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秋天,英国《远东经济评论》记者风尘仆仆赶到河南,向省总工会提出了采访要求。河南发生了什么事情,引起了这位老牌工业帝国的经济专业记者的浓厚兴趣呢?这要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这个沉重的话题说起。 企业改革也要高唱“国际歌”:靠自己 十几年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似乎在一条弯弯曲曲的、没有尽头的隧道中进行,从80年初的国家对企业松绑、放权、让利,到实行以“三个条利”为基础的企业权利三足鼎立;从厂长负责制到租赁承包;从推行以明晰产权关系为核心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目前正在实施的“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减员增效”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或规定。  相似文献   

2.
评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种错误论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企论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在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上,有一些错误论点,干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危害甚大,我这里试作简要评析。一、评“产权虚置论”持这种论调的人认为,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是“名义上人人所有,实际上人人所无”,因而是“产权虚置”、“产权不明晰”、“所有者主体缺位”的“空有制”,必须通过产权改革,把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我们知道,国有企业——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是全国人民这个群体,对企业生产资料这个整体的共同占有。全国人民通…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为企业改革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在如何处理好企业改革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上,有些人思想上仍然存在着“盲区”和“误区”:一是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对企业改革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清,把两者对立起来,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不适当地减并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挫伤了企业政工人员的积极性;二是把企业改革和思想政治工作分离开来,形成“两张皮”,各搞各的,造成思想政治工作渠道不畅,效果不佳;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意识,职责不清,办…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已经整整走过了二十个春秋。国有企业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是伴随着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而步步推进的,其间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和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和痛苦。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国企改革的深化,使之走出困境并最终跻身于世界优秀企业之林。一、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与国企改革的步步推进1978年12月,历史不会忘记这令人难忘的岁月,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全国人民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揭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改革取得辉煌…  相似文献   

5.
去年3月,中国政府宣布,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并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在,时间已经差不多过去两年,离此目标设定的日子越来越近。在紧锣密鼓积极筹备共和国50周年大典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于国庆节前夕为部署国有企业下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专门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表明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而且时不我待。一提起国企改革,人们恐怕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改革开放的政策试验区深圳、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这些地方…  相似文献   

6.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好务。 一、立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国有企业转换经曹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全面进行企业登记制度的改革,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推行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7.
1998年 5月以来 ,南宁市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 ,认真抓好企业的改革整顿工作 ,已取得了成效。从经济学的理论上看 ,企业改革整顿就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创新。  一、企业改革整顿中创新的内容及相互关系  围绕着搞好搞活国有企业这个中心环节 ,按企业改革整顿的具体要求 ,南宁市在 50个重点企业改革整顿的实践中抓机制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企业机制创新为先导。这里说的机制是企业的经营机制 ,机制创新就是引入市场竞争规则 ,对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岗位用人进行优化组合 ,建立和健全以指标数据考核为主体的科…  相似文献   

8.
改革似乎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初始阶段如春汛乍起,铺天盖地,一帆风顺。随着进程的深入,则逐渐聚焦于数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之点,而改革的最终成败也就看对这些焦点问题能否一举突破。中国改革经济先行;经济改革又先从农村入手。然而,改革的日益深化使国企难题日渐显山露水。国庆50周年前夕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五届四中全会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国企专题”会。在党的正式会议上单独形成文件在国企改革中还属首次,可以说这次全会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突破性阶段。(编者按)国企问题“早已有之,于今为烈”。早在“一五”期间,一…  相似文献   

9.
张向明 《前沿》2001,(3):39-4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理论的新发展 ,为推动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做为国有企业工会组织 ,必须从巩固执政党社会基础的高度 ,从保证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高度 ,从工会组织的性质、特点和优势出发 ,立足全局 ,积极进取 ,在企业改革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一、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建功立业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是改革开放最坚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刘方 《群众》2003,(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这对于进入攻坚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探索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5年,国有企业改革在探索中不断推进,取得一系列成果,积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与国企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平 《岭南学刊》2002,(1):29-32
我国入世的关键除了政府体制、职能要符合WTO规则要求之外 ,还有一个更重要内容 ,就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的主体—企业 ,必须符合WTO规则的标准。因此 ,WTO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规则既可能是我国企业入世的“地雷阵”或“陷阱” ,也可能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南。只有我国政府和我国企业两大主体完全达到WTO的规则标准 ,再加上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发挥 ,入世将是我国发展的最好机遇。  相似文献   

12.
《今日浙江》2021,(3):后插1-后插3
多年来,物产中大集团时刻牢记和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各方面工作继续走在省属企业的前列,作出好成绩,为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经验”的重要指示和嘱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连续十年进入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13.
王力新 《台声》2004,(11):44-44
8 月 9 日,郎咸平一次题为《格 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 宴中狂欢》的演讲经传媒广泛报道以后,郎咸平随即遭遇了经济学家们的反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称:国企产权改革方向不容否定。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也以“善待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为回击。 当下,这场席卷了几乎中国所有媒体的全民论战,正存在南辕北辙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一种可能是等而下之,沦为简单道德评判;一种可能是形而上之,从而使公众理性地通过这场大辩论找出改革症结之所在,寻求解决方案,使产权改革回到健康、稳步的轨道上。 如今正当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鄂州市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按照“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创新机制,整体搞活”的思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因企制宜,综合运用各种改制形式,推动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不断探索具有鄂州特色  相似文献   

15.
董伟 《群众》2013,(3):I0015-I0015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国资委将研究制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下一步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路径、具体措施,2013年要做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并表示要鼓励基层和企业大胆探索,允许“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16.
王萍 《中国人大》2012,(21):10-13
“截至2011年底,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含金融类企业)14.47万户。2011年,中国国企实现营业收入39.25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8万亿元,上缴税金3.45万亿元,分别约占全社会工商企业的35%、43%和40%。”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的弊端,病在企业,根在政府。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质上是政府进行的一场自我革命。“政企分开”的改革进行了许多年,其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政资”没有分开。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没有分开,甚至混为  相似文献   

18.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工作,对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企改革和制度创新,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持续推动国有企业向纵深发展的动力。东风公司的改革实践充分说…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中国改革的“重头戏”——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务院主要负责人就此项改革提出四点重要意见:必须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适应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需求;使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要根据法律法规,自上而下地有序进行。 据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摸索才明确的。1979年开始的改革实行对企业放权让利,后来实行利改税,继续放权让利。当时实行经济改革是为了完善计划经济。1984年底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国有企业要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提出了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四自"要求。国有企业缺少活力和竞争力,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不能"四自",长期如此,导致现在国企的严重困难。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1985年就说过,中国不存在真正的企业,这是因为当时中国的国有企业不能"四自"。他说鞍山钢铁公司的自主经营权还不如日本公司的一个事业部。他还说,所谓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