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组织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有赖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自治的一个根本性特点是自治体的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自主地参加社会管理。目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市民社会过渡的时期 ,要实现我国的市民自治 ,就必须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的建设 ,为我国的市民自治创造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马凯 《中国工运》2011,(5):46-46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对社会支持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妥善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应从不同层次、职能加以决策,强 化社会支持力度,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社区建设、群体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为依托,政府行为与社会支持紧密结合, 运用市场筹措基金,为弱势群体做实事、好事、不尚空谈,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4.
社会管理是指在一定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工会组织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管理,是对原有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也是工会自身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的有益实践.工会组织要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就要处理好不同社会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工会组织自身的定位,彰显工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  相似文献   

6.
社会网分析和社会资本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各个学科都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研究者各自的视角不同,对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定义也存在着差异,使得该领域的研究缺乏学术对话的平台。运用历史的比较方法,通过考察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可以厘清二者的真正内涵、特征与本质,促进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的理论、方法与中国的现实社会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社会管理是一个由党政主导,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旨在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彰显社会正义,实现全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其中,工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过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工会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充分认识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找准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促进科学发展上下功夫;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下功夫;在改善民生,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政府与工会的关系是主导与协同、全局与局部、宏观管理与具体参与的关系,互相之间要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形成政府与工会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体系。工会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尽快适应这种社会要求,积极拓宽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参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创新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工会组织作为社会管理格局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协同者,必须要参与社会管理并在其中发挥独特作用.我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既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也有现实依据和自身组织优势与工作机制优势,更有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工会组织应当从现代社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出发,以争取和实现职工社会权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选择参与社会管理的路径,发挥出工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工荒"问题的出现,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社会文化视角看,主要是与农民工无法融入城市生活、企业缺乏人性化关怀、社会歧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文化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息息相关。通过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保障机制的建设、消除歧视隔膜、完善激励机制是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有效方法。未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创新型产业为主导,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点问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业界更多的从法律的视角看待企业社会责任,主张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与立法。其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是企业对社会的道义责任。道德责任是一种理性而自觉的责任,强制推行只能解决形式问题,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行和普及,应当分三步走。第一,通过宣传使企业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和公民意识;第二,企业依其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实力水平来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第三,企业社会责任立法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把西方公民社会的概念移植到当代中国,成为争议中的热门问题。公民社会是以自由公众独立于国家自治和独立于传统结构,如家庭单位或家庭的自治的双重自治为前提的,因此中国的公民社会尚未成熟。实际上,公民社会也是在近期才开始重塑自己,在中国经历了它的“起飞期”。中国公民社会具有一种开放的、公开的存在形式,契合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已成为各级工会必须认真思考和迫切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创新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理念 一是正确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当好政府的助手。工会一方面要积极主动承担政府交由社会组织管理的部分社会事务,把政府交办、工会能做、职工受益的事做好;另一方面要做到主动作为不越位,搞好服务不越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广大学者研究的重大议题。江苏省政治学会、江苏省社科联和江苏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政府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对创新社会管理的内涵与要求、困境和热点、目标与方向、体制机制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社会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人的素质、知识、科技、文化创意在生产力要素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位置,经济和社会建设对教育领域、教育理念创新发展的要求日益迫切.中外诸多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先后发展完善了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经济理论、学习型区域与学习型城市理论等学习型社会相关理论,并对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入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也在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工会干部是我国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行动者.在我国的工会组织体系内的地方工会领导干部对于社会管理创新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工会组织能否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对地市工会主席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展示了作为参与社会管理行为主体的工会领导干部的态度、倾向、现状,及他们对当前障碍阻力的认知,是判断和深入探讨工会组织如何在工作实践中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的生动鲜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新格局中,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其创新部分.我国工会组织的性质特征决定了其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参与社会管理,工会要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切入点,同时加大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社会服务的力度.调查分析表明,为使工会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协同作用,工会需要党和政府以及法律政策的更多支持;需要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密切与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强化维权意识和服务意识;需要不仅为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而且不断培育依法有序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9.
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沟通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转型期的群众工作蕴含在社会政治体系的运作过程之中。做好社会转型期群众工作,必须转变群众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创新社会管理机制;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尊重、发挥基层的群众自治。  相似文献   

20.
身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工会,其主体性特质的确立需要明确它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在我国的制度环境中,处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工会组织,对于社会管理体系的重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力量,其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到所代表的职工群众利益的表达和实现,也影响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开启了社会管理的新局面,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目标取向与侧重也应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