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仁慑 《今日浙江》2014,(15):46-47
正技能人才是强国之基,是通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中坚力量。到目前,浙江有847万通过专业考核的技能人才。然而,从统计数据来看,浙江的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并不合理,初级工在技能人才队伍中占了55.7%。被誉为"行业顶尖师傅"的高技能人才只有167.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19.8%。从国际经验来看,技能劳动者与从业人员比例一般在50%左右,高技能劳动者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30%左右。以此推算,浙江目前技能人才应达到148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445万人,  相似文献   

2.
正浙江要成为制造业强省,在世界制造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重要的是要打造技能强省,建立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截至2013年底,全省技能劳动者总数达847万人。但是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不到20%。今后3年,要在全省打造千名省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0,(8):22-23
<正>近年来,我们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共培养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83.8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1.54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24.78%,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就业与保障》2007,(4):8-8
中国职业培训体系包括:职业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表彰。  相似文献   

5.
汪德露 《就业与保障》2023,(12):124-126
随着科技发展及产业升级,市场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服务现代经济体系、适应经济转型,更好地进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时代呼唤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推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纵向贯通、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创新培养体系,是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劳动者实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推进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进一步规范我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行为,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06年3月30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西省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06年5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主要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7.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一线岗位上,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在关键工作环节发挥作用的人员。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和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的技能劳动者。高技能人才队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加快技能队伍建设,关系到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3月10日,在吉林省职业培训工作会上,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臧忠生说,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得到落实,全省将开展“万名首席技工评聘活动”。今年将从企业中选拔1万名高技能人才,其中,高级工6000名、技师30∞名、高级技师1000名。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大都把残疾人培训的主要任务规定为"职业技能培训"。技能,无疑是决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最主要因素;但决定劳动者素质的却不仅仅是职业技能。为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而开展的职业培训,应该从劳动者的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出发,做更全面的考虑和更丰富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高技能人才及其动态评价 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目前,全国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总量为360万人,占全部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例却在14%以上,高技能人才供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罗拾平 《湖湘论坛》2010,23(4):121-124,128
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适应个人、用人单位和国家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劳动者职业培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从职业培训的质与量来看,关键是要创新劳动者职业培训制度,从多角度分析制度创新的可行性,并提出劳动者职业培训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全体劳动者均享有职业培训机会;培训成本由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建立劳动者职业培训账户,专款专用;培训服务购买实行市场化运作;制定激励机制调动劳动者培训的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12.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2011年,我国将启动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规划,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院校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等等。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正在按照人才强国战略的要求,为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农村劳动者总体素质不高,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只在10%左右。为此,我国将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强化对未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劳动力预备制的组织实施力度,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劳动者。同时,加大阳光工程组织实施力度,按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政报》2011,(22):7-11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就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6,(8):I0002-I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全省职业培训和鉴定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到目前为止,全省拥有技工学校80所,其中民办技工学校12所;各类职业培训机构780多个,其中民办职业培训机构681家: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274个。考评人员达4228人。每年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劳动者40万人次以上,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人员约10万人次。从1996年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以来,全省累计有近143.9万人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共有118.7万人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引导,全省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技能型劳动者,为提高我省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保安》2007,(5):6-7
为贯彻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4月26日在京举行启动仪式,拉开了2007年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的帷幕,同时启动了全国保安员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2007年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三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和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5项主要赛事。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我国将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农村劳动者总体素质不高,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只在10%左右。为此,我国将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强化对未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劳动力预备制的组织实施力度,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劳动者。同时,加大阳光工程组织实施力度,按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18.
秘密 《就业与保障》2024,(1):180-182
为了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政策措施》,河北以实施技能强省为抓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制度,致力于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然而,当前河北职业技能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仍存在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不够、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待提升、技能型人才发展通道有待拓宽等问题。为此,要形成一种社会发展既需要爱因斯坦也需要鲁班的技能型社会风气,通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技术大军,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重视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工作,制订了《进一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从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2004年,全省技能人才总量为575.48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3.59%,比2003年增加了6.23个百分点;比2003年增加了97.33万人,增长20%。技能人才在促进社会就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广东省副省长谢强华说,广东清醒认识到全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此,近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和保障。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如今的职业培训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针对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以厦门市为例,通过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探析如何优化职业培训途径与方式,形成多渠道、多层次职业培训机制,构建职业培训"立交桥",促进产业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