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星 《台声》2013,(9):50-51
民进党计论两岸政策论述的“华山会议”已经进行了两场,主题分别是“对中政策的核心价值与愿景”和“如何处理‘九二共识‘”。第二场还邀请了前“国安会秘书长”、“九二共识”名词创造者苏起做引言人。但两场辩论下来,并未看出“华山论剑”给民进党带来调整两岸政策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民进党2012年败选后,党内掀起检讨两岸路线声浪,但过程一波三折,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决定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时,为了党内各要角是否参与,也花了一番功夫。党内经过近半年的9场大陆政策扩大会议,广邀党内外学者专家,甚至包括蓝营人士讨论,期间民进党在台"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还抛出"冻结台独党纲"提议。然而,民进党最后没有以报告形式来确立两岸路线,仅以检讨纪要呈现,而且只字未提"冻独",足见其两岸政策仍在原地踏步。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4,(4):47-47
<正>最近民进党在"中国事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中公布最新民调,数据显示岛内民众对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7项数据中有6项输给国民党,其中超过40%的民众最不能接受民进党的"逢中必反",超过20%的民众不能接受民进党的"对中国经济政策保守"。这份民进党发布的民调结果,正反映出目前岛内民众对民进党两岸政策的政治观感。民调数据的确印证了民进党重返执政的最大政治罩门就是两岸问题,岛内多数民众纵使不满意台当局当前的整体表现,但也无法相信民进党的两岸事务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两岸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持续热络,异彩纷呈。民进党人士也在两岸交流方面动作频频。6月底,前民进党主席谢长廷率绿营学者赴香港举办学术研讨会,与大陆学界交流对话。7月初,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邀请大陆经济学家赴台专题演讲,双方进行沟通、交流。8月中旬,高雄市长陈菊率团访问天津、深圳、厦门、福州4城市。与此同时,民进党举办系列会议,研讨两岸政策问题。现任和前任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蔡英文等要角均表态"不排除登陆"。造访大陆似乎成为民进党内的新"共识"。  相似文献   

5.
曹骏 《统一论坛》2014,(1):41-43
历经五场“中委会”会议、九场“华山会议”,600多人次出席、200余人次发言,民进党最后抛出一份《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该“纪要”既没有对检讨两岸政策得出结论,也没有为以后指明方向,只是罗列了一堆无用的老套语言,但却偏偏漏掉了在会前、会中党内一些人士提出的“宪法共识”、“冻独”等重要主张。这份“纪要”只谈表面,避谈实质,词语陈旧,看不到民进党转变,更看不到民进党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8)
正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立委"选举,民进党、蔡英文打着"找回自信、点亮台湾"的口号,最终赢得选举,并将"全面执政"。某些人士因此臆想,面对民进党、蔡英文"强势执政",大陆对台方针必会改弦易辙,不再"拘泥"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但大陆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宣示,彻底粉碎了这些人士一厢情愿的臆测、幻想。  相似文献   

7.
2012年"大选"败选后,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一直备受关注。谢长廷2012年10月大陆"调酒"的开展之旅更是让这个议题走上了台面,成为民进党不得不面对的"显学"。尽管民进党各派系有不同的两岸政策取向,对谢的观点甚至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看法,但在新的条件下,谢的主  相似文献   

8.
黄涛 《两岸关系》2015,(3):14-16
<正>1月21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蔡英文2014年回任党主席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就国际、两岸、台湾内外整体情势进行评估,并就两岸城市交流进行讨论。蔡英文在会上提出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三个有利"和"三个坚持",要求民进党执政县市建立"处理两岸事务之机制",并加强信息和经验共享。台湾舆论认为,蔡英文回避"九二共识",主要意图是独揽绿营两岸政策  相似文献   

9.
陈星 《台声》2013,(11):38-38
一直以来,民进党对两岸政策调整的推动力始终来自其内部权力斗争和政治资源争夺的需要。但随着近些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演变,对民进党政策调整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党内各派系不得不对两岸关系给予更多关注。在此情势之下,民进党如何调整两岸政策也成为该党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先才 《两岸关系》2012,(12):15-17
2012年,民进党仍然没有摆脱内外交困,在年初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失利,再次遭到重大挫败。苏贞昌在5月党主席选举如愿以偿,但得票率创下民进党主席选举以来的最低纪录。民进党在两岸政策方面有一些尝试,但由于仍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没有改变“逢中必反”的思维逻辑,大陆政策调整仍然在原地踏步。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国共两党、两岸双方继续深化互信、累积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基础得到全方位巩固,两岸关系前景光明。与此同时,马英九当局仍深陷执政困境,国民党中生代卡位战提前上演;民进党派系斗争激烈,两岸政策调整依旧窒碍难行。两岸关系平稳务实向前发展,二轨政治对话持续开展两岸继续在反对"台独"、坚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7)
正摘编自3月17日《人民日报》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就两岸关系发展发表讲话,使"九二共识"再次成为两岸高频词,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于民进党对"九二共识"的态度上。坦白地说,民进党以"维持现状"为核心的两岸政策,虽然在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蒙混过关,但是,要真正落实到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九二共识"才是最务实的选择。如果民进党要维持两岸现状,作为两岸共同的政治基  相似文献   

13.
“学运世代”作为一个整体,其两岸政策主张尚未形成共识,但在坚持“台独”的同时,却表现出与“台独教义”的鲜明区隔及政策的开放性、务实性。“学运世代”在民进党大陆政策的凋整与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角色。而陈水扁执政8年来,“学运世代”的政途发展备受“深绿”路线连累。在自身的生存危机压力下,“学运世代”必将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与出路。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4)
<正>无可讳言,经过去年底岛内地方"九合一"胜选后,民进党已自认踏上"最后半哩路"。但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如果真的相信赢得选举大陆方面就会朝向其调整方向,那么她根本无需急于重启"中国事务委员会"。显然她也意识到随着2016年选举的临近,民进党两岸政策论述的迫切性愈来愈高,有必要通过这个机制来凝聚党内的共识。但从其上任后主持召开的"中国事务委员会"首次会议来看,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总体判断与思考模式仍停留在错觉与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11)
<正>前段时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宣示,将以"维持台海现状"作为其两岸政策的张本,引起各界不同的解读。大陆方面反应仍以反对"台独"、回归"九二共识"为基调,美方智库人士则对其谈话表达疑惑的观感。显然"维持台海现状"之说流于空泛。不过,较之其否定"九二共识"的立场,蔡英文话说一半的论述确有进步。从辨证的观点而言,"九二共识"实为苏起对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一个中国原则"的概括形容。"九二共识"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3,(2):39-39
1月21日,继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访问大陆后,又一位民进党重量级人物、前台南市市长许添财率团访问大陆。民进党重量级人物先后访问大陆,对于民进党进一步了解大陆,无疑会有帮助。过去民进党在“台独”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对大陆采取敌视、对抗、不相往来的态度,导致一些民进党籍人士对大陆的认识不足,也无法在了解大陆的前提下制定出令人满意的两岸政策,民进党确实需要对大陆有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两岸政策不仅是蔡英文2012年败选的"最后一哩路",也将是其参选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最大短板。尽管"九合一"选后民进党声势高涨,但由于大选不同于地方选举,两岸关系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蔡英文自年初以来就深入思考跨越障碍的方法,特别是4月15日获党内提名后,初步确定了处理两岸政策的基本思路。整体看,蔡英文很可能会采取政治论述"避实就虚、蒙混过关",政策主张"昨是今非、制造假  相似文献   

18.
吴宜 《两岸关系》2011,(9):14-15
2008年下台后,民进党受制于各种因素并未对陈水扁时期的两岸政策进行检讨与调整。2009年底县市长选举后,随着政党实力的增强和重新执政希望的增大,蔡英文开始对两岸政策进行策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1)
正蔡英文"5·20"宣誓就职,民进党完全执政,马英九执政8年来,两岸保持和平与稳定的交流发展与成果。"我们担心这些成果在蔡英文执政后马上被破坏。是否回到过去两岸交流的停滞、甚至对峙情况?这都不是台湾民众所乐见。"蔡英文"就职演说"不承认"九二共识",无法具体说出内涵。此外,民进党内部"台独"声音也是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隐忧。民共领导人之间没有互信基础,这是两岸关系未来很大的变数。"5·20"后的两岸关系将可预见磨合与冲突。民进党为了区隔它与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似乎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的台湾大选备受外界关注,从候选人登记伊始,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始终是大选的焦点议题之一。为此,民进党主席蔡英文2月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两岸关系新思维,8月提出"台湾共识"概念,在10月的竞选活动中喊出"台湾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台湾",后来针对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