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木 《党史博览》2005,(10):28-29
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11月6日,中国政府成立了以秦德纯为主任委员的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12月后,在南京、上海、北平、广州等10个地方分别成立了审判战争罪犯军事法庭,负责审理各地区的战犯。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影响较大。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成立于1946年2月15日,石美瑜任庭长。按照自中、美、英、苏等11国组成的远东委员会关于处理日本战犯的决议,甲级战犯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羊,乙、丙级战犯由受害国家组成的军事法庭审判。在中国,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杀人狂各寿夫、田中军吉;进行杀人比赛的向井敏明、野田毅等先后被判处死刑。从1…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均设“南京大屠杀”专案调查审判。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达19万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达15万之多,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应该认真地对待历史、面对现实、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屈辱不再重来!  相似文献   

3.
盟军军事法庭对镝木正隆等日本战犯的审判上海提篮桥监狱始建于1901年,启用于1903年5月。其建筑精良,规模宏大,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945年间月起,盟军美国军队曾借用提篮桥监狱内一幢6层楼的监楼,关押日本战犯。除关押日本战犯外,还关押了其它国籍的战犯。1946年初,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兼驻华美军总司令魏德迈将军车命在中国上海组织美军军事法庭,审判有关日本军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杀害美国空军被俘人员的案件。1月24日上午,美军军事法庭在此开庭审判日本战犯。法官、检察官、辩护士、翻译、记录员等工作人…  相似文献   

4.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达14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在全国人民欢庆胜利的同时,审判、改造日本战犯和对日侨遣返的工作也在辽宁这块全国抗战最早爆发之地上开始了。这些工作的胜利完成,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1956年六七月间,中国政府成立特别军事法  相似文献   

5.
宗权 《党史文汇》2018,(2):35-37
正伯力,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口东岸,原属中国,是清朝前期东北边疆重镇之一。1860年以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被沙俄占领,1893年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1949年12月26日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吸引了世界目光,苏联政府组成的特别军事法庭在此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并使用细菌武器的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伯力审判以追究日本细菌战的鲜明特色载入战犯审判史  相似文献   

6.
马明 《党史文汇》2005,(8):14-18
1956年 6月 10日至 20日,我以宣传组负责人和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参加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太原审判日本战犯的准备工作和新闻报道,在这正义压倒邪恶的关键时刻,有幸目睹耳闻了这次审判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陈奇涵(1897-1981),江西省兴国县人。曾拒任蒋介石侍从室主任,被毛泽东称为"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代表旗帜"。他既是战功显赫的开国上将,也是我军唯一的军法上将。在陈奇涵的法官生涯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章立制1954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统一管理全军军事审判工作。2月28日,毛泽东任命陈奇涵为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11月,改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后,陈奇涵任院长。本着"制法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胜利后,石美瑜曾经在中国名噪一时.当时,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庭长,肩负着对日军战犯进行历史审判的重大责任.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共办案52件.其中最著名的有主审罪大恶极的日军战犯谷寿夫、酒井隆;对令人发指的"百人斩"杀人竞赛者向井敏明、野田毅以及田中军吉的审判,并使之伏法,也是在他手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大肆侵略中国和其他亚州各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卖国求荣的中国大汉奸们,最终受到了历史的惩罚和唾弃.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后,对日交战各国就立即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着手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准备工作.著名的中国法官、法学专家梅汝敖是军事法庭的中国法官,中国检察官则是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0,(3)
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先后特赦了7批战犯,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有关特赦战犯的台前幕后,一时成为人民关心的话题。统一特赦战犯的工作方针由于抗日战争的胜利,我军俘虏了一批日本战争罪犯,苏联军队也移交给我军一批日军、伪满和伪蒙疆战犯;在解放战争中,我军俘虏了一批国民党军的战争罪犯。这样,教育、改造和处理战犯工作就摆上了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联政府将近千名日本侵华战犯由苏联迁往中国,交由中国政府处理,这批战犯被关押于辽宁省抚顺战犯管理所。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根据中央有关改造方针,经过艰苦卓越的工作,终于使昔日顽固不化的战争罪犯认罪,侮罪,反省,自新。  相似文献   

12.
关于第二批拟特赦和减刑的战争罪犯名单的请示报告(一九六○年十月十七日)中央:去年十月以前全国关押的蒋帮战犯和伪满、伪蒙战犯,共856名。首批特赦了33名(占在押战犯总数的3.85%),今年刑满释放了5名,病亡11名,另作处理4名,目前实押战犯803名...  相似文献   

13.
王心文 《世纪风采》2010,(11):33-3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各战胜国可对被俘战犯自行审判。但由于内战,中国没有条件和能力对日本战犯进行关押审讯,苏联便将在中国俘获的日本战犯押送到西伯利亚,进行监禁和强制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在同斯大林会见时,提出将关押在西伯利亚的日本战犯移交给中国,由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自行审判。此提议在1950年得到苏联的同意。  相似文献   

14.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根据7月26日发表的中、美、英、苏四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对于在侵略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要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为此,继1945年10月24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的戈林、赫斯等22名战犯开庭审判后,1946年3月,由美、中、英、法、苏、加、新、荷、印、菲等10国法官参加的设在日本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至1948年1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相似文献   

15.
林晓光 《求是》2005,(18):20-2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对日作战各国分别设立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乙、丙级战犯5416名,其中判处死刑900名、徒刑3118名,但最重要、最具代表意义的,是设于日本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于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的审判。东京审判是世界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正义审判,它揭露和惩罚了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罪责,伸张了和平与正义;在司法实践和法理法源上为国际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奠定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基础一、东京审判的历史过程1946年5月—1948年4月,东京审判的庭审阶段历经23个月方告结束。此后法官们用半年多时间写完长达12…  相似文献   

16.
在二届政协常委会十九次会议(扩大)上的发言(一九五六年三月十四日)周恩来今天座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国战犯的问题,一是国内战犯的问题。总的政策是宽大,办法上分两个方面。对于外国战犯的处理,有一种办法是按照国际法组织国际军事法庭。这种法庭在西方有纽伦...  相似文献   

17.
正在辽宁省抚顺市境内,雄奇挺拔的高尔山下,曲折蜿蜒的浑河北岸,有一处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森严壁垒,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关押各类战争罪犯的场所,是关押战犯级别最高、关押战犯人数最多的战犯管理所。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这里曾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现在,就让我们  相似文献   

18.
国内战犯名单的确定 国内战犯,主要是指在解放战争中被俘和在全国解放以后被捕的国民党集团战争罪犯,另外还包括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战争罪犯。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月29日上午10时,上海港码头,随着几声沉闷的汽笛长鸣,遣返日本战犯的最后一艘轮船渐渐地离开了码头.船上共载着260名日本战犯,在这些战犯当中有1名血债累累的战犯,竟被中国军事法庭宣判“无罪”释放,这“无罪”的战犯就是原日本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  相似文献   

20.
王凯 《党史纵览》2005,(8):23-2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印度、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菲律宾、新西兰等11个国家的法官,组成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审判.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各战胜国可对被俘战犯自行审判.但由于内战,中国没有条件和能力对日本战犯进行关押审讯,苏联便将在中国被俘获的日本战犯押送到西伯利亚,进行监禁和强制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