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拓展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力度、重视创新融合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师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最深厚的国家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厚滋养,因此必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体系和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提升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平台和大思政育人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其中"和而不同"思想可引导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由传统单一的学科范式向现代多元的"思政+"的跨学科范式转变;"知行合一"思想可促成高校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由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的倾向向现在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转变;"以民为本"思想可推动高校思政课在教学目标上由以往"绩点为王"的趋势向现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及"立德树人"转变。  相似文献   

4.
将地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古城西安,不仅古代文化辉煌灿烂,还拥有丰富的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对于西安的高校而言,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其深刻内涵、教育价值,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古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历史遗存的文化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大致可以从渊源和内容两个维度来分析古民居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从渊源维度上来看,包括古民居原先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后来附加于古民居的人和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从内容维度上来看,主要包括古色、绿色、红色三个方面的思政教育元素。将古民居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探索打好案例选取、问题导向、体验学习、智慧课堂紧密结合的组合拳,努力推动古民居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最深厚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传统价值理念能为大学生塑造现代理想人格提供有益借鉴,网络载体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崭新载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加强网络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善用“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明确提出的理念和要求,高校应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从“大思政课”的视域看校史资源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应按照“大思政课”的理念深入挖掘和大力提炼丰富的校史资源;遵循“大思政课”的要求探讨将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路径,用丰富多样的校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助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高校的奋进发展再创新佳绩。  相似文献   

8.
公安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夯实中国文化自信力的本质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培育和践行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当前公安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计方案不充分、教育教学方法不丰富、学生兴趣爱好不浓厚等问题。公安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包含筑牢忠诚品质之根、厚植爱国主义之魂、坚守社会责任之基、完善人格修养之本等核心内容,可从建立健全文化育人协同机制、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建设中的融入力度、注重社会实践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等方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五个认同"教育方面的落实情况的分析,梳理出在群体覆盖面、思想嵌入性、文化传导力、"四史"知识学习、改革创新观念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落实"五个认同"的对策:扩大课堂讲授覆盖面,注重少数民族学生;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嵌入性,有效链接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教材内容;增强文化传导力,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实学生的"四史"知识,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将改革创新观念融入教学过程,深化学生对新时代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高职公共英语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育人质量。文章围绕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满意度、湖湘文化了解程度、湖湘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了解英文版湖湘文化的方法选择四个方面展开问卷调查,分析了调查数据,挖掘了湖湘文化思政元素,提炼了湖湘文化思政育人内容,明确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湖湘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经实践应用研究,证明了该育人体系不仅有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多元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自信,而且对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语言技能提升三重目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武术课程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本文分析了高校武术课程涵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探讨了高校武术课程涵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不足之处,提出了高校武术课程涵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路径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百余年党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最丰富、最生动、最有力的宝贵资源,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在开展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上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在资源整合、师资水平、教育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党史专业素养,充分挖掘百余年党史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采取多样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构建高校大思政“红色育人生态圈”,切实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各环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定、使命所在、职责所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领导权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执政规律,丰富执政文化资源,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内在体现。这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强大的执政党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文化执政水平,加强党的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4.
审计文化是对审计实践的高度凝练和总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文化具备价值引领、情感凝聚、规范约束、修正创新等功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和能量。通过探究审计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历史基因、时代价值、理论依循和目标逻辑,提出将其融入高校德育的具体路径,为全面拓展和深化新时代高校德育的空间和领域提供助力,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国家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符合时代要求的体现。笔者认为,当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应该利用当前优越的课程条件,积极挖掘和利用当前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坚持创新、继承、批判的原则,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渠道,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协和万邦”天下观、“和而不同”社会观、“人心和善”道德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宝贵的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帮助大学生塑造尊重自然的生态人格,增强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确立大学生修身立德的价值取向,具有独特价值和优势。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实践教学为演练场,以学校文化为载体,改进传播手段,创新话语方式,才能以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让高校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课程的改革创新至关重要。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为促进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与努力。然而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发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深度不够、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红色教育理念不够重视等教学问题,极大影响了当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改革。对此,高校应加大思政教学与红色文化融合改革力度,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文化思想涉及文化建设各个方面,是逻辑严谨、思想深刻的科学理论体系,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丰富理论内涵、明确逻辑主线、拓宽话语维度等重要价值。融入的内容包括人民至上的立场、明体达用的理论、精神独立的禀赋、东方风韵的语言。在具体融入的路径上,包括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情怀要深"是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情感基础条件.对于从事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事业的思政课教师来讲,应当怀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先进的时代情怀、执着的教育情怀和真挚的仁爱情怀这四种基本情怀.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思政课教师养成"情怀要深",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教书育人的坚守中和春风化雨的教导中不断深化,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20.
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的角度出发,探究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总结当前工作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辽宁各高校要积极探寻“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上的融合点、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红色文化实践育人模式、加强高校红色网络文化建设等路径,将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