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命案必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命案”的侦破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本文试从“命案’’取证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宏观上归纳出对策思路,希望能对“命案”取证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5年全国命案侦破专项行动以来,武汉市公安机关按照“命案工作一抓三年,争取到2007年底实现‘两降一升’目标”的要求,把命案侦破工作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思维,持续开展命案打防工作,健全和完善命案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五年实现了命案破案率超过90%,命案发案数、命案逃犯明显下降,重大恶性命案破案率保持了较高水准。  相似文献   

3.
公安机关在处置诸如"瓮安事件"、"石首事件"等疑似命案过程中,存在初查工作不细、事件定性草率、态度粗暴简单、情报信息失灵等问题。为此,要高度重视疑似命案现场的勘查取证工作,同时注意现场处置和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公安部提出"证据战"的要求之一,是用最严格的规范办理命案。命案侦查取证是分析命案案情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是判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只有做好命案的侦查取证工作,才能为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才能实现"多破案、快破案、办好案"的目标。转变"以侦查为中心"为"以审判为中心"的执法理念,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命案侦查取证工作,是实现"多破案、快破案、办好案"目标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5.
公安机关提出“命案必破”的口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破案率,但是在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刑讯逼供、不遵守程序正义的问题。文章从“命案必破”的逻辑分析,探讨其弊端,阐述刑事程序应该如何得到保障,认清程序正义的意义以及其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联邦调查局“统一犯罪报告”中的命案统计数据为依据,介绍并分析了美国命案的发案及破案的最新状况和趋势,并对命案的某些重要特征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同我国的“命案必破”相比,美国近些年来的命案发案率和命案侦破率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误认为公安部提出“命案必破”就是强调破案率,就是承诺100%的破案,就是宁可错究也不可错放,结果急功近利、造成冤假错案,从而对“命案必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命案必破”理解把握不准所致,只有正确把握和应用好“命案必破”这把“双刃剑”,才能发挥和挖掘其应有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命案积案因时过境迁、疑踪难觅而侦破难度极大。现阶段,命案积案的难点在于案件数量大,侦查方向难以确定;复勘重建现场条件缺失;痕迹物证提取率低;案卷材料残缺不全;诉讼风险居高不下。命案积案的侦查难题有以下几个:一是面对命案积案存在畏难情绪,二是缺少有效组织领导和专业攻坚队伍,三是信息化和刑事科学技术建设发展不平衡,四是基础破案取证能力不足。智慧侦查时代开展命案积案常态化侦查的路径为,以智慧侦查思维为引领,坚定常态化攻坚的信心;建立常态化侦查组织体系;夯实基础性工作,奠定破案根基;不断深化新技术手段的引入和应用;健全完善常态化侦查机制;完善证据体系,降低诉讼风险。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的命案现场勘验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一方面勘验人员法律程序意识淡漠,执法操作不规范、不科学;另一方面,现场勘验主要服务于“抓人破案”,对证据的收集呈片面性、碎片化倾向,以致后续诉讼中无法以证据定案.引入检察官参与命案现场勘验制度能够实现检察官对于重大、有影响命案的事前介入、同步监督、证据引导,对于规范命案现场勘验、保障证据收集的“量”和“质”、从源头上减少“瑕疵案件”、遏制冤假错案大有裨益.当前,创设该制度须明确检察官参与命案现场勘验的基本原则,其与公安等侦查人员在勘验中的职责分工以及参与命案的范围边界.作为被参与的一方,公安等侦查机关应当转变思想,积极合作,实现“双赢”.另外,公检之间还应建立信息通报和互联互通等配套反应机制,保证双方在命案现场勘验中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0.
命案侦破是当前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目前对此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应正确认识命案侦破的重要意义,坚定“命案必破”的信心,进一步推进侦查破案工作,确保命案侦破工作取得有效成果。  相似文献   

11.
投毒杀人案件侦查取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投毒杀人案件侦查取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取证不及时、不全面和缺乏针对性,物证保全不当和送检不及时。针对这些问题,侦查人员在侦查时,应以投毒现场为中心,围绕投毒方法、毒物来源、因果关系、危害后果等全面取证。现场勘查时,除提取常规痕迹外,还要着重提取投毒杀人案件的特有痕迹物证;审讯犯罪嫌疑人时,要设法固定口供;要完善证据体系,学会运用间接证据证明投毒杀人的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国公安刑侦系统"命案卷宗评比"在云南警官学院侦查系顺利完成。通过此次评比工作发现:全国各地公安刑侦部门命案侦办质量有明显提高,科技强侦意识进一步增强,"一长双责"制得到较好落实,办案程序上的问题大大减少,法律文书制作和案卷装订质量有明显改进。但是,一些单位、一些案件在执法办案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今后,应坚持系统业务培训,提高民警的办案能力;逐步推行命案审讯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加强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命案办案责任制。  相似文献   

13.
提高命案侦破能力,实现“命案必破”的目标,是摆在公安机关当前的一个重大任务。目前,在故意杀人等严重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和方法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公安机关应根据新变化,把握新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侦破命案能力,努力实现“命案必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公安部刑侦局进行的第三次"剖析命案讲教训"活动,通过对全国各级公安机关上报的近几年四十九份诉讼失败命案卷宗的剖析得出几点教训:一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二是定性不准确;三是犯罪嫌疑人死亡或者有精神障碍;四是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目的是切实提高命案侦办质量.  相似文献   

15.
提高命案侦破能力,实现"命案必破"的目标,是摆在公安机关当前的一个重大任务。目前,在故意杀人等严重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和方法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公安机关应根据新变化,把握新特点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侦破命案能力,努力实现"命案必破"。  相似文献   

16.
提高命案侦破能力,实现"命案必破"的奋斗目标,是摆在公安机关当前的一个重大任务。目前,在故意杀人等严重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和方法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公安机关应根据新变化,把握新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侦破命案能力,努力实现"命案必破"。  相似文献   

17.
犯罪经济学视野中的命案侦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命案的边际社会成本明显高于其他案件,其数量应控制在比其他案件更低的水平。降低命案发案率有两条途径:一是加大惩罚力度,二是加大作案者被逮捕与定罪的概率。但命案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后者的效果优于前者。犯罪经济学分析表明,在一定的约束边界内“,命案必破”是必然和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提高命案侦破能力,实现"命案必破"的奋斗目标,是当前公安机关的一个重大任务。目前,在故意杀人等严重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和方法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公安机关应根据新变化,把握新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侦破命案能力,努力实现"命案必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