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41年,胡乔木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不久,他开始为《解放日报》写社论,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极强的写作能力。在文风上,胡乔木和毛泽东有颇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意图,胡乔木能够心领神会;对毛泽东所作的重要报告,胡乔木总能及时地通过社论的形式加以具体而透彻的论述。胡乔木也凭借这些出色的社论,赢得了毛泽东的信赖。关于毛泽东为何赏识胡乔木,新加坡《南侨日报》上的这段剖析颇为精当:“在胡乔木担任毛泽东主席的政治秘书这一期间,他的思想、修养,获得极大的进步,深得毛的赏识。他的长处是思想周密,眼光透彻,才文并茂。他随毛氏到重庆时…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胡乔木出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要职,同时,他还继续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工作。由于毛主席有夜间工作的习惯,胡乔木除了白天的工作外,晚上还要常常协助毛主席工作。因而他平时休息很少,很快就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和胃病。  相似文献   

3.
博览之窗     
胡乔木琐谈 延安整风 胡乔木在《关于历史问题决议的起草》中,曾涉及到延安整风问题。他说:“让我给整风打分,我不会打100分。”那时,胡乔木是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他说:在整风中,康生几次攻击说陈云关于干  相似文献   

4.
1941年,胡乔木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不久,他开始为<解放日报>写社论,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极强的写作能力.在文风上,胡乔木和毛泽东有颇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意图,胡乔木能够心领神会;对毛泽东所作的重要报告,胡乔木总能及时地通过社论的形式加以具体而透彻的论述.胡乔木也凭借这些出色的社论,赢得了毛泽东的信赖.  相似文献   

5.
1937年初夏,年仅25岁的胡乔木来到延安。在任中央青委宣传部长期间,他的讲演热情洋溢,文章独具风采,几位老同志发现了这个有才气的青年后,郑重地向毛泽东推荐。毛泽东找胡乔木谈话并认真看过他写的文章后,决定留他在身边工作,时间是1941年。 如果胡乔木不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他可  相似文献   

6.
正1948年3月的一天,胡乔木找到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着急地说要查找一份中央工委关于土改的文件。叶子龙说:"工委的所有电报都是马上送给主席的,一刻都不能耽误,这你是知道的。"胡乔木说:"我也记得主席好像看过这份电报,但他说没有看到,还跟我发了脾气。"就在这时,机要室的电话响了。叶子龙拿起电话,毛泽东的声音传了  相似文献   

7.
1966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位黑人朝毛泽东走了过去,他拿出《毛主席语录》,请求毛泽东为他签名,而毛泽东愉快地答应了这个请求。他成为自《毛主席语录》发行以来,第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得到毛泽东签名本的人。  相似文献   

8.
草地风云     
十二、坚持南下 张国焘密电陈昌浩 张国焘花了三天时间,从噶曲河畔返回到刷金寺后,等着徐向前、陈昌浩南返的消息,不料等着的是毛泽东等七人促他北上的电报。他撇下电报,颇为生气地对参谋长黄超说:“毛泽东和这些留俄派真是顽固,一天就是讲北上!北上!也不看看当前的环境与条件,我这个总政委的话,没有谁听,还是毛泽东一人说了算,毛泽东就喜欢独裁,喜欢独断专行,发号施令。不行!马  相似文献   

9.
政治家办报1957年6月7日,即上次谈话半个月之后,毛主席找胡乔木和我到他家中谈话。当我们一起到他卧室时,发现没有其他人参加这次谈话。我们刚坐下来,毛主席就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报上登了卢郁文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说他收到匿名信,对他攻击、辱骂和恫吓。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动反击右派的好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那么,胡乔木是怎么写文章的呢?"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胡乔木一生撰写、整理、修改的文件、讲话、社论不计其数。他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是不可分离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虽然没有"毛周"这样的提法。但两人的密切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两人中,毛泽东当然起着主导的作用。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也许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同样,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也不能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恩来。而对毛泽东来说,他最离不开的人是周恩来,这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12.
1957年6月13日晚,毛主席找我和胡乔木到他的住所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谈话。毛主席一开始就告诉我,中央已经决定调我去人民日报社,同时兼新华社的工作。谈到如何办报纸时,毛主席讲了一段很长的话。他从领导的任务一是决策一是用人讲起,评说汉代几个皇帝的优劣。他称赞刘邦会用人。他说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  相似文献   

13.
汪建新 《党史文苑》2023,(11):17-19
<正>从1941年2月到1966年,胡乔木担任毛泽东秘书达25年。胡乔木站在中国政治舞台核心的最近处,参与并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赢得了“党内第一支笔”的盛名。他与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酬唱奉和,但彼此之间经常切磋、研究诗词。毛泽东的不少作品曾反复向诗家,包括胡乔木征求修改意见。毛泽东对胡乔木写的诗词也总是给予热情指导、精心修改。  相似文献   

14.
记者:1954年在制定宪法时,有人提议叫“毛泽东宪法”,被毛泽东拒绝了。有没有这回事? 胡绳:有这回事情。在宪法起草过程中,1954年6月毛主席曾经有一个关于宪法的讲话,讲了宪法的一些问题。最后他讲到一点,他说:“有人说,  相似文献   

15.
胡乔木作为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不仅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毛泽东交办的一些文件、文稿的起草工作,而且由于他与毛泽东同志对诗词的共同爱好,彼此之间经常切磋、研究诗词。翻开《毛泽东诗词选》,虽然没有毛泽东与胡乔木直接唱和的诗词,但毛泽东许多首诗词的发表都和胡乔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从《先锋何在?》谈起 1957年党中央决定开始整风后不久,5月18日晚上,毛主席在他的住所——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当我得到通知赶到毛主席的卧室时,少奇同志、周总理、小平同志(他们都是常委)和彭真、陆定一、胡乔木等同志都已在座。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生前卫士长李银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谈到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态度,他说,主席听大家喊"万岁",曾经喜欢,也曾经不喜欢;曾经听惯了,也曾经听烦了。"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这句话是对我们许多卫士和警卫战士讲的。是在他休息时,同我们聊天开玩笑,我们有的人拘束,他讲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18.
老一辈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战线和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同志,从1941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由于他的特殊岗位和独特经历,使他对毛泽东同志以及对我们党上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初那段历史有不少别人难以得到的了解。这里给读者披露的是胡乔木同志生前与龚育之、郑惠、石仲泉(三位都是现在我党思想理论和党史工作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回忆历史时,对早期中、美、苏关系的谈话内容。史料宝贵、鲜为人知、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回忆毛泽东的人际交往时,留有这样的鲜明印象:党外友人颇多私交,党内同志多系公往,唯一的例外是陈毅,有诗交,属私交.此话大体不差,只是在党内同志的诗交名单上,至少还应加上胡乔木.胡乔木生于1912年,与毛泽东相差19岁,属于两辈人;胡自20世纪40年代初期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两人是上下级的关系.毛泽东和他的诗交带有这种亲切而"不拘形迹"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胡乔木诞辰100周年,也是他逝世20周年。我既在他手下工作过,也是敬佩他做党史学问的"粉丝",去年以来就想写点纪念他的文字。今年适逢延安整风运动70周年,无论在学界还是坊间,对延安整风运动都有这样那样的评论。因此,以参与写作《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