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廖荣国 《求贤》2009,(11):52-52
我在想.既然官员财产公开已成一种良知.在明确颁布实施有关官员财产公开的法律、规章制度之前,偌大一个中国,有没有一个官员敢于第一个公开自己的财产的?如果有.不论这个人是谁——  相似文献   

2.
安同澍 《求贤》2011,(12):16-16
无法否认.当今官场已经形成了独特而强大的“应酬文化”.尽管政府禁、官员怨、家人烦,但仍愈演愈烈。尽管应酬频繁导致伤身败兴.但一众官员仍被这股应酬大潮裹挟着疲于奔命.个中原因耐人寻味。一位官员说得好:“谁愿意喝得嗷啊乱吐呢?可是如果不去应酬,怎么联络感情?怎么疏通关系?怎么拓展人脉?”  相似文献   

3.
孙瑞灼 《奋斗》2008,(10):62-62
为防止官员以公职谋取个人利益,香港特区政府规定负责协助行政长官制定政制的行政会议成员.须每年申报其资产、物业及任何实质利益供公众查阅,这就是香港的官员利益申报制度。它让官员的私产置身于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避免了贪贿的可能。香港多次被评为“全球最廉洁的城市”.这一制度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即将受到提拔重用的官员.分管房地产等高危岗位官员,可能成为我国官员财产公示的“先行先试者”。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敢表示.监察部已在起草“官员财产公示法”的建议稿。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江西、湖南两地发生的问责官员“复出闹剧”引发公众对官员问责复出制度的质疑。日前,在《法制日报》视点版与搜狐网联合开展的调查中.对“如何看待问责官员复出”进行了深入讨论。回答“你对目前问题官员的问责怎么看”这一问题时。有97.98%被调查者认为,“不满意,很多问责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06,(1):31-31
清道光年间的一年秋天,江南大地久旱无雨。一天.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言称要为老百姓祈雨,下令官员不得戴凉帽.不得饮茶水.一律盘腿坐在烈日炎炎的武昌效区地头上,烧起香纸。众官员被晒了许久,不解地问:“林大人,我们这样做,何苦呢?”  相似文献   

7.
官员财产申报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一直处于被持续关注的范畴。 官员财产公开是一条国际通用的、行之有效的“阳光法案”。在吏治清明的国家.官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信息也并非单纯的个人隐私,而是一种公共资源,而公众有权知晓这种公共资源信息。就目前来看,我国官员从财产申报到财产公开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司马童 《党员文摘》2006,(12):19-19
一位在中国做生意的德国会司经理回国后在当地媒体发表感言:“在中国。要想办成事。非得与官员打史道。容易的时候,官员一句话,项目立刻通过。难的时候,哪怕一点小事,也得跑断腿。”于是,很多外国大公司最终找到“窍门”.纷纷成立了专门与官员保持联系的部门.  相似文献   

9.
禾茂 《学习月刊》2010,(15):4-4
广东江门市大方园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有一位总经理朱雪玲,因为“不愿同流合污.但是又掌握了太多政府各部门及官员违法的证据……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报复.甚至被抄家。被警察无端扣押和刑讯逼供”。对此.江门市人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记者说:“朱雪玲拒绝签违法工程合同.包括后来给市长招商引资的工程下达停工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官员“雷语”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物价高吗?有官员称.国人就得承受“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的“三高”:房价贵吗?有官员反复称.中国的房价其实不贵:反感强行拆迁吗?“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不强拆知识分子吃什么”:对待违反计生政策的公民.有官员咆哮“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凡此种种.令公众感觉到.这类官员说话.专...  相似文献   

11.
海涛 《党建文汇》2005,(5):36-36
官员、功臣、改制、受贿.30余年的技术官员生涯.厉建中最终却黯然收场。在戏剧性的变化中,这个原本是“为神舟五号试验成功作出贡献的官员”形象也渐趋真实。  相似文献   

12.
培训是中央管理干部的惯用方式,但这次的一个巨大不同。是“跨级直训”.多个县级要害岗位的官员直接进京受训。短短数月之内.培训大潮涉及百万官员。 直训不仅令中南海的意图更准确有效地传达.亦为最高层提供了一次对基层形势的全面摸底。  相似文献   

13.
海子 《新湘评论》2004,(11):39-41
近年来.贪官出境豪赌的丑闻不断被新闻媒体曝光.贪官豪赌似乎已成为一种恶习在官场蔓延。这一现象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官场环境。而且使我国官员在民众中和国际上的形象大受影响。对于愈演愈烈的官员豪赌之风。有识之士纷纷厉声疾呼:是该彻底扼杀这股歪风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3,(18):58-59
8月,四川广元一名官员被老人抱腿诉苦,摄影师的镜头里,官员在微笑。随后.该官员解释,照片只是瞬间表情,其实当时自己随即扶起了老人。湖北武汉一名官员在处理事故时,也被捕捉到微笑画面。他回应说:“我一直是这个表情。说我笑,我也没办法。”“拍新闻照难,给官员拍照更难。”这是10余年为官员拍照的摄影记者高一鸣的感叹。高一鸣是福建某市党报摄影部主任,在他看来,拍好领导无技巧,关键在于“讲政治”。  相似文献   

15.
近牟来,借助网络的力量.一批腐败官员相继落马.互联网成为百姓行使监督权的新渠道.网络监督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6.
8月12日,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实名举报国家食药监总局原局长邵明立在“金银花”更名上有腐败问题。近两年来,算上这起举报,引起社会较大关注的社会各界人士实名举报官员案例至少已有29起,而“官员实名举报官员”是其中一部分.他们成了官场的另一道风景。记者梳理新世纪以来官员举报官员情况,发现举报者结果各异,他们有的达到举报目的.有的因举报吃了官司,有的为此丢了性命。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10):44-44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手机腾讯网,对12万名网友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1%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官员“派头”十足,仅3.0%的受访者感觉身边官员“没什么派头”。官员的“派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出行警车开道”“坐豪车”和“用高档烟酒”。其他还有“出入高级酒店”“豪华办公场所”“讲究接待规格”等。  相似文献   

18.
闵良臣 《学习月刊》2010,(11):41-41
今年5月上旬出版的第12期《人民论坛》杂志的封面,赫然印着一个大标题:《中国官员的“网络恐惧”》。当读了这个标题下的内容后.发现这篇文章把网络与官员的关系以及当前官员如何看待网络的心态进行了比较充分地揭示。不管我们的大小官员。从这“揭示”中到底能受到什么启发.得到什么教训.但有一点我们不可否认.  相似文献   

19.
偏差之一:以为群众的思想可以统一,追求所谓“统一思想”。在政府工作中.特别是在有些官员的讲话中.自觉不自觉地预设一种前提.就是:群众的思想观念可以统一,应该统一。这其实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处于体制深刻变化、利益结构错综复杂的转折时期,利益多元,必然导致思想多元;即便利益不多元,思想认识也不可能一致。偏差之二:以为官员队伍的问题是思想觉悟问题.过度强调“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9):17-17
“无功就是过”——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则寓言故事:一名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可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不服.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说: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就是过啊!可见,庸官之害.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