模式转型;三是受益形式从待遇确定型向缴费确定型转型;四是由政府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向企业年金投资工具多样化、基金运作市场化和基金运营证券化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职业年金一般被企业作为员工养老补充保险的一部分而常被人们所论及,但是,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深化和发展,我国政府在公务员的构成方面开始引入“聘任制”,而这种新型的公务员模式将与我国传统公务员在招聘、福利、待遇、晋升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将聘任制公务员纳入职业年金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在解决目前公务员...  相似文献   

12.
13.
K.B. is a woman working for the United Kingdom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 with a transsexual male partner. Her partner's male gender was not legally recognis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onsequently they could not marry. Whilst the NHS pension scheme provides for the payment of a survivor's pension, this is only in respect of married partners.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hel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circumstances that prevented K.B.'s partner from receiving the survivor's pension amounted to sex discrimination in pay contrary to Article 141 of the Treaty establishing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t first sight, this decision appears to represent a strengthening of the concept of gender equality in European Union law. Yet, the reasoning provided by the Court lacks clarity and coherence. Moreover, the reach of equality is compromised by the Court's determination to exclude any confrontation with the privileged status of heterosexual marriag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企业改革与重组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体制和机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有单一经济结构发展成为多元化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与利益格局的变化,要求工会女工组织和干部必须认清形势,审时度势,迎接挑战,全力做好新时期的女职工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迅速崛起,各种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相关从业者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研究发现,由于劳动关系限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维权途径等方面的原因,该群体不仅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相对偏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的比例更是明显低于在职职工,而且大都未参加...  相似文献   

16.
职业意外不仅对雇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发生职业意外雇员的家庭生活.为防止职业意外的发生,政府应在依法进行监管,提高雇主的重视程度,在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基础上,还应提高雇员的职业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7.
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提出了职工的六项权益,其中之一即是安全权,发挥工会的监督职能,有效维护职工的安全权,实现体面劳动是工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工会应注重源头参与,通过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开展安康杯竞赛、强化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参加事故调查等途径有效维护职工安全权。  相似文献   

18.
养老保险作为需要长期缴费才能兑付待遇的险种,其稳定性与粤港澳大湾区劳动者跨境就业的 流动性产生了冲突,衍生跨境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与互认问题,直接关涉跨境劳动者养老保险权益的兑付。 养老保险参保是一个持续性行为,参保过程往往会涉及新旧法规交替,因此需要梳理新旧规定、整理司法判例 中的讼争要点,剖析实现跨境养老保险权益的关键障碍,通过柔性衔接的方式实现粤港澳三地养老保险制度的 协调,以“新法有利溯及”解决因新旧法规变化而导致的养老保险待遇兑付问题。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职业种类、就业规模和劳动者收入的影响,认为在短期,“机器换人” 岗位集中在低端服务业、制造业和金融等行业,而未来则会渗透到医疗、教育、养老等行业,因而失业和再就 业以及收入差距扩大是政府应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进行二次收入分配 以及深入开展教育和未来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