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慧 《今日浙江》2014,(10):22-25
正秀美浙江,山水塑形,绿韵作裳,一片花柳繁华。多年来,浙江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发展生态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重大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一以贯之,一贯到底。"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的建设,始终顺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千万工程"、"美丽乡村"、三轮"811"专项行动、"循环经济991行动计  相似文献   

2.
浙江旅游经济实力为什么能够位居全国前列?"因为浙江旅游经济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核心竞争力。"业内专家分析说,"资源好、体制新、服务优、营销强正是浙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支撑。"丰富资源让浙江旅游底气十足  相似文献   

3.
3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对外公布《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基本建成,成为世界一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将对广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美丽广西,推动"旅游强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图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风光。  相似文献   

4.
杨建武  吴坚 《今日浙江》2006,(21):34-38
近日,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我省旅游经济强省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这是省委结合浙江实际,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督查情况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旅游工作发展很快,态势很好。“十一五”期间,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提高认识,乘势而上,攻坚克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开创旅游经济发展新局面。为了使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对正在全力推进的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合力打造“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本期刊登记者专稿《千山锦绣收诗卷万里春水赋江南》  相似文献   

5.
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相继召开,对浙江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浙江旅游业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在创业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从而推动浙江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  相似文献   

6.
葛学斌 《政策瞭望》2009,(12):31-32
遂昌是浙江省的生态屏障地区,也是欠发达地区,担负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历史使命。近年来,遂昌县立足于优越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出了"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大  相似文献   

7.
正结合正在制订的《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17)》和《关于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省旅游局从五方面谋划,积极打造高品质旅游业。推进科学化的产业空间布局。明确"一核两翼五圈多点"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就是大力推进杭州旅游的全域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两翼"就是着力推进东部海洋海岛旅游和西部山区生态旅游发展,加快把"海上浙江"和"山上浙江"培育成为未  相似文献   

8.
发挥旅游优势 做活旅游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状]近年来,常熟旅游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打造"中国休闲名城"、"旅游度假基地"的战略目标和"立足华东、面向全国、兼顾境外"的旅游市场开发思路,围绕"走进沙家浜、感受山水城、体验新常熟"的主题,精心打造红色游、生态游、购物游、文化游、乡村游的旅游品牌,强势发展常熟旅游业,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健康、有序、快速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一方神奇的土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邻,背依内陆广阔腹地。境内山川峻秀,文化灿烂,既有7000年前浙江先民创造的河姆渡文化,也有天下奇观的钱江潮涌,纤秀细腻的山水风光与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相互结合,交相辉映,折射出自身独特的魅力。特别是浙江省旅游局最新推出的"新江南秀丽山水行"旅游线,以清、精、绝的旅游创意,把浙江的旅游精品串联在了一起。今年四、五月间,笔者来到浙江,沿着这条新的路线,开始了秀丽山水行…… 朋江而上 丽水青山寻先人古迹 从卜…  相似文献   

10.
塑造国际旅游城市形象--论昆明城市建设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希贤  于涌 《思想战线》2001,27(1):66-69
国际上最近提出要"尊重传统",在建筑中推广"自身的价值观",近年来,"构建山水城市"等规划思想应运而生.昆明既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又是一座传统的历史名城,"继承文脉传统、塑造城市灵魂",是未来昆明城市发展的健康之路.昆明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文化载体,必将以它的个性独领风骚,再造辉煌.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建设,2011年,遂昌县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思路,实施"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五大战略,探索富有本土特色的生态良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7,(7)
<正>浙江地处海陆相接地带,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但拥有明显的生态优势。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安吉考察,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自此,浙江一些欠发达地区围绕山水生态资源这一最大优势,把生态优势转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13.
袁卫 《今日浙江》2014,(9):19-20
正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浙江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在。面对浙江经济的"爬坡过坎",广大浙商用加快投资、加快转型、加速发展的实际行动,倾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前进。"肺腑之言,铿锵有力;内外兼修,行之恒远。  相似文献   

14.
文文 《观察与思考》2006,(14):46-49
<正>人民日报华东图片网举办的“2006图片编辑摄影记者对话交流会暨‘同一个镜头——走进天台山’名家摄影邀请赛”目前在天台山召开,来自华东地区的50位记者编辑走进了“山水神秀,佛宗道源”的天台山采风。天台山位于浙江中东部,以古、幽、清、奇为特色,享誉海内外。这里有至今1400多年历史的国清古寺,是汉化佛教天国,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秀丽的山水,令无数文人骚客为之倾倒。  相似文献   

15.
共生理论强调共生单元的协同与合作,在协同中激活各方,在合作中进化发展,为旅游共生体的打造提供了理论基础。湖北省恩施州"清江山水旅游走廊"是一个覆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四县市的区域旅游共生系统,具备良好的共生关系构成条件,在构建的过程中,要以树立共生观念为主导,以加强旅游资源多元化整合为核心,以培育共生机制和优化共生环境为两个基本点,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民"闻天下.浙江之所以能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迅速跃升为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跨入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的民营经济面临更加开放和激烈竞争的环境,遇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倒逼",产生了资源约束等诸多"成长的烦恼",孕育着企业制度、产业发展、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方面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方敬华 《今日浙江》2013,(14):42-43
工业旅游是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在浙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发展成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格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我省工业旅游提升发展的阶段,丰富工业旅游内涵,健全工业旅游产业链,助推旅游经济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8.
弘扬人文精神 打造人文浙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十二五"规划及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弘扬人文精神,打造人文浙江,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打造"人文浙江",核心在于立"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人文浙江"的核心精神就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浙江》2005,(11):12
1.稳步保持我省旅游业发展速度, 实现旅游经济强省目标。到2010年实现年接待入境游客78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40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超过2.5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300亿元人民币, 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600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13%。2.以山水为卖点、以文化为亮点、以商务为重点、以海洋为增点,在创新创优中打造旅游精品,充分展现“山水浙江”、“文化浙江”、“商务浙江”、“休闲浙江”和“海洋浙江”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