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的地方在干部调整时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现象,一些干部只看自己的长处,不看自己的短处,甚至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看到和自己年龄、资历差不多的人提拔了,就心理不平衡,发牢骚,闹情绪,甚至三番五次找有关领导,找组织部门,要求“一碗水端平”,要...  相似文献   

2.
激励组工干部岗位成才 ,是提高组织部门工作效能的必由之路。当前 ,岗位成才意识不强、信心不足、下力不大的现象在组工干部队伍中还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现是 :有些组工干部长期陷于琐碎的具体事务 ,习惯于一般地完成任务 ,对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缺乏紧迫感 ;有的“自我感觉良好” ,时常拿自己的长处同别人的短处比 ,觉得自己“能力不强能凑合 ,水平不高能应付” ,缺乏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 ;有的眼高手低 ,不能将知识转化为做好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 ,从克服模糊认识入手 ,坚定组工干部岗位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是促使其岗位成才…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们的少数领导班子和个别领导干部对批评这个“武器”不大重视,不善于使用或不敢使用这个“武器”,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变了味,失去其应有的战斗力。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丢面子。怕字当头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保全自己。有的领导干部自身不廉洁,怕开展批评会“拔出萝卜带出泥”,引火烧身,因而不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即使非批评不可,也把言词“磨圆”了再说出来,“批评自己谈情况,批评别人说希望”,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使党内民主生活会变成了评功摆好…  相似文献   

4.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足够的自信心既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又是个体成功地立足于现代社会的必备条件。社会越发展、越进步、越开放,缺乏自信的人也就越容易走入彷徨、无奈和痛苦之中。因此,自信心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寻找自信的支点●一个人如果找不到自信的支点,是很难自信起来的。这里所说的“支点”就是指青年自己突出的长处和优势,而且这个突出的长处和优势主要不是和其他人相比,而是和自己比。每一个青年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青年都与众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在自己…  相似文献   

5.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学生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所不同的可能有的学生长处多些,有的短处多些。长和短是相对而言的,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的。在我们的头脑中,应抛弃亲近好学生,讨厌“差学生”的错误思想,树立培养一个好学生和转化一个差学生同样重要的观念。短处多的学生身上照样有闪光的东西,我们在看到他们毛病的同时,更要透视出藏在深处的优点。用火一样的情感把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点燃起来,燃烧起来。陈云同志说得好:“有三分好就鼓掌。”这正是为了激发一个人的内在潜力,催人向上。古人云:“激石成火,激人成材。”对学生多采用点“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6.
张新实 《创造》2009,(1):98-98
每次选拔任用干部都会引起另一些人的想法,“为什么用他不用我”,“他的能力还不如我”,有这想法也属正常。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总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短处,拿自己的经历比别人的资历,拿自己的职位比别人的职级,比来比去心不服,气不顺,埋怨起对其不公,就会影响情绪,波及工作。  相似文献   

7.
阮青 《传承》2012,(7):11-11
在马路上看到老人倒地,看到小孩躺在血泊之中,有的人走开了,可能不是不想救,而是觉得不能救、不愿救、不敢救,因为不知道伸出援手的同时,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会带来多少麻烦,甚至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处在一种深深的“道德无力感”之中。  相似文献   

8.
眼看大考邻近,大家多少都有点儿紧张,有研究表明,80%的同学在考试时都能体验到担心、烦躁、恐慌、无奈等精神压力,有的表现为“越想学越学不进去”、有的表现为“身心疲惫,特别懒散”。其实,这都是正常现象。因为在压力下,人会处在“自我保护”的应激状态,自然产生“紧张感”。科学证明:紧张焦虑感也有积极意义,紧张是唤起和维持大脑  相似文献   

9.
当官十难     
当官十难当官难,难当官,官难当。当官者也有一本难念的“经”。难在何处?笔者以为至少有十难:当上级交办的事不符合实际时,你办不办?办了下面说你“不实事求是”、“官僚主义作风”。不办,上面说你“不听话”、“组织观念淡薄”。办了不行,不办也不行,此为一难。...  相似文献   

10.
一、“自我”概述所谓“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包括对自己的生理、心理、行为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个体内心世界的统治力量,是联系个体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惟一纽带。因此,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心理的自我比真实的自我更重要。二、认识“自我”中学生在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错误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由于他们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因此往往目标超越现实,对自己期望过高却又达不到,为此自卑…  相似文献   

11.
公正意识的缺失焦国标国民性索隐了许多年,许多条,但最隐秘的一条迄今没索出来,就是:“我不要公正。”这又分两种相反的情形:一,给我公正?不行!(不满足于公正);二,给我公正?岂敢!(不敢希求公正)。假如公正是平分180(度)的垂线,前者要求超过这垂线,...  相似文献   

12.
最近,海南某单位组织领导干部到监狱里参观,让官员们亲身“体验”一下贪官们在囹圄中的生活。据说,官员们看了之后触动很大,回去后纷纷表示不敢再贪。说实话,我对这一招的效果乐观不起来。这并非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一想这几年,每年被判刑的贪官多达万人以上,处死刑的也有数百人,连胡长清、成克杰这样的高官都给毙了,但贪官们并未被吓住,照贪不误,该捞照捞。指望官员们到监狱里走一趟就不敢再贪,也实在小看贪官们的胆量了。近年来,各地的反腐高招迭出,有的让落网的贪官在电视上现身说教,开展警示教育:“有的举办“贤…  相似文献   

13.
党外干部为政“四要”敖铁成一、行政要有力如何行政是党外干部到政府任职后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有的人心理压力很大,考虑到自己的“出身成份”,不敢大胆行政,怕有职无权,怕别人不听,怕没威信,工作起来缩手缩脚。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应该...  相似文献   

14.
地方大学生干部增多.给部队内部关系带来了一些新变化。不少地方大学生干部认为,自己是“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骄子.论学历比一般官兵高,论知识比一般官兵多,论思维比一般官兵快.有很强的优越感,生活上放不下架子,工作上扑不下身子,热衷于搞自我设计,结果封闭了自己,疏远了群众。多数地方大学生干部承认在军事素质上的差距,又感到在短时间内难以赶上部队生长和军校毕业的干部,工作上打不起精神,在官兵面前缺乏自信心。也有些领导过分看重干部的带兵能力和经验阅历,担心使用大学生干部会误事、会出事,实践中不敢交任务、压担子,致使一些大学生干部素质始终在低层次徘徊.战士面前没威信,领导面前说不起话。对此.各级要注意着眼巩固发展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加大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努力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下属对自己的犹太老板说:“讲到勤奋,你不如我;论成功我根本不敢和你比。这是为什么呢?”老板一脸的愕然:“我为什么比你更勤奋呢?为什么我非要比你勤奋才能赚钱呢?我从来没有想过钱是靠勤奋赚来的。尽管我也曾勤奋过,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时候,我替自己的老板工作。在那个年代我比你勤奋、刻苦得多,却没有你们现在挣得多。在这个社会,大部分的人勤奋,但不是都能发财,靠勤奋发不了财。”  相似文献   

16.
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侍统。在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下.我党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度过了一个叉一个难关,最后取得了革命胜利。今天条件没有那幺艰苦了。好像艰苦奋斗的口号叫不响了,不敢提了.有的人甚至认为“过时了”、“没用了”。.这都是对艰苦奋斗实质认识的偏差.与我党的根本要求不相符.如今.有些同志。特别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艰苦奋斗的思想发生了动摇.豪华办公室、住宅、轿车……应有尽有,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近日,某刊提到人一生中最恐惧的五件事——怕自己不受欢迎这其实是一种自卑的表现。人们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短处,而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优势相比,这样就能够找回信心。穿“比基尼”人总是希望展示自己的美好,而不幸的是,场合和自身条件总是被考虑的首要因素。爱人去世一个人一旦经历爱人去世的打击,便很难摆脱孤独的困扰。这种“丧失”的感觉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交织在一起,替代了爱人在世的归属感,压抑着人们脆弱的心灵。当众讲话当众讲话不见得每次都得到响应,很容易让自己产生“别人不重视我”、“我自己没…  相似文献   

18.
感恩     
记得那一年,自己因不懂得照顾身子,大病了一场,经病魔折腾的身子虚弱了很多,在医院里给“憋”了几个月,医生定的“十忌,九不准”把自己完全给“囚禁”了起来,因为带病在身,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准,看到别人轻快地洗衣服,干家务,健健康康地去上班和玩乐,我真是羡慕极了,真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心调养,我恢复了健康,从此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了,  相似文献   

19.
如何评估一个人的工作成绩?我认为,首先应当看看他的工作效益如何。我在培养、教育和使用干部中,一直坚持了这条标准。任务越重、工作越紧张的时候,越要讲求效益,反对“瞎忙”,其中道理显而易见。有的同志却不这么看,往往把自己陷入繁忙的事务之中,理不出个头绪来。这就是瞎忙,有以下表现:一是低效,看上去忙忙碌碌,辛辛苦苦,而实际效益不高,还时时以工作忙为由推脱其它任务。二是盲目,做事无计划,无目标,注重眼前,忽视长远。三是混乱,抓不住重点,主次不分,往往留下不少漏洞,反复弥补。四是自大,自以为是,对他人评头…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学家所谓的“断乳期”,他们开始用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老师和家长,看待他们周围的一切。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成人感也愈来愈强烈,他们渴望“独立”、注重“自我”,希望成为注意的中心。为此,他们常常顽强地表现自己。“这棵小树你敢折吗?”’‘我怎么不敢!”于是,他“吧”一声把它折断,浑身充满了一种“别人不敢做而我敢做”的自豪感。“那人昨天说了咱班的坏话,你敢教训他一下吗?”“为了班级荣誉,我豁出去了!”于是他开始打那个人,一边打一边体验着为班级荣誉而敢做敢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