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由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引起的环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环境侵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侵权不同于传统侵权行为,其特征乃是环境侵权迥异于传统侵权行为的内在根基。鉴于目前我国对环境侵权的立法尚不完备,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的环境侵权问题及立法现状,通过分析和探究环境侵权的特征,从而界定环境侵权责任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事故也频繁发生。传统的部门法规在危机面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环境侵权"概念界定的不全面、环境侵权构成要件在立法上的不统一、对侵权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不明确以及环境侵权在诉讼上的困难等等。文章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说明我国环境侵权民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不足,从而提出一些完善的决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方式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丹缨 《政法学刊》2004,21(6):45-4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规模的扩大,环境侵权现象日益严重,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方式 存在着若干问题和缺陷,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民事救济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新的内容,从而使社会、经济和环 境得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环境侵权责任赔偿中责任人所面临的"愿赔但无力赔"的问题入手,为完善民事侵权责任体系,提出构建环境侵权责任保险这一制度。通过进一步研究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的概念和特点,结合我国部分地区的试点经验,在分析我国构建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在构建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戴茂华 《河北法学》2011,29(1):156-163
当前,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环境侵权问题日益严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环境侵权现象及其救济已经成为我国一大社会问题。《侵权责任法》的出台,虽然完善了我国的环境责任条款,有利于环境被害人的救济和补偿。但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在对环境侵权的界定,环境侵权行为认定中的归责原则、因果关系,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基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侵权的现状,以及鉴于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立法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过劳死”现象频发亟需法律规制,但目前我国关于该问题存在立法空白,大部分“过劳死”案件既无法走工伤保险程序,也难以提起民事侵权诉讼.本文在简要阐述立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工伤说”和“侵权说”的合理之处及存在问题,并通过二者的比较得出民事侵权诉讼更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结论.在本文最后,笔者针对目前适用民事侵权诉讼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所产生的侵权案件也时有发生。本文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为视角,对其构成要件展开详细的论述和分析,使公众全面了解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立法,推动公众进行环境维权。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环境立法中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的规定较散乱,而众多的教材、专著大多只对相关法条作列举和解释,学理研究比较缺乏。本文结合民事侵权的一般免责事由的普遍性和环境侵权领域的特殊性对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进行梳理,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免责事由体系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在民事领域已很难用传统的一般侵权理论来解释特殊的环境民事侵权,所以,应当建立环境民事侵权的特殊规则,以实现对受害人和环境的最有利保护。本文主要从环境民事侵权的基本制度构成角度来分析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们应当确立的规则。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我国现有的环境立法及救济现状尚不完善。本课题从我国国情出发,对环境侵权救济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6月在中国上演了"康菲漏油事件"。此次事故发生后的"索赔之难"引起了环境法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康菲漏油事件"的解决中介绍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法律体系,指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相应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据我国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受害者可以提起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诉讼或行政救济途径保障自己的权利。传统的民事赔偿制度存在种种局限,其对受害者的利益补偿作用也是有限的,完善行政救济措施对受害者无疑更为有益。本文针对环境侵权行政救济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建立设立专门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完善环境侵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法制日益健全、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夫妻一体的观念正在被打破,对于夫妻之间的侵权行为,当事人也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然而,现有民事立法在婚内侵权问题上存在诸多纰漏,无法为当事人提供有效的救济。因而,我国有必要构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本文在对婚内侵权进行法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婚内侵权立法的不足,对我国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婚姻家庭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据我国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受害者可以提起环境污染侵权民事诉讼或行政救济途径保障自己的权利。传统的民事赔偿制度存在种种局限,其对受害者的利益补偿作用也是有限的,完善行政救济措施对受害者无疑更为有益。本文针对环境侵权行政救济方式进行探讨,提出建立设立专门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完善环境侵权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空间探测、航空航天等高科技活动的发展,跨界环境侵权事件也越来越频繁。然而,在国际上仍缺乏一部专门的、系统的关于跨界环境侵权责任的立法,致使此类侵权行为尚无一体遵循的准则。本文通过对跨界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举证责任、免责事由及争端解决的介绍,并针对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对跨界环境侵权责任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们科技不断进步,企业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和环境侵害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已经带来了很多环境侵权问题,保护环境成了我们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对于环境侵害问题也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的环境责任体系包括了民事、行政、刑事环境责任体系。本文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侵害等问题,引起的民事责任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当前环境污染所面临的问题和完善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及其社会化制度建设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侵权是一种由于人为活动造成环境系统污染、破坏并进而侵犯相关主体财产权、人身权和环境权的行为。我国现行立法对环境侵权中的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损害做了框架性规定,但是,现行立法中缺少社会保障机制致使影响大、后果严重的环境侵权事件无法实施赔偿,受害人权益无法得到救济。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制建设首先应该建设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其次建立环境侵权责任赔偿公积金保障制度,最后借鉴国际治污防污经验建立特殊行业的侵权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8.
蔡彦敏 《法学评论》2014,(2):139-145
我国立法已日益重视对环境侵权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救济,但所采用的混合型立法模式也带来一些应予重视的问题。现实中反正两面的典型实例,凸显出对于环境侵权建立行政救济机制以及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本身却又掣肘着该制度的功能发挥。应当抓住《环境保护法》修订之机,在该法中明确规定对于因污染环境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以增强公益诉讼制度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实践中发生的一些案件使得旧有的环境侵权制度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如不拓展将无法回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以新近发生的“梨锈病案”所呈现的法律依据缺陷为例,分析了以环境污染为中心的环境侵权立法出现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界定环境侵权的概念,拓展环境侵权的原因行为,建立由生态型环境侵权与污染型环境侵权构成的二元环境侵权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中关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的规定引起了人们的一致恐慌,人们纷纷认为医疗纠纷中举证责任倒置这项制度在我国已经死亡,弱势群体的权益将得不到有利的保障。其实,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只是立法中基于立法科学性的一种合理的安排,侵权责任法不干涉民事诉讼法的份内事,将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完全交由民事诉讼法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