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是一种内在修为,是一个人能力、气质、品格的综合反映。当前,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时期,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塑造一名共产党员的过人品格,是一个值得认真重视的问题。一、要用高尚的品德提升共产党员的人格修养毛泽东曾经号召我们“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2.
做“官”与做事断想言良高尚的人格,是领导干部团结、带领群众的重要力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靠什么塑造出自己高尚的人格?关键是要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有句名言:"做官亦不许发财。"聂荣臻元帅则说:"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鸟翼...  相似文献   

3.
讲正气,是讲学习、讲政治的直接表现.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作为人民的带头人,领导者、领导干部的高尚人格有着巨大的能量,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干部人格状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着力塑造领导干部的高尚人格,对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把“三讲”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齐勇  彭萍 《世纪桥》2009,(19):123-124
塑造和优化大学生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在阐述了人格概念的内涵、健康人格的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健康的人格对于当代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在简要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格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造成大学生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据此。本文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对于塑造与优化新时期大学生人格的途径进行了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5.
培育公民现代人格,要求全社会重视“做人”的教育和要求,提高民族文明素质和大众的道德情操;从领导干部这个重要群体抓起,塑造公民高尚人格;完善相关制度,为培育公民现代人格打造优良的制度环境;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格资源,培育健康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作用,实现公民现代人格的构建;完善学校人格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发展;加强人格的自我塑造和终身陶冶,提升生命境界和人格情致。  相似文献   

6.
医学院校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德教育是医学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高尚情操、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以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医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是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艺术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理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意义和内容,明确艺术教育在塑造学生和谐人格中的作用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艺术教育是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重要手段和载体。艺术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成起着关键作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理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意义和内容,明确艺术教育在塑造学生和谐人格中的作用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塑造完美、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人格风范去感染学生,细心地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我做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深知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强大,还是从一件生活小事开始的。我曾喜欢穿牛仔裤、留短发,每接一个新班,一个多月后,班上便悄然流行起牛仔裤、短发。这个发现,使我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力。从此,一言一行都特别注意作学生的表率。我首先就从自己的衣着  相似文献   

10.
开发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课程指的是在学校教育中与学科课程并存,对学生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环境的总和。隐性课程由校园景观、校园规章制度、校园文化氛围、校园风气、校园人际关系、教师人格形象等要素构成,具有潜在性、广域性、多样性、持久性、差异性、强制性、快捷性等特点。隐性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因其可以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使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因而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价值选择有导向作用,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有规范作用,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有陶冶作用,对学生美的人格的形成有塑造作用。从此意义上看,开发隐性课程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基础。推进理想人格的塑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要把理想体现为人格,必须把理想转化为信念,即一种信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的一个重要前提。塑造理想人格,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这一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12.
会感恩、知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感恩和诚信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必然要素。笔者认为,学校是进行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做人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和诚信,必须紧密联系学校这个主阵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感恩诚信为主的教育,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3.
会感恩、知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感恩和诚信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必然要素。笔者认为,学校是进行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加强做人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和诚信,必须紧密联系学校这个主阵地,因地制宜地开展以感恩诚信为主的教育,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4.
论礼仪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国际人际交往的频繁,各种场合的礼仪对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礼仪日益成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礼仪教育也被逐渐提到议事日程,开始纳入我国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成为学校德育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项基础工作。为使礼仪教育深入、  相似文献   

15.
时代呼唤公仆人格--兼谈公仆人格的研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斌 《探索》2003,(6):31-33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党政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高尚人格是唤起民心、赢得民心,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新的时代,为了民族的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铸就新时代高尚的精神形象,塑造高尚的公仆人格,这也是我们党我们民族需要构建的时代精神,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另一方面,公仆人格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和人格理论的深化.因此,公仆人格的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基本内容对于现代人格的塑造和完善,催化华夏文明与进步,仍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人格观的基本内容及分析 由于中国特有的人文、哲学精神,形成了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人格观。注重个体的处己立身,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中国传统人格观的突出特征。人格独立,守志持节,自强不息,尊崇圣贤,成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创新,进行教育改革的生力军。要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必须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中华民族强盛的高度,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扎扎实实地抓好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鲁守亭 《世纪桥》2007,(12):107-108
人格是人的思想品德、心理和行为的综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格的主导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格的必要条件、决定性力量、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9.
彭林 《新湘评论》2014,(20):42-42
"礼仪"一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在使用,如"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在《礼记·中庸》等典籍中,礼仪一般指礼节、礼貌或礼仪活动、礼仪形式。此后历代典籍中广泛使用这个词,其含义无大的变化。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历来重视礼仪对言行举止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我国传统礼仪对维系中华民族的和谐延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每一名同学都是怀着五彩斑斓的艺术梦想走进解放军艺术学院的。要实现这些梦想,离不开过硬的专业素质,离不开良好的机遇,但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人格。 人格魅力的价值——梦想启航的"压舱石"。首先,人格是人之脊梁。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艺工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感情直接影响其人格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