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立法将公共利益二元划分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实无必要,且由于立法未考虑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在效果上存在竞合,导致两类诉讼在适用上存在混乱。现行立法应当取消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二元划分,规定只要公共利益受损,即可提起公益诉讼;确定民事侵权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竞合造成公共利益损害时,只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明确民事公益诉讼仅适用民事行为单一侵权的情形。  相似文献   

2.
刘长秋 《法律科学》2008,(3):134-139
药害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侵权。严格责任作为一种特殊产品侵权的归责原则已经发展成为药害侵权的基本归责原则。药害事故的频繁发生带来了民事诉讼方面的变化,因果关系推定、举证责任倒置以及集团诉讼地位的提升成为药害侵权诉讼的主要特征。当前,我国药害侵权民事救济立法与司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逐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环境纠纷、侵权问题也层出不穷。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正式将公益诉讼纳入立法之中。然而,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比较笼统,只是对这项诉讼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其具体的实施规则仍须在司法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完善。本文旨在分析现行立法的缺失的基础上,从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益诉讼成为司法实务界和学术界讨论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本文以这一问题为基点,主要分析了什么是民事公益诉讼,以及民事公益诉讼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问题分析了民事公益诉讼目前的现状,包括立法现状和实践状况,并根据问题找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新的制度构建。包括举证责任的合理分担,移送执行制度,诉讼费用的承担制度,激励模式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5.
民事恶意诉讼,不但给受害人造成损害,还有损国家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势在必行。我国对于民事恶意诉讼的规定,主要沿袭了大陆法系的做法,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的诚实信用原则上。英美法系则分别从实体和程序法进行了规制,在实体法上明确规定恶意诉讼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文从三个案例入手,比较了我国和美国法对恶意诉讼问题处理方式的不同之处,无论在立法还是司法层面上,救济方式、赔偿范围上方面我国都相较薄弱,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对我国的相关立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忽视了环境这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现如今,环境侵权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环境侵权问题主要表现在现阶段环境侵权的定义不是很清晰,处理环境侵权问题时基于环境立法不统一等等。因此,在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民事制度不足的情况下须意识到上述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系统的改善环境侵权民事立法的现状及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适有效的决策和建议。本文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有助于环境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量出现的因自愿加班而发生的“过劳死”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工伤保险条例》制定、修订思路的质疑,在社会争论中出现了对现行立法“维持”与“改进”的两类观点。改进我国现行制度的观点中又可分为工伤责任说、侵权责任说和刑事制裁说三种主张,三者以不同的本位思想为出发点提出建议。“过劳死”应当纳入工伤认定,并以危险责任作为归责原则,从职业灾害的视角对工伤基金的征缴与发放制度进行重构。在借鉴日本及其他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及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8.
民事检察公益诉讼在级别管辖制度的规定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应在相关立法中明确民事检察公益诉讼由基层检察院管辖。而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刑事案件实行集中管辖,可能会带来检察机关之间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案件发展上的不均衡问题。在深化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背景下,检察公益诉讼跨行政区划管辖可以分为“省内跨”和“跨省”两种模式。就前者而言,可以具体分为“横向模式”和“纵向模式”;就后者而言,需关注案件范围、诉讼体系、体制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小额诉讼程序作为简易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规定.小额诉讼程序的独立性具有现实基础、法理依据和程序功能,各国对小额诉讼程序进行了区别于简易程序的立法规范.我国《民事诉讼法》应采用在“第二编审判程序”中专章规定的立法模式建构小额诉讼程序规则,以实现案件真正的繁简分漉,实现小额诉讼的低成本和高效率,进而满足民事司法大众化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陆续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因民事公益诉讼本土化理论供给匮乏,立法者没有贸然制定民事公益诉讼特则,而是授权“两高”开展相关试点.鉴于理论界与实务界尚未对民事公益诉讼的根本性问题达成最低限度共识,2016年中国民事公益诉讼延续着之前早已存在的理论争议与实践分歧.展望未来,只有对“何为公益诉讼”、“为何公益诉讼”两个根本性问题达成基本共识,才能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精准地用于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1.
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环境法目的的实现和环境诉讼程序价值的发挥.但传统举证责任分配理论对环境诉讼而言具有不适应性.因此,两大法系对环境诉讼都发展了举证责任分配理论.通过比较考察发现,环境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应当按照公平正义原则,结合环境诉讼的特点,从举证难易程度、环境立法宗旨、平等保护和环境侵权纠纷的多样性等因素来综合衡量.相比之下,我国环境案件举证责任分配的慕本规则还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应规定较为开放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建立了专门的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可见我国对建立证券侵权民事赔偿制度的重视,那么如何将此制度完善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证券民事赔偿诉讼当中呢?本文就此展开简要地分析,主要是通过境外的证券侵权民事诉讼模式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的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实中,由于深受私法观念的影响,在工伤事故救济上,民事实体救济和程序救济双双越位,从而导致工伤保险制度的节约制度成本的初衷偏离和弱者保护功能的削弱。针对“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适用关系”,世界范围内存在四种不同的调整模式,选择那种调整模式历来存在纷争。本文运用社会法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工伤救济的全新思路——法定优先的双重调整模式:工伤基准法优先和普遍调整,民事侵权后续补充和个别调整相结合。并且,着眼于现在的立法实践和将来的工伤社会保险的广泛建立,针对“第三人侵权”和“本单位侵权”两种情况提出具体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4.
因为雾霾频发,最近几年发生了针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环境损害侵权诉讼.基于点源污染损害的救济规则能否适用于区域大气污染损害救济,目前存在法理上的争议.《侵权责任法》对于区域性大气污染损害的救济没有作出规范上的回应,建议设立对区域大气污染受害者的行政补偿机制.由于起诉特定的违法企业要求其承担区域侵权赔偿责任有难度,建议修改立法,扩大环境侵权责任适用范围,让区域大气治理变成各方面的义务,并把环境成本内化于各行各领域.区域大气污染损害应属于特殊的共同侵权,但是《侵权责任法》对此并未认可,建议用政府补偿的方式予以解决.区域之间大气污染侵权责任的追究,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拓展适用基于点源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因果关系间接反证原则.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形式建议仅限于停止侵权等行为责任,让公益诉讼回归本意.  相似文献   

15.
新闻民事侵害名誉权诉讼中事实的认定,是处理案件的基础,是关键的一环,而证据又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因此,新闻民事侵权诉讼要坚持“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强调当事人提出充分、确实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指控,并探究由此生发的有关问题,对避免盲目立案,使新闻民事起诉、公诉、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用法律给当事人相应的约束,以维护合法权益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新闻民事侵权诉讼当事人的举证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事故也频繁发生。传统的部门法规在危机面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环境侵权"概念界定的不全面、环境侵权构成要件在立法上的不统一、对侵权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不明确以及环境侵权在诉讼上的困难等等。文章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说明我国环境侵权民事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不足,从而提出一些完善的决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金荣 《法治研究》2014,(2):102-110
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公益诉讼条款引起了广泛争议。其允许“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规范方式使得民间组织在未来能否实际获得公益诉讼起诉资格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该条款未将公民个人作为公益诉讼主体无论从实质内容还是从立法技术上说都是非常不明智的;该条款创造的“官方公益诉讼”既有违中国传统执法体制。也极大地扭曲了公益诉讼原本所具有的含义。尽管新民诉法第55条对未来公益诉讼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仅凭这个条款并不足以克服现在公益诉讼发展面临的真正障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意义重大,公益诉讼获得了立法上的确认,必将为公共利益司法保护机制打开闸门,结束长期以来公益诉讼于法无据的尴尬局面.但是,该立法过于简短、概括、模糊,甚至存在缺漏.目前,我国几乎还无任何法律授权有关机关或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对于公益诉讼的审判原则、审判程序、责任承担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作出科学合理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9.
周旭明 《法制与社会》2011,(36):119-121
随着环境公害、国有资产流失等“公益”性质案件的增多,“民事公益诉讼一逐渐走进法律工作者和普通公民的视野;有关“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尚处于探讨和摸索阶段;“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质是“民事诉讼”,“公益”本质上是某些特殊主体的“私益”;有关“公益侵权”案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以及行政手段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北方法学》2022,(2):76-90
无论是世界主流立法例,还是从损害的属人性要求出发,社会组织都不得以生态环境受损为由请求污染者直接承担赔偿责任。我国《民法典》虽然在侵权责任编中确立了普通环境侵权和生态环境侵权的二元模式,但是并不意味着社会组织有权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诉讼。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之时,应当明确区分为造成社会公众具体损害的情形和仅造成生态环境自身损害的情形。前者可以由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后者则可以由监管机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社会组织对此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缺乏正当性。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诉讼二分论,可以明确社会组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也可以赋权社会组织在行政机关不作为时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