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掌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权力。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党内监督实践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一)如何看待对“一把手”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即各级"一把手".把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的监督列为重点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各级党政"一把手"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负有重要责任.他们必须德才兼备,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组织的信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于律己,为党和人民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一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领导班子的"一把手"成为党内监督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作出榜样,抓出成效。”省直机关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比较集中,其中不少人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领导机关、领  相似文献   

5.
对权力的监督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重要问题,也是执政党建设首先应该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重点应是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对“一把手”监督问题的提出2005年初,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则进一步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实施纲要》和《党内监督条例》都把领导…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省直机关是全省的领导机关,肩负着为省委、省政府服务和为基层、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大责任,更应下大力气抓好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合格领导者,成为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模范.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我们党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制定的首个专门文件。《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围绕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同级领导班子监督、对下级领导班子的监督,对各级党委(党组)、纪检机关、党的工作机关以及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别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职责任务,健全制度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8.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学习贯彻《条例》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牢牢把握党内监督的重点,紧紧抓住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这一主要对象,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的“一把手”,按照《条例》规定的七项重点内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各级“一把手”在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处于领导地位,在领导班子中居于核心位置,手中掌握着人、财、物以及重大事项决策的关键而重要的权力。在贯彻落实《条例》中,我们一定要认真研…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出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和部署,强调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和监督,各级党组织不仅要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表现,也要监督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作风状况的监督,对于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指出,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为党政领导班子核心的党政一把手拥有比其他领导成员更多、更大的权力,对他们的监督,也是对权力核心部分的监督。然而,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从当前看,是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也是党内监督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我的理解,所谓"主要领导干部"主要是指各级党政"一把手"。如何按照十六大的要求,规范和监督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用人权,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蔓延的关键,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房沛 《发展论坛》2002,(8):51-5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这就要求各级领导机关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针对机关特点,在作风建设上真抓实干,为基层做出表率。笔者认为,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必须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必须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增强对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机关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机关是推进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机关和执行机关,同时,也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越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有严格的党内监督。可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4.
白淑凡 《奋斗》2005,(7):25-25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的建设走上了法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并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建立健全对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既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约束各级主要负责人正确运用手中权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于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必须把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的重点。长期以来,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一直是党内监督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更是一个难点。“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行为具有极大的辐射作用,这种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必然要求把他们作为监督重点对象之中的重点,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最引人瞩目之处就是监督对象直至最高层和“一把手”,《条例》明确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条例》首次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了监督的重要对象,这也意味着我们党从事的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指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作出榜样,抓出成效。”中小学校长是“老师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各级机关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领导方式的集中体现,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监督学说认为,监督是国家和政党的一种职能,是维护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手段。监督,源于信任、期望,寓于关心、爱护。江泽民同志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越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有严格的党内监督。”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选人用人的监督,是新时期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  相似文献   

20.
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于狠抓落实;狠抓落实,关键在于领导带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