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冷战尚未结束时,中共中央及邓小平先生即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其后又成功地运用与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的实践。事实证明“一国内制”构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瞩目和高度评价,被公认是解决一国之内不同社  相似文献   

2.
关于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中的几个关系问题侯远长,席梅真“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要准确地把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首先和关键是正确认识其中的六个关系,这对于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3.
在现行“一国两制”构想用来解决台湾问题遇到阻力的情况下,本文深挖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资源,提出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构想。新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借鉴联邦主义的某些做法,以期建构一个两岸同胞均能接受的国家统一模式。该构想扩大了“一国两制”的包容量,增强了“一国两制”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李言蓉“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共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这一科学构想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有关的具体政策、措施是...  相似文献   

5.
为和平解决中国历史遗留的问题,祖国大陆于8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并首先成功地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台湾当局先是以“统战阴谋”为由拒绝“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后,则提出“台湾不是香港”的说法,继续抵制“一国两制”;香港回归一周年后,台湾当局又换了新说词,声称“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和“不民主性”,因此无法接受。长期的负面宣传误导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一些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产生了刻板印象和种种误解,在一些人心目中,“一国两制”被曲解为“并吞台湾”“矮化台湾”等。…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顺应时势人心石清礼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酝酿和发生,深刻地验证了“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新,显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成熟。这一构想,为人类在和平、发展条件下解决国...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构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这一精辟的概括是实事求是地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硕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科学构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本文拟对这个科学构想的由来与形…  相似文献   

8.
张胜祖 《湖湘论坛》2001,14(1):21-2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中富于创造性的一项重要内容。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己任,继承发挥和亲自实践“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使香港、澳门顺利地回归祖国,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客观地分析了解决台湾问题所面临的形势,并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这个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一国两制”构想进一步深化和发挥,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个祖国统一方针是1978年小平同志提出的,当时,这个构想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以此推动港、澳回归。祖国统一是八九十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经过十多年实践,现在的情况是港、澳回归,促进台湾问题解决。这个方针在解决香港问题时首先运用了,随后是解决澳门问题。解决台湾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形成和成功实践,表明了我们党在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决心、智慧和力量。一、“一国两制”构想产生的背景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邓小平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11.
进人私有制社会以后,贫富对立问题一直困扰人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的思路是劫富济贫,即把富者的财产分给贫者,短期内实现现有财富的平均。孙中山提出了另一条思路,其内容是不动富者既有财富,却节制其增长,同时通过发展经济,使贫者致富,达到“将来共产”,将来共同富裕。这在经济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对他的构想,我们概括为“节立助贫”。孙中山的构想突破了没收官者财产给贫者,以解决贫富悬殊对立的传统思路,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而且有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一)19世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开始了电气化为…  相似文献   

12.
从﹃一国两制﹄看邓小平同志的政治智慧赵友三随着香港的顺利回归,“一国两制”这一构想已由理论变为现实,取得了第一个伟大成果。此刻,当举国上下喜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回顾这一构想提出和实施的过程,重温邓小平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重要讲话,就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问题,而且影响了全球。世界上有识之士认为,这是二十世纪中最高超的战略构想之一,是中国对人类的又一杰出贡献。在探讨“一国两制”问题时,搞清楚这个构想的国际背景,将有助于我们从全球角度进一步加深对这个构想的战略意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它的每一个重大理论的创立。或某个新原理、新结论的提出,无不都同当时历史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同时又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代的特点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当然不是一种随意的设想,或者是出于一时的某种偶然性,而是社会历史进入到八十年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科学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但首先被用于解决香港问题。10年来尽管东方之珠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取得了中外称道的辉煌的成功,足以证明“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行之有效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1995年除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关于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至今已4周年。“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总书记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两岸关系的新建议。4年来,这“八项主张”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统一大业,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成为“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成功范例。过去一年多里,…  相似文献   

16.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推进中国的完全统一迈出了令世人瞩睁目的实质性步伐。这一伟大构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继承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平解放台湾”政策的“一纲四目”的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来的,二者之间存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见解,仅供参考。“一国两制”构想对“一纲四目”思想的继承早在五十年代中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党为推进台湾与祖国的早日统一,及时调整对台方针,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六十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将这…  相似文献   

17.
论“一国两制”构想的凝聚力付广平李俊霞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邓小平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这一被撒切尔夫人称为“富有想象力”的伟大创造,不仅为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确立了根本方针,而且也是确保...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美国黑人妇女缝制“拼贴被”的文化传统,女性主义者提出把女性主义内部的种族、阶级、国别和性取向的差异缝合为文化“拼贴被”的隐喻构想。本文从性别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探讨“拼贴被”的隐喻构想与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互动与影响,以求打开女性主义批评文本的外延,在性别研究、妇女文学史、文化研究等学科之间寻找一条“共同的丝线”。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构想□刘海藩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用“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12月20日,我国政府将庄严宣告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澳门400多年饱受奴役的历史,从此,澳门同胞将成为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澳门问题的解决,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又一成功实践。“一国两制”方针是我们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及一国之内不同社会制度事实上长期并存统一问题的有益模式。我国政府运用这一方针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誉。现在,“一国两制”方针又将为圆满解决澳门问题谱写新的历史篇章。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殖民者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殖民统治历史的彻底结束,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