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李伟 《传承》2012,(5):4-5
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党史部门是党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党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党史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 ,江总书记又进一步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这反映了我党对先进文化作为一种重要国力的深刻认识。一、树立文化国力新理念当前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特别是以文化国力为焦点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将成为世界发展新的重要现象。文化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环境中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下 ,我们应抓住机遇与挑战 ,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既要博采众长 ,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又要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建设是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科技全球化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撞,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除了经济、军事等竞争力外,必然具有文化的竞争力。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以文化创新为引领,高度重视文化在发挥我国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强大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一个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相比国内积极关注质量提升的硬实力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提升中国的文化力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  相似文献   

6.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通过对中外不同国家对文化实力的关注,梳理20世纪以来综合国力论的发展演进,阐述文化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文化看成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指出在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工会组织作为党组织的助手和党联系广大职工的桥梁,在推进文化发展和繁荣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广阔的运作空间、广泛的群众基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林 《重庆行政》2008,(3):74-76
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工作十分重视。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9.
邱成 《群众》2012,(3):46-4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是我们党面向二十一世纪、放眼世界得出的科学结论。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于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文化自觉的本质反映。文化自觉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只有通过加强文化自觉,积极建设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激发民族自信心和创新力。  相似文献   

12.
廖国一  王林 《桂海论丛》2012,(4):111-115,4
文章提出要发挥文化遗产事业在广西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文化遗产事业产业体系。具体思路有:发挥文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拓展文博产业发展空间;实施"百家博物馆建设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办馆;重点构建"两区一带"博物馆群,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加快宁明花山和兴安灵渠申遗工作,创建广西文化旅游精品;促进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建设中国—东盟艺术品展销中心。  相似文献   

13.
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高度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这种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也构成二者各自发展的关键制约条件。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蓝色经济区包含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这种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驱动力。山东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模式即文化在山东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构成了山东经济发展强劲的内在动力。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以文化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藉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发展旅游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已经成为共识,但盲目发展旅游给地方文化发展带来破坏性极大的影响。通过对屯堡文化发展走向的经济人类学分析,我们认为要想使屯堡文化发展的经济效用极大化,理想的方向是屯堡文化的主体与旅游公司一体化。当然完全一体化受到各种条件限制,这需要地方文化主体采取相关纵向约束来实现地方文化效用一体化,从而在较大程度上使得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协调,引导地方文化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勇军 《中国发展》2012,12(4):28-33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题。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成为拉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该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产业转型时期的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全方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为实施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化大众化思想是毛泽东文化理论中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从历史逻辑看,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经历了一个初生萌芽、不断形成、逐渐成熟、继续发展的递进过程。从主要内容看,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包括文化根本来源大众化、文化丰富内容的大众化、文化表现形式的大众化、文化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和文化服务对象的大众化等具体内容。从时代价值而言,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众属性、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的文化权益和促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探讨了文化人类学500年学科发展的历程,总结了文化人类学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的社会功能.在中国加入WTO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融入世界,世界政治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人类学有可能为世界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文化是流动和扩大的,有变化也有创新,个人可以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的不断创新中成为变体,经个人进入集体创造成为了社会的共识,使文化有了社会性。文化如果不为社会所接受就很难保留下来。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世界五大文化圈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世界文化简单地分为东、西两大板块的观念应当改变 ,东、西文化并非从来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世界文化之源在东方 ,地中海是历史文化的漩涡 ,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五大文化圈 ,即佛教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和游牧文化圈。五大文化圈处于互动关系 ,相互接触、碰撞、渗透、交叉 ,甚至挤压、重叠  相似文献   

20.
环境伦理:经济和谐发展的文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本的极度贪欲、科学技术的绝对至上、消费主义的无限崇拜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张扬是环境伦理凸现的种种根源;随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展现,强调伦理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是现代经济实践的一个现实课题.因此,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环境伦理与经济发展的和谐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