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霞  周峰 《岭南学刊》2007,3(5):15-18
过去直观化地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使我们建构出生产力就是一种改变、征服自然和世界进行生产变换的人之创造财富的能力的理解范式。但是,生产力中最为核心内核的出发点,恰恰是立足于人本身的价值诉求的外在化和现实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重申生产力的人本维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幸福观是以"现实的人"的需求、人的"自由自觉"实践、个人与共同体的融合发展作为观察维度,崇尚的是物质与精神、历史与现实、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评价标准。马克思眼中的"幸福"不仅是"现实存在"的个性表达,而且是实践主体本质力量不断继承、积淀与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把对"至善"的价值思考转换为追求人的个性、类特性以及社会特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真实诉求,从而使人们构建的民生幸福图景在现实世界中得以完美呈现。  相似文献   

3.
"历史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来的,具有科学和价值双重维度,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着过度科学化或过度人道主义化的倾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往往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维度而不及其他,从而造成了科学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对立,从历史辩证法视阈重新审视"历史科学"的科学维度和价值维度及相互关系,对于克服"历史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科学维度和价值维度的分离和对立,保持科学和价值之间必要的张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曹树明 《理论月刊》2008,1(5):21-2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面向两个维度,即"中国化"和"还原化".但是,二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并不处于平衡状态,它们之间的天平指针指向"中国化"的一方.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在现实中考量,这两个维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演变的历程都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历史,认为历史不是观念史,而是基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及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而得出的人类社会运动过程。现实的个人的活动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现实的个人的解放程度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现实的个人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的关系,体现了真理维度和价值维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正义观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质,其内在包含着事实与价值、批判与规范、历史与现实三重相互对立统一的规定性。因此,马克思正义观在逻辑本质上是一种辩证的逻辑,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批判维度与规范维度、历史制约与现实可能的辩证统一。为此,只有从辩证的双重维度出发,才能澄清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争论,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精髓,揭示马克思正义观的真实意义与革命性质。  相似文献   

7.
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一生思考和关注的中心。这一中心构成了马克思理论的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理论是一种关于个人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学说。马克思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则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立足于主体实践立场。揭示了现实生活世界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依据,把个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归之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生成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内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全党的选择。从事业维度来看,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从理论维度来看,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持续创新的应有之义;从实践维度来看,这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迫切要求;从历史维度来看,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宝贵经验;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具备的领袖素质和人格魅力使然。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从坚持人民性与"中国梦"人本立场统一中形成新文化思想价值维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创新统一中形成新文化思想历史维度,世界文化交流与增进共识中形成新文化思想开放维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提高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统一中形成新文化思想实践维度,四维度逻辑序列清晰,有机结合,成为一体,充分体现其新文化思想形成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胡芳 《青年论坛》2014,(1):61-67
马克思文化解放强调把人们的精神文化从现实的重重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实践特性,决定了其思想实践维度的丰富性。该思想具有整体性逻辑:它围绕"人的自由"解放为中心内容展开,以资本主义矛盾的文化本质揭示与批判为逻辑起点,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视野下东方文化的认识转变为逻辑展现,以无产阶级的文化解放为实践手段,以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类文化解放为应然归属。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本身又包含丰富的思想,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文化解放思想的系统性、结构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反对二元论,弘扬古代女性寓言与女性神话,彰显自然的女性化或女性的自然化,这是生态女权主义的"本体论证明",也是其"生态"与"女权"的耦合.即"生态女权"得以成立的合法性论证.然而,生态恢复、女权复归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融合于劳动解放或生产发展的历史之中.生态女权主义撇开劳动及其历史而在寓言和神话里兜圈子,其所谓的"生态"与"女性"不过是黑格尔式的"静态的非历史的抽象",相应的,"生态女权"也不过是拉萨尔式的"非现实主义"的梦呓.  相似文献   

12.
我们过去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形而上学地割裂了,导致了“知”的片面和“行”的盲目,但因此抹杀马克思的“改变世界”与一般哲学的批判意向或知行统一的差别是错误的。实践的观点并不能归结为理解历史的一种思维方式,而是把解释的逻辑看作是实践自己派生的,而且只有在人理解了自己的存在并愿意改变的时候,解释的逻辑才完成。马克思哲学并非不“看”,但唯一真实的“看”乃是实践的自身显示着的意义联系整体。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幸福指数的高低,不仅仅关涉辅导员自身,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科学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个体物质的实现与精神的实现的统一、自我实现与无私奉献的统一、享受和创造的统一"。关注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幸福向度,不仅有助于"以人为本"思维前提的奠定、良好合作型组织环境的营造、职业认可度的提升,而且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幸福能力,从而实现"生活方式"对"谋生手段"的超越,使高校辅导员真正担当起大学生人生导师的历史重任,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既是一场政治斗争,也是一场文化斗争;既要把腐败分子挖出来绳之以法,也要下大气力去改变那种"笑贫不笑贪"的腐败文化,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文化氛围。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面对传统与现实的挑战,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提升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当前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个重大基础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体论是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源头,现代性理念是本体论自身发展演变的产物,现代性的发展及现实化过程包含在本体论自我否定的辩证逻辑内,现代性的悖反性后果即与此相关联.囿于"本体论思维"定式,现代西方智识解除精神危机的思想方案一再陷入无尽的论争与困惑之中.以"实践"为逻辑起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传统本体论哲学,堪为现代性重建的启示性理论路向.  相似文献   

16.
3-D technology is becoming ubiquitous in people's daily lives Adigital,interactive display of 61 famous figures breathed life into classical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研究意识形态,是一个崭新且很重要的维度.意识形态,应从语言中寻找.意义领域是意识形态的考察地.意义的形成是多种社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意义能够引发人们的社会行为,并可物化为具体的社会制度.意义服务于特定的权力一利益关系,这是意识形态的基本运作机理.而从语言维度来诠释意识形态,可以视为是对马克思等人意识形态理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李勇 《青年论坛》2009,(4):91-95
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民意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问题。在西方“被统治者同意”法治理念的影响下,民意在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得到了新的理念和表达形式。民意之“意”的形成过程、方式、“民”在表达“意”时其自身的主观状态以及其所持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关系到其是否有自我指涉的能力并付诸实践从而使得民意总是正确的。民意之“民”一定要有理性且能充分地占有事件相关的材料。民意在当下中国自然处于一种相对道德优势的地位,在建设法治国的背景下,这样一个事实需要通过建制性途径获得合法性。相应的建制化表达途径的缺乏,导致了公民与市民社会的诉求只能通过非建制性的途径来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9.
汤剑波 《长白学刊》2009,(1):127-131
现代社会保障是经济、政治和伦理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价值观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保悼的产生和发展。国家为什么应该为社会成员提供制度化的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障最基本的价值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不同社会保障模式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的符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发展观。它揭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伦理关系,体现了当代"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精神,对于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评价机制和发展方略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