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玻璃酒瓶所成损伤形态复杂多样,有锐性、钝性及钝锐难辨三种类型。损伤部位以头、面部为主(85.04%)。钝性伤多为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程度较轻,形态有条形、圆形、弧形,钝伤面上可有小锐性伤叠加;锐性伤较深、重,有规则形和不规则形,刺伤角多有鱼纹状划伤,分布集中。损伤表面的毛发中及创口内沾存玻璃碎渣。  相似文献   

2.
单独的心脏钝性损伤或锐性损伤较常见,且较易识别鉴定,而心脏钝性损伤合并锐性损伤少见,有时较为复杂,不易鉴定。特报道一例。案情摘要:1998年8月12日晚,某县农民徐某(男,29岁)因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进而撕打,被在场人拉开。回家后曾昏迷过两次,请当地乡村医生进行诊治,病情无明显好转,于次日上午8时左右被送往当地县医院。经头部CT、B超、全胸片及查体等检查,诊断为胸腔积液(积血),心包积血。并于当日下午进行了心包穿刺术。术后一个多h病人病情危重,被送往省城医大附属医院。伤后第10天上午7时许,徐…  相似文献   

3.
心脏损伤是指外力引起心脏结构及功能障碍,可分为钝性伤和穿透性伤两类。实际工作中穿透性心脏损伤多见于锐器和火器损伤,损伤容易被发现和鉴定。而钝性心脏损伤又称闭合性心脏损伤,比较隐匿,检查和鉴定有一定困难,必须进行详细的尸体解剖和病理学检验。本文结合一案例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法医尸体检验鉴定中,头部受强大的钝性外力作用下头皮裂伤,颅脑严重损伤致死案例较多见,其中个别案例头部虽受较大的钝性外力作用造成颅脑严重损伤致死,但头皮肉眼观未见损伤,其成伤机制值得分析研究.本文就此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钝性损伤的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高,易发生于交通事故、扼勒、缢吊、颈部直接外力作用和高坠等案例中。颈动脉钝性损伤有5种基础成伤机制:颈部直接外力作用,颈部过度伸展和旋转,颅底骨折碎片切割,口腔内扁桃体窝处直接外力作用,头胸部复合伤造成颈动脉被牵拉。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和个案报道较多,而国内未见系统研究,不多的个案报道中,也有错误鉴定案例。本文对颈动脉钝性损伤的致伤方式、解剖学和生物学基础、成伤机制和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进行综述,希望能引起国内法医技术人员的重视,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战成  惠娜 《法医学杂志》2009,25(5):368-369
目的探讨眼外伤的特点及其损伤程度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对60例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案例按照性别、年龄、职业、致伤物及损伤类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眼外伤中农民、工人占61.7%,钝性损伤达85.0%,且大多属单纯挫伤,占63.3%。结论眼外伤大多属钝性外力所致,眼底病变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原因,对外力与视力受损关系的评价要充分考虑致伤物种类、打击部位及伤前眼病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夏文涛  朱广友  范利华  程亦斌  迟少宇 《法医学杂志》2006,22(2):I0008-I0008,F0003
头部损伤在日常检案中较为常见。在现行鉴定标准中,有关头部损伤的条文较多,部分规定较为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引发争议。现在,我们结合多年来的检案经验把自己对相关标准条文的理解向同行作一介绍。1头皮损伤《人体轻微伤的鉴定》3.1、3.2,《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五条、第六条,《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三十八条,都是有关头皮损伤的条款。针对这些条款,有必要对一些医学和法医学基本概念取得准确、清晰的理解。1.1头皮损伤的一般概念1.1.1头皮擦伤又称为表皮剥脱;是指头皮表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剥离。1.1.2头皮挫伤多系头部遭受钝性…  相似文献   

8.
在法医实践中,螺丝刀形成的损伤十分少见,现将笔者所见2例报道如下,并就其损伤的特征、鉴定予以剖析.1 案例资料案例1 1994年11月11日,某港埠公司货场运煤火车箱内发现一具无名男尸,系他人用重量不大、质地坚硬、形态不规则的砖石类钝性物体多次打击头部,致使颅脑损伤,脑疝形成而死亡.该尸头颅右颞部有一长方形创口,大小为0.7cm×0.3cm,创缘较整齐,创周镶边状表皮剥脱皮下出血宽0.1cm,其下颅前窝颞岩底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暴力损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暴力因素所致的各种器官损伤中,因胸部钝性外力所造成的心脏损害已成为胸部钝性外力致死的最常见原因。心脏钝力外伤多见于成年人,也见于儿童,甚至可发生于妊娠子宫内的胎  相似文献   

10.
董兴建 《证据科学》1999,6(2):88-90
在目前的法医学鉴定中,有不少损伤的鉴定结论存在异议,追溯其原因,不全是鉴定体制或者鉴定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这些损伤的特殊性造成的.这一类损伤,就是界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屈建业 《证据科学》2002,9(2):105-107
医疗单位对损伤的救治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一部分今后可能涉及法律诉讼的损伤.笔者从近二年306例伤残鉴定案件中筛选出14例脊柱损伤的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机体 损伤后,由于处置不当,致使伤者在原有的损伤基础上,形成新的损伤.在隐性损伤中,医 源性原因所致的隐性损伤为主要原因之一.它对评残有直接的影响,应当引起同仁和医疗单位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医源性损伤是指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措施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按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措施时的过错情况,可分为有过错责任医源性损伤和无过错责任医源性损伤.前者属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不在此文讨论之列;后者与原发性损伤密切相关,应列入损伤程度鉴定的范围.笔者列举2例,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40例耳部损伤法医学鉴定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部损伤在活体损伤法医学鉴定中比较常见,我室自一九八六年一月至一九八八年十月进行活体损伤法医学鉴定共920例,其中耳部损伤鉴定47例、占5.12%.现把40例资料较完整的鉴定作一简单统计分析,供同道参考.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性26例,占65%;女性14例,  相似文献   

14.
法医学损伤鉴定的目的是为刑法服务,凡刑法中规定涉及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人身伤害均须进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新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已经出台,于2014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法医临床学对损伤的诊断与临床医学对损伤的诊断,依据的理论和技术是相同的,但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由于人体损伤鉴定是为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提供科学证据,因此相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对某些颅脑损伤的诊断更严谨和苛刻.通常临床诊断不能确定的一类损伤(如:颅骨可疑骨折等),在法医学损伤鉴定时要把握法律上的“疑罪从无”原则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与损伤程度鉴定结果 的相关性,以提高法医学鉴定结果 的准确性,为今后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鉴定案件30例,分别做出临床分型与损伤程度鉴定,比较两者结果 及相关依据的异同. 结果 轻型颅脑损伤相当于轻微伤或轻伤,中型颅脑损伤相当于轻伤或重伤,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多相当于重伤.结论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与损伤程度鉴定结果 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修订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时有必要参考临床分型标准,以提高鉴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疱性皮肤损伤是法医检验鉴定实践中常见的一种皮肤损伤类型,目前尚未见有专门性报道,其可由多种外界因素所致,以表皮松解、皮疱形成为主要改变.致伤因素包括机械性、物理性、毒物性和腐败性等,并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对于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方式、死因等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文献复习回顾了疱性皮肤损伤研究的历史渊源和研究现状,其次结合...  相似文献   

17.
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对于头部、面部及躯干等处的软组织损伤的损伤程度评定都有具体的量的规定,但对于以下几种特殊的损伤在具体损伤程度评定时却缺乏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电击后心脏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将电击器电路连接家兔左前肢和右后肢,用200v5mA交流电定时电击,制造电击死和电击伤时心脏损伤的动物模型。结果显示:电击死前ECG出现室颤波,光镜下心肌纤维广泛断裂,间质出血,小血管周围水肿.心肌灶性坏死,心房心肌坏死累及心内膜时有微小附壁血栓形成;房室结细胞核空泡变,胞浆深嗜伊红性;电镜下心肌纤维闰盘撕裂;心肌Ⅰ带消失,肌节缩短,超收缩带(Hypercontractionbands)形成,或Ⅰ带扩大,肌节拉长,Z线移位;肌原纤维溶解等。电击伤动物出现心肌散在性坏死灶内炎性浸润,灶性心内膜炎,小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传导系统炎性浸润。本实验对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和非致死性电击伤心脏并发症的诊断提供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于岚  徐俊玲 《法医学杂志》2005,21(3):208-209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钝性外力作用于头部所致的一种原发性、器质性、闭合性脑损伤,是指以脑深部神经肿胀、断裂为特征的弥漫性脑白质损伤类型[1],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较常见。在CT尚未应用之前DAI多为尸检病理所诊断,CT的应用对活体的DAI诊断无疑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对较小的病灶仍常出现假阴性结果,随着MRI的广泛应用,DAI的临床诊断更加可靠。笔者分析了36例CT未能诊断DAI的被鉴定人的MRI表现,以期为DAI的鉴定提供更为直接的客观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36例资料选自1998年1月~2004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定对人身伤害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眼部损伤程度重新鉴定意见不一致的原因,为此类鉴定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2016~2019年受理的108例眼部损伤程度重新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鉴定时机的选择、鉴定材料的利用、检验方法 的采用、损伤的论证、标准条款的理解等问题是重新鉴定与原鉴定意见不一致的常见原因.结论 针对上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