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绘就了中华民族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发展蓝图。为全面实现这一目标和蓝图,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在新的形势下“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完成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  相似文献   

2.
2002年12月,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不久,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同志,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重温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全党全国人民要长期艰苦奋斗的一系列论述,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重温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关于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居安思危,保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这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一、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具有重要意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他同时要求,坚持"两个务必",要同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当前,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坚持"两个务必"与实践"三个代表"辩证关系的重要论述,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倡导“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要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并结合新的形势坚持做到“两个务必”。重温并坚持“两个务必”,体现了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历来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形势下,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对于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坚持“两个务必”,是对党风建设历史经验的继承和…  相似文献   

6.
在全党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的热潮中,前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考察学习,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重温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在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关头,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着国内外各种机遇…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前往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号召全党要牢记"两个务必",要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发扬光大.这一重要指示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两个务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当前要形成一个宣传落实"两个务必"的热潮.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向全党同志提出要重温“两个务必”,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  相似文献   

9.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艰苦奋斗、居安思危、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论述,深深感到,要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最重要的是要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替民解难。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  相似文献   

10.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向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提“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继续改造思想、提高素质、解决矛盾、抓好工作落实.对这些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发出号召,要求全党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讲话,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十六大闭幕以后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到西柏坡重温了“两个务必”,他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继承革命优良  相似文献   

13.
权为谁所用,利为谁而谋,确立什么样的权利观,关系到一个政党的根本宗旨,也决定了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便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学习考察,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谆谆教诲。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今年3月,胡锦涛同志就深入学习郑培民先进事迹对此问题再次做出重要批示,号召全党同…  相似文献   

14.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向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提“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同志继续改造思想、提高素质、解决矛盾、抓好工作落实。对这些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当前,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务必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过去的学习中仍然存在不扎实、不深入、和"差不多了"的现象。现在中央号召要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1949年3月 ,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 ,要经得住执政的考验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六大以后 ,新任总书记胡锦涛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意义深远。“两个务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与老区人民一起回顾了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他说,“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显然,在新世纪新阶段,全  相似文献   

18.
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战略任务,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通过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正值全党上下和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20.
如何代表人民的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向全党同志发出了重温“两个务必”,大力发展艰苦奋斗作风的号召。他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