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公共服务型政府一词近年来被广泛使用,但是,就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而言,在理论界存在分歧。“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所倡导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内涵上存在本质的不同。界定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未来改革取向以及目前应采取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2.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科学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管理与服务、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私人服务与公共服务、政府服务与公共服务这一系列的概念 ,文章认为 ,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相互并列、且又不同的一种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 ,政府职能会发生转变 ,但这种转变只是职能重心的位移 ,而不是彼此的替代。文章最后指出 ,对这两种职能的混淆是当前中国公共服务领域诸多问题的基础性原因。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实行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包办”型体制,在制约社群协同办“事”的积极性和活力的同时,也加大了政府的治理成本。在当前,应借鉴国外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经验,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从管治到“善治”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恩和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该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重视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公民价值;追求公共利益,提高政府服务职能;建立民主对话基础上的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信任和互动共治。这一理论为我国摆脱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的实践困境提供了指南针。“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提出的新挑战,并为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新历史条件下,作为地方政府,需要对自己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自觉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推进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形成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是政府重要的职能之一,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性逐步显现。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创新,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十分艰巨而紧迫的课题,但是,在政府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阻力和动力,这对政府职能改革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从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发达国家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是:政府职能从以经济性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以社会公共服务为主。  相似文献   

8.
传统政府治理面临“哑铃型”治理困境,如“两头大”,审批机构众多、执法队伍林立;“中间小”,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大数据+政务服务”有利于实现橄榄型政府治理,其“两端小”,行政审批提速增效、行政执法顺畅高效,“中间大”,增强公共服务职能。以“大数据+政务服务”构建橄榄型政府的基本路径是:发展数据驱动下的一体化协作平台,实现审批简而集中;打造数据助力下的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保证执法综合而顺畅;聚焦政府数据治理,保证公共服务强而到位。  相似文献   

9.
政府要集中精力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职能应定位在“有限”的政府、“服务”的政府、“开放”的政府、“法治”的政府。  相似文献   

10.
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新思路。这一命题重新界定政府、市场与社会的边界与职能分工。基于对这一命题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环境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回应政府财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等全新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