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前不久,我到北京宣武门外米市胡同43号大院,访问“戊戌变法”的策源地康有为故居——南海会馆,此时,我获知此前会馆大院曾失火,所幸扑灭及时,北院康有为故居尚未殃及。米市胡同是一条南北长二里多、宽仅五米有余的小街,两边多平房大杂院,住的是普通市民。43号院门廊,坐西朝东,刻有碑牌“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有为故居,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四日公布”等字样。这里便是110年前维新先驱康有为等人推动“戊戌变法”而一度叱咤风云的历史舞台。康有为,广东南海人。初受业名儒朱次琦,博通经史,喜好陆(象山)王(阳明)。1879年游香港,接触西方现…  相似文献   

2.
顺承郡王府即现今的全国政协机关所在地,坐落在太平桥大街以西,锦什坊街以东,南临武定胡同,北达大麻线胡同,占地四十余亩,约合266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3.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大门朝南,门前一条约100米的胡同直通阜成门内大街,东望可见妙应寺白塔,向西约100米是北京市交通干道二环路。鲁迅博物馆是中国人民为了纪念和学习中国现代文化巨人鲁迅先生而建立的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现为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于  相似文献   

4.
前两年,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除,曾唤起了人们对两位建筑大师的历史记忆,也让那座沉寂多年的院落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梁思成、林徽因均出生于名门大家,一个是清末变法维新领袖梁启超之子;一个是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林长民之女。位于北总布胡同原3号(后改为24号)的四合院,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1931年到1937年间在北京的寓所。  相似文献   

5.
北兵马司胡同位于西城区,西起西单与西四之间,与之相邻的棉花胡同则隶属西城区,从地理位置上看,北兵马司胡同属于北京的东西城交界处。今天的北兵马司胡同和北京城的大多数胡同一样看起来平实安逸,甚至有些没落。要知道,47年前这条胡同曾因一位名人而名噪京华,他就是被誉为四大名医之首的传奇医生萧龙友先生,他的故居及医寓就坐落现北兵马司胡同57号,原22号。  相似文献   

6.
正常常想念史家胡同,那里虽无我的故居,却有太多故人往事——从青年到中年。那一天,雪后初晴,将自行车停在胡同西口,于是自西向东,或回忆,或拍照,走走停停。先是临近胡同西口路南处,约略是从前的56或58号院吧?如今已被一座高可矗天的豪华大厦压入地下,这座压入地下的院落曾埋下过我们那么多青春梦想、浪漫情怀和乱世悲哀……上世纪50年代末,北京正刮话剧风。那时,每走到东长安街与东单路口交汇处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广告栏,看着《加尼亚舅  相似文献   

7.
正电视连续剧《少帅》热播,其中涉及与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有密切关系的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府原址即今全国政协所在地,位于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之西,锦什坊街以东,南至武定胡同,北临大麻线胡同,占地总面积约2万6千多平方米。上世纪末以前,王府中殿堂房舍大致尚存,因政协办公楼改建,殿堂整体迁至今朝阳公园内按原样放置,但惜乎未按原王府规制搭建。顺承郡王是清初八大"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一,从  相似文献   

8.
获悉北京东城区建国门街道举办“古都寻踪”文化探访活动,心中颇为欣喜。不久前的一个上午,我走进了此次探访点之一的蔡元培故居。蔡元培故居位于建国门东堂子胡同75号(旧门牌33号),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四合院,占地700平方米,房屋28间,建筑面积399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熊希龄在北京的故居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53号。新文化街原名石驸马大街,熊希龄在这里成就了他一生最辉煌、最重要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0.
文化古都北京有无数的名人故居,大多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北京西城护国寺附近棉花胡同66号院,却连市级文保名  相似文献   

11.
北京赵家楼的历史该不算太悠久,但却极有知名度,因为当年震惊中外的“五四”“火烧赵家楼”即发生于此。至今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形象标志地。赵家楼是老北京的一条胡同。楼为何冠以“赵家”,至今仍是一个谜。清光绪十一年朱一新撰《京师坊巷志稿》,于当时北京坊巷考注甚详,也许是赵家楼在当时不甚有名气,朱一新对赵家楼主人未加注解。岁月流逝,至今更加湮没无考了。赵家楼是条小胡同,位于北京长安街东端之北,据考原为前后曲折U字形走向,总长不超过三百米,后被一分为二,前边称前赵家楼胡同,后边则称为后赵家楼胡同。“五四”一把火,曹汝霖宅邸的东院基本焚毁。上世纪50年代后曹氏旧宅被拆除,于原址建起新楼,成为某单位招待所。后来又改为赵家楼饭店,门牌是“东城区赵家楼1号”。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的胡同里有众多的名人故居,大多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北京西城护国寺街北棉花胡同66号院,却从未被列入文保名单和挂牌。须知这是中国近代史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蔡锷的旧居,当年蔡锷被誉为  相似文献   

13.
话说禄米仓     
《顺天府志》记载:"禄米仓计五十七廒,在朝阳门内南小街。"禄米仓原是明、清两代的储存京官俸米的仓库,现存旧仓三座。这仓库即设于禄米仓胡同73号。储米仓库还有南新仓、北新仓、海运仓等,这些仓库名也就成了所在地的胡同名了。我的旧家原在小雅宝胡同,后又移居松树院胡同,却都是禄米仓胡同附近。那时,禄米仓也算是京城较有名气的处所吧。倘有客人来访,寻觅不到小雅宝胡同,父  相似文献   

14.
暮春之际,前往据说是“北京目前唯一留存的张学良故宅”(陈晴文,见2007年7月17日《北京青年报》)访寻。此旧宅离太平桥大街路西原顺承郡王府颇近,沿王府东墙往北即至翠花街5号。翠花街,原东起赵登禹路,西至翠花横街,原有1号至25号、2号至20号。而今由于马路拓宽和附近富国里小区占地,翠花街只余极短的两个院落——5号、7号。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有不少与明清养马制度有关的胡同街庙,如马相胡同、观马胡同、马圈(怀柔汤口镇也有个"马圈"地名)、小马厂、马甸、兵马司胡同、骡马市大街、亮马河南路、前马厂胡同、后马厂胡同、马神庙街、东马尾帽胡同、南马道、马家堡、南养马营胡同、北养马营胡同……近郊平谷也有马坊、望马台等地名。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周作人和社会活动家周建人——人们称为"周氏三兄弟"或"周氏兄弟"——曾居住过的八道湾十一号宅院,坐落在北京西城。从西直门向东,西直门内大街与赵登禹路交叉口向南约一百米,路东有一条狭窄弯曲的胡同,就是八道湾胡同。沿着狭窄弯曲的胡同往东走,是十一号的西跨院,绕着  相似文献   

17.
姜米粒 《新青年》2005,(2):46-47
奋斗路更名果戈里大街、共乐街改成烟哈药路的时候,大庆路改叫三大动力路。大家说“动力路”还不行吗?还“三大”干嘛?多麻烦!我说,好歹是个词组,在法国塞纳河畔有一条街叫“小猫钓鱼”街,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句子,就像咱们王老虎抢亲胡同或者毛主席去安源大街一样。遭人嘁笑,小猫钓鱼街?偏你知道那么多!王老虎抢亲是电影,不是胡同,毛主席去安源是以前印在日历牌上的油画,不是大街。一条街也会因为名字给人以初始印象,有时这种印象甚至影响它的命运,有一个好名字的街道身价也会好一些,像人一样。成龙的本名叫陈港生,艺名叫陈元楼,改了成龙以后…  相似文献   

18.
在墨西哥城中心布卡雷利大街和阿特纳斯大街交叉处,有一座高约五米的水泥塔;塔顶上那座四面可见的大时钟,多少年来悠扬地奏出一曲曲中墨友谊的乐章。这就是墨西哥人民交口称誉的“中国钟”。  相似文献   

19.
大约在1991年,单位班车不再取道我家居的三元桥。我差不多骑了10年的自行车,到太平桥大街上班,而烟袋斜街为我抄近道之捷径,广福观即在此处。那是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清代改名孚佑宫、民国后又称为广福观的道观。明代,管理天下道教的"道录司"曾设于此观,庙小神灵大,  相似文献   

20.
英国议会记     
早春三月,英国伦敦灿烂的阳光伴着大西洋吹来湿润的海风,给早起的人们送来爽心悦目的问候!忘记了时差和长途的疲倦,我们就直奔英国伦敦议会大厦。议会大厦座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是全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840年,在1934年的一场大火中被焚烧。1941年,这座大厦又被德国空军袭击,直到1945年又按原样修复。令人感叹不已的是道旁碧绿的草坪、苍翠的树枝上不时有鸟儿飞过,鲜花盛开,彩蝶飞舞。议会大厦占地50英亩,主体建筑为三排沿泰晤士河建造的宫廷大楼,长290米,高60多米,三排大楼分别由7座横楼连接,在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