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发现,不同阶层女性的上升流动经验差异明显;在争取向上流动的机会方面,女性个体较男性面临更明显的社会性别因素限制;女性个体反抗社会性别因素限制的力量有限,其"代价"也主要由个体承担;女性个体承担的"代价"对女性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负警示作用.因此,社会性别因素对女性上升流动的影响强化了落后的社会性别观念,不利于性别平等与社会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个体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两大方面对国内外已有的印象管理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和评价,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加深对印象管理的理解并为后继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我市中小型个体私营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进一步加快发展受到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的制约。本文分析了此方面的各种制约因素,就适应中小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出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众对于地方反腐败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个体因素与社会因素,其中个体因素包括收入、教育与职业等传统客观指标,社会因素则分为社会参与方面与主观认知方面。通过"中国社会调查CSS2011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因素对于地方政府反腐败绩效的社会评价的影响要大于个人因素,在社会因素中,主观认知对于地方政府反腐败绩效的社会评价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西方学界与实务界对恐怖活动犯罪根源的研究多采用实证类的研究方法,如调查访问、临床观察、案例分析等,得出的研究成果表明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宗教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等,在个体实施恐怖活动犯罪时均可产生一定作用力,但因个体和具体案例的区别,不同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力大小也有所差异。国内对于此问题研究的特点在于着重探究"东突"恐怖活动犯罪的产生根源和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主要是对历史文献、官方公布案例情况等的剖析,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于"东突"恐怖活动犯罪。就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所进行的中西方比较分析,能够促进国内反恐问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是在劳动者充分享有劳动力产权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能力的获取形成使用价值,并找准供需双方利益的吻合点有效发挥,进而体现其人力资本价值。这个目标受到基于能动性的个体因素、互动性的组织因素和外部性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因素是基础,在三因素中属于自变量,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因变量,它们与个体因素共同作用,只有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充分地发挥作用,才能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且无法替代的意义。传统的智力概念只看重认知性因素,而情商比智商对个体成功的预测力强,作者在文中对个体成长中的这两大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对大学生群体的更全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高低是影响个体职业抉择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研究生作为高学历青年,他们择业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高,但个体水平相差比较大,在性别、学科类别、有无全职工作经验等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诚实守信、仁爱友善、公平正义、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关系、遵纪守法五个方面的践行度不高.在大学生群体内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回归分析模型表明,个体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大众传媒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度的重要因素,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总结10年来关于青年问题研究的发展,其重点在80年代后半期。 一、本体研究的成果 直接对青年个体和群体这两方面的本体研究,是10年来青年研究最富成果的方面。10年来各行业青年的特点,青年思想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我国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学术界对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研究多是从心理学和犯罪学等微观角度来进行,较少考察社会因素对犯罪主体的重要影响,鉴于这一情况,应着重探讨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宏观社会背景,从社会排斥理论出发,分析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发生机理,进而从社会融合理论的角度提出化解泄愤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路径,实现对受社会排斥的社会群体的融合,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处在公安队伍中的民警是个人体与成员体的有机统一;警察个体行为是单个民警所作出的具体行动或举止;它本质上是单个民警对正在开展或将要开展的公安业务、队伍建设及其相关联的团队活动所作出的心理反应的外表。现代组织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证实:警察个体行为是警察个人体的生物学层面质素、心理学层面质素互动作用、交叉整合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公安团队组织环境影响于警察个体行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程度稳居各行业之首。文章在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角度探析影响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个体、组织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以此提升公务员行政执行力。  相似文献   

14.
犯罪的产生必有其原因。犯罪兼有社会、人文、自然三重属性,其产生遂兼有社会、人文、自然三重原因。犯罪的社会原因与自然原因,很大程度上又可概括为犯罪产生的外因,亦即犯罪的客观原因;犯罪的个人原因,很大程度上又可概括为犯罪产生的内因,亦即犯罪的主观原因。犯罪原因论之关键的问题与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到底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应该属于犯罪产生的首要原因。故而,犯罪原因论中进行主、客观原因地位的比较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但主、客观原因在产生犯罪中的地位问题又十分复杂,致使犯罪学界对其长期纠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观说”、“客观说”、“折衷说”(“主、客观原因并列冠军说”)、“说不清说”等,各有千秋,各有得失。而“双因交互,异况各论说”,既取各论之长、又避各论之短、还重自主创新,是一种颇有智慧的主、客观原因地位论。“双因交互,异况各论说”认为,产生犯罪必须主、客观原因同时具备,主、客观原因在产生犯罪中的地位没有统一模式,对主、客观原因在产生犯罪中的地位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家制度性因素、社会结构性因素、家庭先赋性因素和个人自致性因素"四维度"分析框架,对农民阶层地位代际流动作用机制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能够很好做到宏观与微观研究的融合,并充分考虑时间、空间、人口流动因素的影响。国家制度性因素、社会结构性因素、家庭先赋性因素和个人自致性因素对农民阶层地位代际流动的作用机制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和因人而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判断"四维度"因素对农民阶层地位代际流动作用机制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的状态,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感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诸如年龄、性别等自身因素,通货膨胀率、收入水平等经济因素及人文环境、体制环境等环境因素。本研究从收入水平、医疗条件和服务、安全感等14个方面构建了幸福感指标体系,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展开调查,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启示为:影响幸福感因素随着所处物质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当下非经济因素正成为提高居民幸福感关键。提高居民幸福感靠发展并正确引导人们对幸福的认知。本文同时建议,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服务型政治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多方面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者在探究儿童主动性及反应性攻击的影响因素时,往往只考察一项,而屏蔽了其它因素的影响。但综合各种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的研究文献,我们会发现,环境的因素(如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等)与生物的因素(如儿童执行功能,性别,年龄等)是相互嵌套着的,在动态发展中最终塑造了个体的行为。所以,未来对儿童主动性与反应性攻击的研究应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才能更接近真相。  相似文献   

18.
监狱改革合乎规律、大势所趋。监狱改革的进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对于政治、经济 等监狱改革的决定性因素,人们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然而,对于改革过程中的心理因 素,无论从改革的操作层面上看,还是从理论研究来看,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体现。  相似文献   

19.
温州市共青团组织在2012-2013年间对温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进行调研的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个体因素(经济、受教育、就业)、社会支持因素(社会包容与歧视,城市认同感)、环境因素(居住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程度低,法治意识淡薄,长期处于就业不稳定的状态,社会管理的缺失及受到社会歧视等多种原因使其走上犯罪道路,给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因此,作为青年和党的桥梁共青团组织,应该依托多方社会力量,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阐述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话语权.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及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预防和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