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草 《就业与保障》2010,(11):14-15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继实现农民“种地免税”之后,努力做到“老有所养”而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限于国家财力,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靠土地、家庭和集体。2009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而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也就是说,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这意味着,中国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试行(简称新农保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1新农保政策试行至今,效果明显。其制度的效应涉及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没有经济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也将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4.
木林 《就业与保障》2010,(11):18-19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的精神,由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新农保的"新"是相对于早期开展的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采取个人账户储蓄积累模式的老农保而言的。新农保制度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二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政府对基础养老金全额补贴。  相似文献   

5.
新闻闪回     
我国农民60岁后将享国家普惠式养老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8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  相似文献   

6.
8月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介绍了今年上半年中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胡晓义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准备进一步修改完善之后正式发布,启动试点。预计试点的启动会在“十一”之前。他还说,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他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  相似文献   

7.
海西快递     
《就业与保障》2012,(3):40-43
福建省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截至2011年12月底,福建省已顺利实现新农保制度的全面覆盖,全省已有1209.99万农民参加新农保,参保率达81.09%,有301.88万老年农民领取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18.75亿元。自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  相似文献   

8.
朱瑶 《就业与保障》2010,(12):34-35
在新农保的甘霖遍洒神州大地的时候,来自江苏省的最新消息显示,全省1500万农民,新型农保参保率已经达到94%,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亦达到90%,参保率、参保人数居全国之首。而位于江苏省最南端的宜兴市,新农保工作由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宜兴支公司承办,截至2009年底,当地新农保参保人数就已达到39.7万人,参保覆盖率高达97.7%,参保率、领取率均居处江苏省前列。  相似文献   

9.
日前,小桥镇际上村举行了新农保养老金首发式,建瓯市首批享受新农保养老金的50位农民代表领到了社会保障卡。  相似文献   

10.
对居住在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的李大爷来说,今年他将度过一个最令人难忘的春节,因为他的户籍所在地是吉林省9个新农保试点地区之一(其他8个试点为:长春市朝阳区、吉林市磐石市、辽源市东丰县、通化市东昌区、白山市八道江区、白城市镇赉县、松原市宁江区、延边州和龙市)。而根据新农保政策,试点地区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且有农村户籍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将按月享受养老金。新农保政策的实施将使一大批像李大爷这样的农村“无保”老人实现“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1.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责任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府责任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农民养老的历史债务偿还机制、农民参保激励机制、基础养老金调整约束机制、不同层级间政府财政责任约束机制、政府养老金最低待遇承诺机制和补偿机制度、隐形成本的化解机制缺失等方面,因此,需要构建政府责任供给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带给7亿中国农民一份巨大的惊喜,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13.
1996年元旦前夕,山东省青州市东夏镇堂子村61岁的张炳臻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手册,到镇民政所领取了46.8元的养老金,张老太太这是第一次领到养老金,高兴地说:“没想到,如今我们庄稼人也跟上班工人一样按时领钱,再也不为养老担心发愁了,这个办法好、真好”。目前,全市像张老太太这样领养老金的已有236人。1991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在全国农村推行农上会养老保险试点。青州市政府将这项工作作为建立上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主要内容,久1991年底开始在各乡镇铺开。为鼓励农民投保,他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1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由此,中国养老保险体系的最后一块短板亦被补上。按照国务院2011年6月13日公布的《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框架,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缴费标准,均复制了2009年开始的新农保制度——中央财政为主,提供每月最低55元的基础养老金,个人缴费与地方政府补贴形成个人账户,参保人年满60岁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而目前试点范围亦与新农保试点重合。按照国务院的计划,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农保试点将齐头并进,2011年内覆盖面达到60%。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如何避免重蹈新农保中政府投入不足,参保积极性不高的覆辙,尚需配套措施。而该制度自身亦无法突破现有养老保险体系固有的个人账户保值压力大、甚至资金被挪用等体制缺陷。  相似文献   

15.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的本质诉求是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但现阶段面临农民身份多元化、土地权归属等制度性障碍。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是对社会生产方式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养老金待遇的"城乡落差"源于两种养老保险制度的理念差异。未来十年是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的政策窗口期,应尽快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探索实行普惠式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加强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土地权益自愿退出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尤溪县地处闽中,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辖9镇6乡、250个行政村和11个居委会。2011年全县农业人口35.98万人,财政总收入76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22元。2011年3月,尤溪县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试点县,出台《尤溪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暂行规定》和《尤溪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于7月1日正式启动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采取边宣传发动、边发放基础养老金、边征收保险费的办法,使新农保参保登记、缴费申报、基金征缴、个人账户建账与管理、待遇核定与发放等工作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7.
夏颐 《就业与保障》2010,(11):12-13
由于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尚未普及,一些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农村老年人在生活方面面临的困难愈来愈大。2010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福建视察指导工作时就曾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当然包括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汉代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曾描绘了"老有所养,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美好愿景,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也曾感叹道:"9亿农民就像希腊神庙里的柱子,他们托起了大厦!"而要让这"大厦"如泰山般安稳,则要从制度上善待农民。随着2009年以来新农保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与开展,"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修地球"的农民的"养老"之路渐行渐近,使得农民养老开始迈向社会化,为农村养老获得制度性保障开启了坦途,具有里程碑式的非凡意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建立新农保制度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14,(4):52-53
邱玥在2014年2月10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的合并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一步。该文指出,城居保和新农保在此之前有省份已合并。“新农保”建立于2009年替代“老衣保”,针对农民设立;“城居保”建立于2011年,针对城市18岁fq60岁处于工作年龄但没有工作的居民,全国仅几千万人,参保人数仅为千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9.
农民养老只有靠子女,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而现在,这种现状开始了历史性的改变:在新农保试点地区,60周岁以上的农民,同城里人一样开始享受到了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周勇 《创造》2001,(10):34-3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指的是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个人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集体给予一定补助、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经济储蓄积累,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享受养老金,以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是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筹资,向农民提供物质帮助,保障所有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特征:一、社会基础性它是最基本的保障,主要以解决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时的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为目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