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颜晓峰 《理论视野》2023,(10):68-75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题中之义,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新作为新进展,是准确认识新的历史方位、使命任务、复杂环境的政治自觉,是深刻把握党的根本性质和党情发展变化的历史主动。“六个如何始终”从党的理想信念、组织力量、领导能力、精神状态、自纠机制、政治生态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目标化、实践化,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前进方向。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在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中,在永不停步的自我革命进程中逐步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禹竹蕊 《理论导刊》2023,(12):23-30+95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必由之路,而党的自我革命则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必由之路。正是因为深谙自我革命和制度建设的辩证统一及内在逻辑,党在深化自我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同时,积极构建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为管党治党提供全面向、全领域、全过程的制度链条,以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约束,确保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永葆先进性与纯洁性的政治自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思想自觉,将自我革命经验制度化的行动自觉,汇聚成取之不竭的内生动力,共同助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也为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提供更坚韧的制度脊梁。  相似文献   

3.
钟宪章  刘凤霞 《理论导刊》2023,(5):37-42+6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概括表述,以及时刻保持解决这一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实践要求。这一概括和要求,旨在警示全党站在矛盾特殊性视角,分析新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历史方位变化,揭示长期执政大党的特有属性和独有矛盾,前瞻预判各种潜在风险挑战,把大党治理难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肩负历史重任、永葆青春活力、长期执政、打破历史周期率、防止权力腐化变质等维度分析我们党的大党定位,揭示并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对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进行缜密思考、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化解内在矛盾,以自我净化克除顽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格局下,坚持问题导向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应有之义,对于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关于管党治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是什么、面临何种“大党独有难题”、怎样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三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大的样子”在于其指导思想伟大、理想抱负远大、政治胸怀博大、组织力量强大,同时面临着统一党内思想、解决党内问题、监管全体党员、推进伟大事业等“大党独有难题”。新时代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为着力点。深刻把握“大党独有难题”这三个问题,有助于提高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柳宝军 《理论导刊》2023,(11):19-27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解决大党独有难题”重大论断彰显了百年大党管党治党、长期执政的忧患意识和战略清醒。“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形态和现实表征主要体现在:政治上保持高度团结和集中统一的难题,思想上实现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的难题,作风上始终坚守本色、自我监督的难题,组织上确保体系健全、功能强大的难题,纪律上坚持法纪严明、政令畅通的难题。大党独有难题的生成机理主要在于使命性指导思想的消退、时代性调适变革的弱化、革命性自我锻造的缺失、常态化制度规范的缺位等。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协同推进,即提升体系化党内教育的显著效能、维护长期性团结统一的政治领导、运用科学化管党治党的方式方略、完善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6.
侯月英 《理论导刊》2023,(12):44-51
大党不等于强党,强党未必恒强。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结构性、系统性难题,现代治理理论蕴含的价值要素和规则体系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思路和实践进路。破解政党治理视角下的大党独有难题,关键在于回答好“治理何以可能”和“治理以何可能”两个重要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政治权威性、理论先进性、组织适应性、自我革命性等大党优势为应对大党独有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在于以党内民主团结治理主体、以制度治党规范治理行为、以政治参与激活治理动能、以信息技术赋能治理方式,建构民主化治理、法治化治理、协同化治理、智能化治理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最新阐述和实践表达。党的革命话语体系中的“自我革命”虽不属于“政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范畴,但不是孤立在社会革命之外的。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呈现出辩证立体的关系,在互动关系上党的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重要引领、社会革命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效动能。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勇于自我革命和推进社会革命的双重使命,这是由党的革命属性和使命追求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自身百年奋斗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只有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成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成功回应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8.
汤希 《理论视野》2023,(7):84-90
党的廉政观的核心是廉洁用权,为民执政。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是廉政建设的政治前提;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是廉政建设的根本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廉政建设的价值追求;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廉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在新时代廉政实践中,党中央坚持正风肃纪反腐,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涵养廉洁政治生态,构建集中统一领导的中国特色廉政体系,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9.
秦龙  陈云 《求知》2023,(11):22-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建设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的坚定意志和决心,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将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自我革命的首要任务,维护党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10.
党的自我革命是二十大关于党的建设精神要求的一大“关键词”。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来实现党的自我革命,乃二十大党建精神的根本要求与“灵魂”所在。党的自我革命的思想理论来源,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之源,植根于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革命精神”“政治品格”,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党内改革”与自我革新,而是事关党的执政成败与生死存亡、“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只有紧密结合全面从严治党、从“第二个答案”高度来系统认识党的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基本内涵、实现途径、根本目标与目的,才能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核心要义与重大意义。从根本上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自我革命,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正是因为有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才能推进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正是因为我们党具有自我革命的伟大精神与政治自觉,新时代才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六个方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着力解决的大党独有难题作出了重要论述,强调解决这些大党独有难题“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1]重大命题基础上,这次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深刻认识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战略意义,坚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2.
<正>百年行进炼就大党,百年大党面临独有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这一论述彰显了党对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理性认识与行动自觉,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指引和依循。  相似文献   

13.
刘文佳 《求知》2023,(4):36-38
<正>在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都是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六个如何始终”深入地阐释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实施战略向纵深推进,展现形态向体系化拓展,体现了我们党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思路更加开阔、举措更加系统,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意志更加坚定、能力更加强大。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核心要义是“一个坚持”“三个更加突出”“四个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需要以全面从严治党的领导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和责任保障体系为主体框架,使其横向上涵盖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纵向上贯彻落实“六个从严”要求。  相似文献   

15.
自我革命具有两个方面的实践形式,对于整个党组织而言,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对于每一个共产党人而言,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党性修养、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习近平向全党同志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要要求,这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走好新征程新的赶考之路,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遵循。“三个务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大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突出的挑战,对共产党人提出的重大思想警示。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考验、国际环境深刻变化考验的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进行了深邃思考。“三个务必”的提出,不仅总结了历史经验,立足对长期执政的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更是从自我革命的新高度提出的新要求,具有了新的时代要求和实践意义。“三个务必”作为一个整体,就是要锤炼好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保持好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在新征程中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谱写时代华章。  相似文献   

16.
牛先锋 《求知》2023,(9):1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2023年1月9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大党独有难题概括为六个方面:“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新征程治党兴党新论断。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务必”要深入分析其跃升动力、深层机理和实践指向。从跃升动力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天然使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孕育、百年大党独有的奋斗精神、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是推动“两个务必”跃升到“三个务必”的多重动因。从深层机理看,“三个务必”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自立,贯穿着党的大历史观,并内在统一于党的自我革命。从实践指向看,贯彻落实“三个务必”,重在实现“四个转化”,即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将思想理论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将积极进步的政治文化转化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将特定的政党话语转化为普适的大众话语。  相似文献   

18.
谢梦玲  徐俊 《学理论》2023,(5):80-83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是指引和支撑中国共产党接续创造诸多辉煌成就的精神密钥。尽管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肩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奋斗的崇高使命,但长期执政大党的特有属性和独有矛盾也决定其在政治活动中必然面临着多方面的独有难题。这些独有难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精神方面的因素尤其值得重视。只有从精神维度深挖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从党的奋斗史中探寻其破解的关键路径,才能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以及全面从严治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革命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自我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目标是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符合历史规律地向前发展,又不断在社会革命中推进自我革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革命情怀,凸显了党以自我革命精神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坚定决心和制胜秘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品质。  相似文献   

20.
百年大党彰显“守正”“革故”“鼎新”的内在要求,在百年历程中不断赋予自我革命时代意涵。中国共产党勇于并善于进行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品格的理论自觉使然,历史逻辑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使然,现实逻辑是永葆自身纯洁性、凝聚力、战斗力的革命本色使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探索,积累了自我革命之根本保障、精神基石、现实保障、政治策略、价值遵循、核心举措等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开展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