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0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要推动力量的财源建设模式,它对于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突出表现在政府包揽过多,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了的事,客观上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一些地方由于受体制和地方利益的驱动,拉长经济战线,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重复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不理想,不少地方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在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背景下,各级政府财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发生根本变化,其关键是要树立三个…  相似文献   

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思路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与现代产权制度;加快市场体系和市场体制建设,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设创新高效廉洁的政府。  相似文献   

3.
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它以弥补市场失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建立公共财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公共财政构建过程中,目前尚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需要指出并廓清。 误区之一:公共财政有一种固定的模式 有些人认为,公共财政应该有一种固定模式,而实际运作证明,它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它是由市场经济的类型。所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市场经济不是单一的模式,既有英美国家…  相似文献   

4.
李真 《求实》2007,(3):36-38
禁止地方政府举债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宏观调整,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就成为弥补地方财政支出缺口,防范各级财政风险,建立公共财政模式,以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艾方毅 《新湘评论》2013,(1):30-30,31
加强财源建设,做大财政“蛋糕”是构建公共财政的前提,也是政府履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牢牢牵住财源建设这个“牛鼻子”,一切经济工作都围绕财源建设推进。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 完善,企业在市场运行中的主体地位已 经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已经形成,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已 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改革政府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势在必行。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政府 职能的公共化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燕 《理论研究》2007,(1):62-63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特征。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主要资源配置、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及财税体制不合理,因此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要消除体制性障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这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不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革就难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建立。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和工作方法,变“政府中心型”领导方法为“市场中心型”领导方法。 一、“政府中心型”领导方法的基本特征 所谓“政府中心型”领导方法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的管理经济工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来完成,那么我们对政府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什么角色,职责是什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准确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能,放开“不该管”的,才能腾出精力管好“必需管”的,才能真正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习导报》2011,(17):10-12
“两型社会”建设是转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两者有机统一于湖南科学发展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对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若干哲学思考宋养琰思考之一必须正确认识两个“转变”的互通性和关联性。从总体上看,在旧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只靠投入、靠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必然是粗放的(外延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起...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规划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改革定位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动力”。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不仅具有现实的紧迫性而且具有长期的战略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来自哪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学的基本规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不断依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来推动,继续破解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加快政府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转型,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带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长方式转变是国民经济成长阶段的要求我国经济成长长期实行的是一种数量速度型,即以高投入、高消耗来支撑的典型的外延扩张型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我国改革推向了更深层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国民经济成长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特点和基本要求是:(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增…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非均等化问题,从财政体制角度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缘由主要有:基层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推进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失衡。基于此,公共财政制度要从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建设型”财政向关注民生、注重公平的服务型财政制度转变;厘清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责,建立财权事权一致的投入分摊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强化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优化财政资金的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5.
公共财政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政府介入仅仅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因此,市场失灵的程度和范围决定着公共财政介入的必要性和职责范围。中国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政策制定和计划实施应该严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包括医疗卫生在内的社会保障是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因而公共财政介入医疗卫生事业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同以往的30年相比,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要大得多、迫切得多。1.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于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由政府主导向由市场主导的转变,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体制保障。2.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要的是通过政冶体制改革,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常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叫公共财政。所谓公共财政,就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而地方公共财政,则是指地方政府为了满足本辖区内的社会公共需要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和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为生产和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筹集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两个方面。“地方性”特征是地方公共财政所独有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一、地方公共财政的“地方性”特征与公共财政的概念相比较,地方公共财政的突出特征是“地方…  相似文献   

18.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围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从制度安排入手”深化改革、强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政府要进一步在与市场、社会、公民的动态关系中找准位置,明确角色定位,加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任务相符合的新型政府职能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按照“服务性”、“公共性”和“法定性”原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导向,大力推进职能转变、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0.
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更新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