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坚持与发展》一书,近日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德福系中央党校毕业的第一届科社专业博士生。该书由引论、总论和四编构成,共80余万字。引论叙述了作者选择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思想历程。总论阐明了必须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编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哲学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作了系统的历史考  相似文献   

2.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愈益凸显。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文明、不同的思维方式,都将在全球化大潮中经受冲击和考验,而决定自己的发展走向和历史命运。作为近代以来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科学结晶,作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全球化这一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高度重视了“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问题的研究,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和理论表征.<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概念,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展为比较系统的"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包含着多方面的方法论意义.今天,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特别是他分析世界历史时代的方法,仍然是我们认识、分析全球化问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全球化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格局没有改变.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相伴随的是区域性经济合作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政治、文化领域中的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紧张关系很可能会长期存在,并在民族国家地位问题上形成焦点.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曾多次论及“经济全球化”现象 ,表现出了对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关注 ;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结果。根据《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论述 ,我们可以确定 :(1)经济全球化并非一种新现象 ,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诞生 ,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形成的 ;(2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各国经济的联系与相互依赖 ,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会对各国经济 ,尤其是弱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挑战和威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效益与公平的原则 ,才能促进各国经济 ,实现世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2000年3月3日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做了教学引论。现将“引论”部分内容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前不久中央党校科研部组织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中央党校的专家学者,从现实与历史的结合处,对毛泽东的生平事业与贡献,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1.关于毛泽东的遗产。虞云耀同志从现实出发,系统地回顾了毛泽东的一生主要经历,及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认为,毛泽东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财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专家们还探讨了毛泽东在政治文明建设、党的建设、文化、教育和有关方法论等许多方面的贡献。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虞云耀同志指…  相似文献   

7.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正处在一个创新和发展的时代,“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已经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形成共识。那么,如何科学地认识发展问题?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发展?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同志的文章从哲学辩证法和历史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历史和经验都证明,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在当前资本主义全球化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我们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抓住有利时机,快速发展经济,扩大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10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遭到各种敌对思潮的诋毁和攻击。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全球化的延伸和各种社会问题进一步凸显,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提出了质疑和拷问。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如何正确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性课题。秦正为博士的新作《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研究的开拓之作,不仅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学术研讨会﹄综述江涛为推进邓小平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央党校研究所近日召开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学术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薛驹同志在3月2日举行的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强调指 出: 我们在学习理论和研讨问题过程中,要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双百”方针,大胆探索问题。毛泽东同志历来反对用静止孤立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曾说过,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重要论断是从事物的根本属性上和发展阶段上,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定位。邓小平理论为什么会具备这样的性质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主观条件,是邓小平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邓小平创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点是科学的、正确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的勃兴、网络交往的盛行、全球性问题的凸显、全球主义的流行赋予了全球化以新的内涵。全球化的新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意识。以强烈的前沿“问题”意识和宏大的全球视野来审视全球化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不仅可以使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哲学,而且可以从中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后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这既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的利条件,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东动荡、美国一强独大、反全球化声音不绝于耳的时候,我们应当怎么办。对此,我认为继续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本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或者说只有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才能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最近拜读了王永贵博士的新著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感觉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很有益的新探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必然要影响到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同时也要受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关于经济全球化我国学术界从经济领域研究的多,从政治等领域研究的少,惟其如此,此书才显得格外有价值。全书向我们展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分析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科学和系统地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邓小平反映全球化趋势的理论的历史特点,指出邓小平关于全球化趋势分析的理论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与认识."这是一个极具实践性的重大理论课题.这个课题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历史的眼光和面向新世纪的发展,回答在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所面临的新问题.深化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完全撇开和完全照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都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18.
论全球化与犯罪国际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去分析和研究当今全球化本质。经济全球化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诱发和加速了犯罪的国际化,具体表现为恐怖活动、网络犯罪、走私毒品和洗钱犯罪等方式。当前反国际犯罪需采取相应对策,如加强刑事立法,密切国际协作,引渡罪犯,经济上控制等。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然而在全球化进程中亦存在着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价值观上的冲突和矛盾。造成这些冲突的最终根源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此外,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认识的差异也是导致价值冲突的重要原因。全球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促进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根据当代世界发展的现实与趋势,围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问题,阐述了他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战略思想,指明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实现的目标与途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