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顶复门原虫属于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其中多种属于重要病原,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磷脂酶A_2为顶复门原虫发病机制中的关键酶,主要与顶复门原虫入侵、膜重塑等有关,可以影响寄生虫毒力和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而脂肪滋养蛋白磷脂酶A_2(PLP)家族基因结构域与细菌PLP相似性较高,与真核生物PLP存在显著差异,成为研究抗顶复门原虫药物靶点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磷脂酶A_2家族中的关键酶PLP及磷脂酶A_2的生物学功能在顶复门原虫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寄生原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主要就棒状体蛋白作为疫苗候选分子为基础,综述了近年来棒状体蛋白在顶复门原虫疫苗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弓形虫棒状体蛋白在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和对宿主细胞毒力方面的研究进展,对部分棒状体蛋白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棒状体蛋白在疫苗研制方面的潜力进行了展望.表明,弓形虫棒状体蛋白对弓形虫侵入宿主细胞起重要作用,是研制弓形虫病疫苗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NADP特异性谷氨酸脱氢酶(EtNADP-GDH)的分子特性,对该基因进行了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定位、体外入侵抑制、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和体外酶活性检测等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EtNADP-GDH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富含包括NAD结合位点在内的多种功能位点。该蛋白主要分布在虫体的表面和细胞质中,抗rENADP-GDH多克隆抗体能抑制子孢子入侵DF-1细胞,抑制率约为45%,表明其参与了虫体入侵宿主细胞。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未孢子化卵囊阶段的转录水平最高;转录、翻译水平分析发现,与敏感株相比,2个耐药株(地克珠利耐药株和马杜拉霉素耐药株)中EtNADP-GDH的转录水平显著提高,而翻译水平无明显差异;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耐药株和敏感株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该蛋白可能对虫体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发育起作用并参与了子孢子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微线体-棒状体蛋白在环形泰勒虫裂殖体及其在感染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淋巴细胞中表达情况及亚细胞定位,应用Western-blot验证了该蛋白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通过条件摸索找出最佳比例的固定剂和最佳一抗、二抗的工作浓度;利用优化好的条件对微线体-棒状体蛋白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确定该蛋白在环形泰勒虫裂殖体和其在感染的淋巴细胞中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微线体-棒状体蛋白主要定位于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表面,而在宿主淋巴细胞细胞质中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2种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 Ad SPI和Ts Ka SPI对旋毛虫体外入侵肠上皮细胞的影响,建立了旋毛虫-Caco-2体外侵染模型,采用IPTG诱导大肠杆菌表达这2种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蛋白并大量纯化,探究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Ts Ad SPI和Ts Ka SPI单独及共同作用于侵染模型对旋毛虫体外入侵肠上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Ts Ad SPI和Ts Ka SPI对旋毛虫入侵肠上皮细胞均有促进作用:2种蛋白单独作用时,剂量为100 g且作用时间为5 h时,入侵率最高;2种蛋白共同作用时,剂量为100 g且作用时间为3 h时,入侵率最高;并且这2种蛋白的单独作用效果优于共同作用效果,这2种蛋白共同作用产生拮抗效果。为进一步研究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旋毛虫入侵宿主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细胞因子在抵抗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基础上,从狂犬病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狂犬病病毒的5个结构蛋白N、P、M、G、L在狂犬病病毒致病性中的作用以及细胞凋亡在该病毒致病性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狂犬病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旨在为狂犬病的防制和疫苗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鸟苷酸结合蛋白(guanylate-binding protein,GBP)是鸟苷三磷酸酶(GTPases)超家族成员,在干扰素和其他促炎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表达,发挥重要的宿主天然免疫和细胞自主免疫作用,同时对胞内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均有抑制功能。根据GBPs所依赖的机体、细胞类型和病原体不同,其作用机制各异。GBPs可裂解含有病原体液泡膜,破坏液泡中原虫和细菌病原体的生存环境,也可直接靶向细菌和原虫的细胞膜,释放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并作为配体从而激活天然免疫识别通路和炎症小体等。GBPs还可以阻止病毒粒子的传染并靶向RNA病毒复制复合体,通过泛素化、自噬及诱导细胞焦亡等对病原体发挥抑制作用。虽然最近对GBPs的作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其已知功能机制的深入探讨却很少。因此,本文对GBP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加深对GBPs的理解,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室前期i TRAQ技术研究发现母猪初乳中Arf6表达量显著高于常乳,现有文献报道Arf6在病原感染中扮演重要角色。为研究宿主Arf6在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构建Arf6真核表达质粒,应用Arf6抑制剂,利用RT-q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FMDV和Arf6的相互调控作用;构建Arf6系列突变体,评估Arf6调控FMDV复制的功能区或者功能位点;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分析Arf6对FMDV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FMDV感染PK-15细胞后,内源性Arf6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过表达Arf6抑制FMDV在PK-15细胞中的复制;抑制Arf6能促进FMDV复制;Arf6(155-176 aa)不是Arf6抑制FMDV侵入的关键区域,第48位氨基酸是Arf6抑制FMDV入侵的关键位点。IFA结果显示,Arf6在细胞膜水平阻止了FMDV的入侵。结果表明,宿主Arf6在FMDV入侵层面发挥了抗病毒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揭示FMDV和宿主蛋白相互调控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Gen Bank中蓝藻抗病毒蛋白N(CVN)基因序列(DQ668406.1)为基础,合成CVN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MAL-c5x-CVN,通过优化诱导条件,表达出可溶性CVN重组蛋白。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CVN重组蛋白对Marc-145细胞的毒性,并在安全浓度范围内进行了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试验。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吸附、穿入和复制三个阶段进行检测,探究CVN体外抗PRRSV的作用效果。各阶段的病毒TCID_(50)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qPCR测定结果表明,CVN在PRRSV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入侵阶段发挥阻断作用,而在病毒吸附细胞和在细胞内复制的阶段没有抑制效果。本研究为新型抗PRRSV药物的研发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