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东变局是一场席卷阿拉伯世界的地区性政治与社会运动,既有共性特征,但在不同国家又有巨大的差异性;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存在的积弊,是中东变局的根本原因,但也受到美国"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民主变革和民主转型无疑构成了中东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阿拉伯国家均在进行民主转型和民主改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伊斯兰教、军人干政和地缘政治因素构成了影响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的核心因素。从伊斯兰教与民主转型的关系来看,教俗对立将继续困扰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同时温和伊斯兰力量也将探索伊斯兰特色的民主道路,伊斯兰与民主的关系将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并不断进行调整与重塑。从军人干政与民主转型的关系看,阿拉伯国家军人干政的消解需要经历从民主启动、民主巩固到民主运转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有赖于宗教与世俗关系经长期磨合互动后而走向正常化。从地缘政治与民主转型的关系看,阿拉伯国家内部复杂的宗教、教派和族群矛盾,阿拉伯国家间的矛盾、意识形态竞争和地区领导权的争夺以及西方大国的军事干涉和民主输出,都加剧了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的动荡。  相似文献   

2.
纳比尔 《当代世界》2015,(11):29-29
<正>"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沙特阿拉伯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重要国家,做出积极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战略决策。沙特政府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的支持和参与,为沙特工商界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使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工商界、特别是能源工商界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沙特工商界与中国企业界建立了非常坚实的关系。沙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14)
正"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怎么办?最终的办法只能是"抱朴守一":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第4次中东战争和1973年的石油禁运,有力证明了,"大是大非"面前文明冲突如何"一触即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从道义上对"阿拉伯兄弟"埃及和叙利亚表示支持外,约旦、伊拉克、阿尔及利亚、阿曼、沙特、科威特、利比亚、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迅速集中在一起,各尽所能,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武器物资出武器物资,踊跃参与到"复仇以色列"的军事准备  相似文献   

4.
沙特阿拉伯建国路径及国家构建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阿拉伯半岛本土政治力量与瓦哈比派结盟,以(伊斯兰)教立国;半岛在世界文明版图上的边缘地位、独特的宗教地缘地位与政治发展严重滞后相适应;依托巨额石油美元,经济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了王国的政治合法性。然而,沙特王室没有处理好王位继承问题。第二沙特王国后期,在王位继承上发生严重的兄弟阋墙事件,终致亡国。1932年正式建国的沙特阿拉伯竭力汲取沉痛的教训,在王位继承制度构建上上下求索,然成效有限,王位继承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5.
沙特、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是当下中东四大强国。沙特谋求的是阿拉伯世界领袖,伊朗和土耳其梦想民族和国家的复兴,以色列则对国家安全最为关切。从国家发展环境来看,以色列最佳,土耳其次之,沙特随后,伊朗最差。  相似文献   

6.
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改善关系是近年来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显著变化,它既是两国应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剧变的战略选择,也是两国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遏制伊朗势力的扩张,加强双边经贸联系和助推区域经济合作,是沙以两国改善关系的主要战略目标。沙特和以色列"结盟"将加剧中东两大阵营的对立,扩大阿拉伯国家间的裂痕,并使巴以问题的解决向着有利于以色列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25-27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经济联络中心和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扬州-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国家石化产业论坛"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来自海湾六国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的驻华大使、代办和商务参赞,以及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阿联酋博禄石化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及卡塔尔天然气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参加论坛,来自江苏省和扬州化工园区的30余家石化企业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0)
正绝对君主制国家沙特、阿曼的统治者面临代际更替,这—方面可能造成政局动荡,但另—方面,年轻一代统治者可能对外界更为开放。这些因素决定变革势在必行。新近造访沙特阿拉伯的奥巴马总统,没有受到一年前那样由萨勒曼国王亲到机场迎接的礼遇,直到4月21日美国与海合会六国峰会开幕前,才在厄加宫见到了81岁的萨勒曼。一大原因,是他出访前曾有美国官员放风称,2002年美当局曾在沙特驻美使馆内的一个信封里发现"基地"炸弹专家A1 Sharbi藏匿的飞行执照。这引发人们追问:沙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伊斯兰主义、军人干政、身份政治三个典型问题,分析它们对"阿拉伯之春"的影响。首先,突尼斯和埃及的政治转型表明,伊斯兰主义与民主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伊斯兰主义既可以支持民主,也可以反对民主。其次,军人干政在阿拉伯国家民主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异常复杂,对其进行评价应客观具体。就本文选取的三个案例而言,军人干政的形式、程度和作用各不相同:在突尼斯,军队基本未干预民主转型;在埃及,军队对政治转型进行全程干预并且不断变换角色;在也门,军队部落化导致了政治转型碎片化。最后,本文研究了身份政治对阿拉伯国家民主化的复杂影响。在国家内部,身份政治是阿拉伯国家冲突性和竞争性政治的重要认同来源和社会机制。在地区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泛民族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等政治思潮,导致地区国家基于身份政治决定外交政策甚至干涉他国事务,导致某国的民主进程被外部干预阻断。总之,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异常复杂,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和王储穆罕默德大力推行"新政",已经取得初效。穆罕默德的王储地位逐渐巩固,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开始实施,社会改革取得初步进展,外交调整使对外关系格局更加平衡。"新政"是沙特为应对国内外重大挑战作出的反应,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经济和社会改革受到传统观念和体制的约束,周边关系的稳定受到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新政"代表了沙特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中沙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政策对接和务实合作提供了依据,也为双方巩固能源安全共同体、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和探索地区和平的路径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1.
周琪  沈鹏 《当代世界》2012,(4):24-27
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于2010年底爆发了迅猛的民众抗议运动.以突尼斯的本·阿里政权被民众抗议运动推翻为起点,统治该地区数十年之久的诸多政治强人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运动浪潮波及埃及、利比业、也门、叙利亚等国,阿尔及利亚、约旦、沙特、阿曼、巴林、摩洛哥、科威特、黎巴嫩、卡塔尔等其他阿拉伯国家乃至非阿拉伯国家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场一夜之间出现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令美国政府深感震惊,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美国政府和智库频频召开会议进行研讨,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夏宛清 《南风窗》2007,(24):90-90
一个有声有色的地区新强权正在登基两年有余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手中变为现实。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早就认为缺乏核心国家是伊斯兰内部和外部普遍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然而,2007年,伊斯兰六大国之一的沙特阿拉伯却扮演了类似核心国家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巴林王国研究中心协办的“国际能源安全与台作”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沙特阿拉伯、海湾合作委员会、卡塔尔、巴林等海湾国家和组织的能源专家学者与来自外交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中油气勘探设计研究院、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北京、上海和云南等地的学术研究机构共计40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当前的国际能源形势及中国的能源安全、能源生产国及消费大国的能源战略和政策以及中国能源的发展及与中东地区的合作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本刊特编发本次研讨会发言精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张建卫 《当代世界》2014,(12):44-45
<正>2010年底以来,中东地区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少阿拉伯国家进入变革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国家治理与发展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我们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政党、政要打交道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无论是老党还是新党,无论是左翼政党还是伊斯兰政党,甚至一些无政党的海湾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共产党加强治国理政的经验交流,都希望了解、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同样,我们也一直密切关  相似文献   

15.
没到过沙特的人很难想象这个在<一千零一夜>中被描述成黄沙满天飞、一片荒凉地的国度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实际上,随着石油的发现和开发,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使沙特人过起当今世界最富庶的日子,现代沙特已成为海湾地区乃至阿拉伯世界最富有和最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1978年至1992年,中国国家自主性建设面临的历史环境是经济面临严重危机的内部压力和走向开放的外部压力。国家核心治理体系建设表现为党政分开、中央向地方放权和国家向社会放权的制度安排。国家基础治理能力建设表现为产权分离化的制度安排,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转变的政策运行和能动务实主义的意识形态建构。分权与放权的制度安排引起了国家自主行为的方式转型和空间变化,国家自主行为的转变又增强了国家基础治理能力的有效程度。这一时期的中国国家自主性建设,实现了"国"与"民"之间的利益共赢和"民"内部的利益均衡,使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了自身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期,各国都旨在通过能源优势的自身强化,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将面临比其他国家更为艰巨的能源挑战。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合作无疑成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大抉择。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势必将更多地依赖于现有"委员会"机制的完善和"一带一路"能源俱乐部等多边能源合作体制的构建。在充分利用目前能源供大于求的情境下,应扩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传统能源方面的合作;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全球能源变革的低碳化转向,与沿线国家开展积极的新能源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18.
王晋 《当代世界》2015,(7):56-59
<正>埃及被不少中东学者称为"阿拉伯世界的心脏"。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东北非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埃及的国内局势值得我们密切关注。2011年初长期执政埃及的穆巴拉克被迫下台,在2012年选举当中,穆尔西领导的"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赢得大选并且上台执政。2013年7月以塞西为首的埃及军方宣布罢免穆尔西政府,成立临时军政府管理国家,埃及国内政治进入塞西时代。2014年1月埃及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6月塞西参加埃及总统大选并且以96.91%的得票率当选埃及总统。从2013年  相似文献   

19.
到目前为止,非洲只建成了2030年所需发电能力的不到2/3,因此它面临着独一无二的机会,可以从可再生发电技术的新进展和成本降低中获益,从而跳过工业化国家曾经走过的能源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丁隆 《当代世界》2023,(1):53-58
习近平主席赴利雅得参加“三环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沙特倡议并承办峰会彰显其“向东看”外交思路和对外经济新战略。中沙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以经济多元化为目标的国家转型进程实现历史性对接,助推中沙双边关系与战略合作进入快车道。峰会达成的中沙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发展战略对接实施方案,为中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行动指南,为双方加强战略协同与务实合作开辟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