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销售企业正面临着深刻变革,如何在变革中抢抓发展机遇是销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以甘肃销售为例,分析了其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当今的国际环境。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9月6日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当今的国际环境作了很好的概括:“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已经结束,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面对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追求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具体看,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背景下,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社会信息化、知识经济化,是当今我们所面临国际环境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浪潮,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当作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针对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必须采取灵活的产业政策、实行系统的科技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不仅打破了人们的认识局限,也是使文化发展的时空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科技这把“双刃剑”,分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与信息革命浪潮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冲击力,把握科技发展给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带来机遇和挑战,激发我国文化和科学的创新活力,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信息网络的支持下,科学和技术活动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新的国际科技环境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科技全球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机遇,加快生产关系的变革,营造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建立适应科技全球化的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信息网络的支持下,科学和技术活动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在新的国际科技环境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科技全球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机遇,加快生产关系的变革,营造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高度重视人才,建立适应科技全球化的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乐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要立足优势,科学研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以园区产业科技支撑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着力创新研发,重点突破,转化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深化科技经济结合,加快建设创新型乐山。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术界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问题,主要从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支撑科技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融合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要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具备条件的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应当办好学报等理论刊物"。在新时代、新思想、新形势、新要求和网络信息科技浪潮再度席卷而来的背景下,如何办好学报,推动学报顺应历史潮流,紧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学报人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观照学报发展建设,有利于探寻学报系统存在的发展优化空间,找到相应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直到2020年,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云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国际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企业并购日趋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为云南加快发展、扩大开放、更多更快的融入国内外经济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建设是共产党夺取政权后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特别是经历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 ,以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国际局势出现种种新变动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下 ,每个共产党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它主要表现在 :1 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考验 ;2 防止苏联东欧剧变在我国重演的可能性、危险性的考验 ;3 世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 ,共产党人既面临机遇 ,又面临严峻挑战 ;4 国内工作重心转移 ,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王瑞华 《理论前沿》2004,(11):30-31
一、提出正确的科技创新战略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紧迫需要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深入研究借鉴发达国家科技强国的经验,清醒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因总体科技水平局限而面临的严峻挑战,敏锐把握知识经济时代为我国赶超发达国家带来的珍贵机遇,及时审慎地提出正确的科技创新战略,对于指导我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实现跨越式增长,达到50年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至关重要。首先,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历史条件下重视科技创新战略的强国之道,值得我国认真借鉴。发达国家科技知识生产、扩散和应用能力强的情…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传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新恢复并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科教兴国战略对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总体战略部署。进入新的世纪,科学发展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途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创新思想,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数字技术、电子数字传送系统、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发展;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化的发展与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世纪之交之际,中国著作权制度面临着新技术革命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对我国著作权现存在的主要缺陷和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著作权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数字技术、电子数字传送系统、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发展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知识产权国际化的发展与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世纪之交之际,中国著作权制度面临着新技术革命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对我国著作权现存在的主要缺陷和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著作权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能大大增加文化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增强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都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科技原创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文化产业缓慢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应从保障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着手加大对文化科技的投入,培养和引进适应市场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加强对文化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站在时代前语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判断。将这一思想置于具体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就要求经济社会活动要以科学技术作为创新的动力源,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本文从产权视角分析我国的公有制企业中的科技创新问题,提出明确的产权归属方能刺激企业的科技创新。一、我国企业创新能力需要提高。我国目前的GDP总量处于世界前列的位置,这已经意味着我国是一个世界经济大国,但是从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拥有核心技术来看,我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目前世界上大量“的生产车间”转移到中国来,主要看重的是中国劳动…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是科技界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用十六大精神指导科技工作 ,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于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意义 ,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调整科技工作方针 ,明确科技工作任务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一进入新的世纪 ,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思考和部署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浪潮在全球悄然兴起,并在加速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深刻认识知识经济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知识经济的到来作好准备,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一、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1月,国家批准合肥市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希望通过试点,探索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区域创新发挥示范作用。这是合肥市一个十分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在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成效,对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得先机、占得主动,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报告主要通过合肥现有优势和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对推进试点市建设提出对策建议,为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