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策》2004,(4):50-51
武汉中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商集团)已由过去的单店经营发展为以商贸业为主,集高科技、房地产、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实业于一体的集团公司,经营业态由传统百货店拓展到包含现代百货、多功能购物中心、平价仓储、社区超市、家电专营等多种业态,大中型连锁店达到28家。2002年、2003年,中商集团蝉联中国企业500强暨全国商业企业15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中商人团结拼搏的结果,更离不开中商集团董事长严规方的远见卓识与务实创新。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益临近,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商贸流通领域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经历了连续7年全行业亏损的国有物资流通企业,如何面对入世的挑战?能否经受住新一轮更加严峻的考验?怎样在新的竞争格局中生存和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对浙江物产集团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到了一些  相似文献   

3.
我国零售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零售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零售企业要在新世纪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必须重视客户关系管理。通过树立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观念、构建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实现营销管理的高科技化等方法,来进行现代零售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加入WTO后一系列承诺的逐步实现,外资零售业进入我国市场的规模和数量更加扩大,竞争更为残酷,我国本土零售业面对洋商的挑战,零售业除了依靠国家在法律、政策、技术措施等“大小门槛”的有限时期、有限范围的保护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营销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培育企业文化,发挥零售企业服务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20世纪90年代初期,制度经济学几成一种理论时尚,尤其是有影响的中青年经济学家,多与制度经济学沾边。学者们或将诺思、科斯、张五常等经济学大师的名著译成中文,或对制度经济学理论进行介绍,毫无疑问,制度经济理论的兴起显然与中国正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有关。学者们都试图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如何改造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能否通过制度创新激活效率?私有化是否是国有产权的唯一出路?企业竞争的优势、竞争的源泉到底在哪里?可以肯定地说,目前无论是翻译运动的杰作,还是国内学者的争鸣,均未切中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要…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在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很多优势,是其他类型的企业所不能比的。但当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国有企业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国有企业永续经营长效发展的根本动力,它不仅能为国有企业赢得竞争上的优势,而且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企业的创新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体制创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保险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我们的保险业能否提高竞争意识、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该抓住《保险法》修改出台的契机,建立企业自己的竞争优势,积极推动我国保险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市场如战场。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而创新涉及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乌家培先生撰写的竞争优势源于创新一文,以全新的视角,提示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从而赢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大意义。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残酷激烈和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企业在面对高度不确定的环境时,考虑环境中各种机会与威胁,衡量自身优势与劣势,通过选择适合的市场导向,依靠技术创新创造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地实施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关心的重要命题。本文认为,市场导向的不同行为要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影响作用会有所不同,只有结合市场导向不同行为要素正确地选择创新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形成竞争优势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社会责任如何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怎样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获取社会责任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企业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前沿课题。从企业环境、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的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并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机理演化模型可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可以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由成本转化为可创造价值的企业资源与能力,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以外延规模的扩大为主要特征,伴随着新的业态不断涌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零售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大型国有零售企业的效益下降日益成为威胁企业生存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从大型国有零售企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大型国有零售企业生存的条件及主要对策。一、大型国有零售企业处境艰难的现状及原因(一)从零售行业的市场态势看,竞争异常激烈。在中国经济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化过程中,在流通领域与生产的竞争中,生产领域处于相对不利而流通领域处于相对优势的这种态势,造成零售行业竞争…  相似文献   

12.
企业竞争优势一直是战略管理学的研究热点,竞争优势主流观点存在着核心刚性缺陷、知识刚性缺陷、内部性缺陷、复制性缺陷,而演化理论可以很好地通过惯例、搜寻、创新、技术变迁、制度环境、竞争方面解释企业竞争优势,并弥补竞争优势主流观点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保安企业招聘是保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的一步。随着保安行业的持续发展,在保安市场这个大舞台上,保安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日趋激烈。能否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保安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是否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而在所有的竞争优势要素中,保安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保安企业的竞争最终就是保安企业所拥有的保安人力资源的竞争。“选人、用人、育人、  相似文献   

14.
怎样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和在全国企业激烈竞争中体现国企责任?怎样在尽国企责任的同时提升国企的自身形象、并由此促进国企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倩 《重庆行政》2014,(1):84-86
正企业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来源于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来源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与积极创造。专业技术人员能否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能否自觉加强素质能力建设、紧跟科技步伐不断成长,与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管理的水平和艺术息息相关。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有利于指明技  相似文献   

16.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比拼。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管理来获得和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优势。竞争战略优势,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竞争者更为优越的稳定市场地位或发展潜能。竞争战略优势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统一,是不断获取、保持、发挥、强化,更新和发展优势的动态过程。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战略优势呢?  相似文献   

17.
《人民论坛》2012,(35):70-71
近年来,我国零售业保持着稳定较快的增长,但以销售上游制造商的产品为主,削弱了企业自主权利,再加上外资零售业的迅速扩张,使本土零售业面临全方位竞争。我国零售企业亟需打破传统的经营生产模式,重视自有品牌营销,提高自主经营比重,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以及对广大消费者的惠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进行,企业感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企业能否在市场上赢得竞争,能否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关键在于管理,科学管理、管理创新受到普遍重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经济、知识经济、电子商务等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要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高效、动态的快速反应系统,信息化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利器和手段。一 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变化以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革命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前 ,我国保险市场主体日益增多 ,竞争越来越激烈 ,保险企业要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应具备保险行业的一般能力外 ,还应尽力培养出核心竞争能力 ,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维护和提升 ,确保保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有自身的特殊竞争优势。提高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试图从创新的角度来剖析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创新是企业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 ,对生产需求、生产条件和组织进行重新组合 ,以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的生产体系的活动过程 ,创新是保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0,(10)
正传统零售企业一直以来在竞争中奋力奔跑的状态,因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以往零售色彩浓重的春节消费市场一改常态,与亲友礼尚往来的消费取消殆尽,而日常生鲜、线上视听娱乐的消费需求猛增。对于较为依赖线下的传统零售企业,由于疫情极大地削弱了其赖以生存的客流优势,在库存、经营成本等方面承压巨大。但提前转型的零售企业却实现了疫情期间的逆势增长,开拓线上消费及O2O模式的优势被凸显出来,特别是借助群组、社交裂变等手段,创新小程序、社交、直播等营销方式,将线上和线下经营充分结合。在零售业转型升级达成行业共识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