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多边主义制度、六方会谈与朝核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亚洲地区的地区主义开始出现,旨在解决共同关心问题的地区层次的多边合作机制纷纷建立。多边主义是后冷战时代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调适国家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六方会谈虽然存在某些缺陷,但却是缓和朝鲜半岛的核危机、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六方会谈的模式有可能成为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基础。本文在阐释多边主义概念及其基本条件的基础上,以多边主义理论对六方会谈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六方会谈中多边主义的实践、适用可能性及其局限做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最终通过《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鲜半岛南北峰会达成《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创设东北亚安全机制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而目前有关各方正积极准备有关朝鲜半岛停战机制的四方部长会议,以及六方会谈外长会议,也都包含这一方面的考虑。但如何设计东北亚安全机制,六方会谈与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关系是什么,等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思考,未来的道路仍很漫长。  相似文献   

3.
六方会谈:“朝核问题”还是“朝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朝核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一直致力于政治和外交解决,六方会谈机制是公认的能够外交和政治解决朝核危机的最佳方式。然而,即便是经过2005年7月26日-8月7日的第四轮六方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景依然不明朗,关键原因之一是,参与六方会谈的各方在谈判中对究竟是要解决“朝核问题”还是解决“朝鲜问题”,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未来朝核问题的任何突破性进展,应该采取将“朝核问题”与“朝鲜问题”结合起来解决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2月13日,历时6天的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落下帷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会议通过了共同文件,也确定了在未来60天各方落实共同声明的起步行动。这标志着六方会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半岛无核化的进程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各代表团对中方作为东道主为劝和促谈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中方也希望各方切实履行各自承诺,把起步行动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美国朝鲜政策特使博斯沃思访朝并与朝鲜官员展开了一系列会谈,双方在重开六方会谈的必要性和履行《共同声明》的重要性方面达成较多共识。2010年1月11日,朝鲜表示愿意在六方会谈框架内与《朝鲜停战协定》当事国商讨签订和平协议问题。朝核问题的解决似乎再现曙光。  相似文献   

6.
正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不顾国际多边体系规则,接连"退群",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近期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的程序,引发国际社会对多边机制和多边主义前景的忧虑。多边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合作与协商来达成非歧视性的规则和秩序,基于规则约束自身行为,协调彼此利益。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表明,开展有效的多边合作是维护国际安全稳定、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早已成为你中有我、  相似文献   

7.
朝核问题与朝鲜半岛、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着密切关系。2007年10月初闭幕的朝核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取得积极进展,这对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逐步进行,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成为东北亚国家的政府和学者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新一轮改革正在酝酿与启动。本次改革体现出三大新指向,即强调多边主义,确立多边机制的权威;加大联合国自身的民主化力度;关注发展与非传统安全。联合国改革的新指向与转型中的中国的理念、原则及自身发展需求从根本上讲是契合的。我们的理性与积极回应是:树立并逐步强化多边主义意识,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明确立场,支持联合国民主化改革;在发展和非传统安全领域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美国多边主义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单极霸权与多边主义如何共存,或者说处于单极地位的美国如何对待多边主义,这不但是研究者和分析家的兴趣所在,也是美国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决策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方面,美国所拥有的超强实力为它通过采取单边行动来实现国家利益提供了诱惑和条件,另一方面,多边主义自身已经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这对美国霸权而言是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制约力量。美国的多边安全行为模式体现了美国一种新的地区安全思路和逻辑,即发展地区性多边安全途径来应对共同的安全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讲,多边安全在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会有所提高,而非仅仅作为一种补充性手段。  相似文献   

11.
5月18日,美国媒体报道,为加速解决朝核问题,布什总统拟在朝鲜重返六方会谈时批准以“正面解决”为指针的新对朝政策,这一动态标志着美国在经过长期摸底和观察后对解决朝核问题有了重大政策转变,同时,这也可以看作一个信号,表示着美国的政策重心将更加倾向伊朗问题,从而对伊朗问题采取军事解决的可能性也前所未有地出现在美国战略决策的前台。  相似文献   

12.
双周·读者     
《南风窗》2004,(6)
核扩散乱世中的六方会谈说世界已进入核扩散乱世,似乎并不为过。朝核问题实际与印巴乃至以色列核问题联系在一起。朝鲜认为自己有权发展核武器,自己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也有印度首开打破NPT约束的先例。为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可以,朝鲜就不可以?平壤搞不明白,华盛顿也没说清楚。就这样,自从美国对印度突破NPT的行径姑息迁就以来,真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诞生了。已经没有充足的理由阻止任何国家去效仿印度、巴基斯坦的作为,有的只是对强弱利弊的权衡。从目前情况看,朝鲜半岛的伊拉克版核查与制裁套路无疑是"此路不通"。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2年美国发表的《核态势评估报告》中,7个被纳入核打击名单中的国家(中国、俄罗斯、伊拉克、朝鲜、伊朗、利比亚以及叙利亚),在朝核问题6个会谈国家中间居然占了3个!而解决该地区军控与防扩散问题,恰恰需要这些国家的磋商与合作。随着大选的临近,布什为争取连任,迫切需要在朝核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
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集中体现了特朗普政府新的战略思维,主要有四个特点,即务实主义、功利主义、新型多边主义和孤立主义苗头;同时有三个动向值得关注,即重视印太地区、强调对华竞争以及消极应对朝核问题。这种新思维一旦落实到政策层面,必将产生深刻影响。对此,中国应把握历史机遇,肩负起更大的国际责任,同时保持战略定力,稳住中美关系大局,推动周边地缘战略格局向有利于己的方向调整重塑。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朝核问题持续恶化,对东北亚安全局势产生严重影响。如何打破朝核问题僵局、如何应对朝鲜拥核的事实等一系列问题前所未有地摆在了国际社会面前。面对新形势下的朝核问题,无论是管控朝核危机还是逐步但坚定地寻求恢复政治与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这一唯一正确选择,都需要开展务实、积极的大国合作。近年来,朝核问题出现了显著恶化的趋势。朝鲜加速核能力开发的现实与国际社会追求和实现朝核  相似文献   

15.
近来,朝鲜半岛北南之间再一次“热闹”了起来。双方唇枪舌剑,不惜以激烈的言词相互刺激,乃至动用军事手段,制造紧张气氛,使一度升温的朝韩关系“寒流”回卷。朝韩关系历来恶化容易修复难,两国作为六方会谈中的两个主要当事者,关系的僵化难免给旨在解决朝核问题而进行的六方会谈平添枝节。  相似文献   

16.
自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强推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以来,以世贸组织为中心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了严重冲击.2021年初拜登入主白宫后,美其名为"回归多边",实则纠集"五眼联盟"国家、欧盟以及日本,组成所谓"共同价值观国家"的小圈子,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持续冲击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2021年6月,美国主导发表的七国集团(G7)联合声明和欧美峰会声明,宣布将成立"跨大西洋技术与贸易理事会",构筑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半导体和其他高科技产业链,宣布对冲"一带一路"倡议的美版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明确由欧美少数国家主导规则和制定标准;提出以遏阻中国为中心,进行世贸组织改革.  相似文献   

17.
朝核问题第二轮六方会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真是来之不易.中方遵循"和为贵"的古训,进行了频繁、紧张的调解活动,展示了中国特有的外交风格.也许可以说,这也为我国"和平崛起"作了一个小小的注脚.  相似文献   

18.
自2017年6月以来,受到上海合作组织地域范围扩大、中亚成员国国内政治进程变化、阿富汗局势演变和外部主要行为体中亚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中亚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诉求发生了变化。在政治领域,中亚成员国期望强化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对话和信任水平;在安全领域,中亚成员国希望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对阿富汗问题的综合应对能力,并进一步深化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在经济领域,中亚成员国的共同利益需求在于提升组织框架内多边经济合作的成效;在人文交流领域,中亚成员国之间强化人文交流与合作的需要较以往更为迫切。有鉴于此,上海合作组织须准确把握与平衡各成员国的主要诉求,寻找各方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在凝聚共同价值、构筑共同安全、打造共同利益和培育共同情感四个方面,将该组织打造成国际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于迎丽 《当代世界》2009,(11):43-45
2009年,朝鲜半岛的局势大起大落,令人眼花缭乱。及至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朝鲜,并带回朝鲜同意参加多边会谈的承诺,解决朝核问题的曙光似乎再次闪现,朝鲜半岛局势的动向又一次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战后美国在东亚地区建立的以双边主义为基础的安全同盟体系即"轴辐体系"是美国亚太政策的支柱,但在中美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一体系正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冷战期间,双边主义的组织模式与东亚权力分配格局相吻合是"轴辐体系"有效运转的基石。冷战结束后,东亚权力分配格局向"多节点结构"转型,推动东亚国际秩序向多边主义导向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这使"轴辐体系"的双边主义组织模式与东亚国际秩序的多边主义取向之间出现结构性错位,进一步凸显了"轴辐体系"的两大弊端即"残缺性"和"外部性"。对此,"轴辐体系"难以有效应对东亚面临的多元安全威胁,东亚的长期稳定仍需要建构一个与"多节点结构"相匹配的兼具"内生性"和"完整性"的区域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