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不断交锋、交迭、变更,造成了我国司法自由裁量权运作中大量的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完善:完善立法,加强立法解释;培训法官,提高法官素质;改进司法裁判文书,加强判例指导;开展对司法自由裁量问题的理论研究,从法理学上为司法自由裁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法官制度改革是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改革的进程离不开现代司法理念的指引.现代司法理念的根本含义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其对法官制度的要求就是法官精英化和法官独立,因此,应当从法官的选任和职业保障两个方面来改革我国的法官制度.  相似文献   

3.
司法权作为一种判断权,独立性是其本质属性.司法独立包括司法职能的独立、司法组织的独立和法官的独立.其中法官独立是司法独立的核心和最高境界,是现代司法理念下审判独立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从分析法官独立的价值内涵入手,着力剖析我国现行体制下的法官地位,并从法院体制、法官保障、法官管理等方面对如何保障我国的法官独立地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赋予司法独立以完整内涵并真正实施的国家,因而研究美国的司法独立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司法独立的理论基础是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理论。为保障司法独立的贯彻,美国确立了法官个人意义上的司法独立性和制度层面上的司法独立性,但该原则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历来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造成司法不公的原因既有体制上也有传统文化上的.作者认为法官素质不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徒法不足以自行.本文在总结、对比西方法官制度的前提下,提出了任命制、终身制、法官的保障制度、惩戒及培训制度等一系列用以提高法官素质的做法,以期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世界上非专职化法官参与司法过程存在三种典型模式:英国的治安法官制度、荷兰的替补法官制度以及日本的裁判员制度。由于轻微刑事案件司法理念和司法操作要求与非专职化法官制度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我国可以考虑在轻微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引入非专职化法官制度。可先选择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或者律师作为非专职化法官,待成熟之后,再扩及到普通公众,由此既能节约司法资源快速处理案件,又能够做到民意在司法过程中的合理参与。  相似文献   

7.
律师法官关系性质上为基于司法职业交往而形成的司法职业关系。将此类职业关系与二者在诉讼交往、公共交往及家庭交往中形成的关系相混淆是当前构建和谐律师法官关系探讨中的一大误区。因此,应立基于律师法官职业性质探讨二者间的关系,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律师法官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司法裁量中法官的道德情感不可避免,且可在社会契约理论中寻找到其正当性根据。司法裁量中,法官通过判决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感可作为正义冲突时的价值导向,引领公众的生活目标。但司法裁量中法官的道德情感也存在消极性,我们似乎只能寄希望于法官个人素质的提高,以保证法官的道德情感的发挥是在遵守法律规则的前提下运用。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12,(11):44-44
丁国强在2012年9月5日《法制日报》撰文《法官的司法良知与司法公正》认为,司法良知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法官理性认识和思维方式。没有司法良知的法官,其内心空白很容易被欲望和利益所填补。司法良知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实践磨练中精心培育。首先,司法良知是司法公正的人性基础。法官的职业良知是人文关怀和司法责任感的内心体现。决定着法官对待司法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司法责任制是新一轮司法改革重点强调的关键机制,而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由裁判者负责"的重要制度,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方面。在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探讨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的重构,需要明确法官司法责任的界限,合理划定追责范围;明晰权责主体,将主审法官与合议庭成员作为主要追责对象;结合法官惩戒委员会的改革设计设置追责主体以及严格法官惩戒的追责程序,强化法官职业保障。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的重构应当以确保法官独立行使职权为核心前提,进而实现严肃惩戒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监督司法活动,保证司法公正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关联性在各国证据法体系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但关于关联性的涵义各异。证据关联性的判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受各国立法中设定的证据规则、司法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影响。不同的证据种类与分类的审查判断方法又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要立足于证据的功能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2.
概念法学派认为,可以通过立法建立完美的法律体系,法官可以从中直接找到毫无疑义、无可争议的规则来解决具体案件。但法律的历史性决定了法律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势必会使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中时产生疑义或者争议。作为裁判者,就有了对裁决理由加以论证的义务。这次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就对法官作出的判决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公开判决的结果,还要在判决书中进一步说明判决的理由,明确了法官对裁决的论证义务。  相似文献   

13.
价值衡量是司法裁决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针对价值判断也不无诸多疑问。无论如何,评价、判断涉及到的是法官过多的主观行为。由此,笔者从历史上重要的法学流派出发,提出了价值衡量存在的空间;并考量了价值衡量是否仅仅是法官任性作为,可否有其合理的可行性;以及简单介绍了在司法领域应用价值衡量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新《刑事诉讼法》对非法证据排除进行了相关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参与非法证据排除主体性地位。检察机关参与非法证据排除意义重大,有利于从根源上防止非法证据的出现,也有利于克服我国一元制庭审模式的弊端,从而规避非法证据进入庭审对法官的影响,确保法官公正审判,维护司法正义。这就迫切需要对检察机关参与非法证据程序进行规范,才能以之指导检察实践。  相似文献   

15.
社会相当性理论作为社会行为论的一种,既是解决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依据的理论武器,也是犯罪实行行为判断标准的理论依据。社会相当性理论不仅考量行为所造成的结果的恶,同时更侧重行为本身的恶。因此,相对于单纯的法益侵害说和规范违反说,在解释实行行为的刑法意义上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被允许的危险具有开放的空间,需要法官、法学家根据法秩序的统一性原则进行补充。警察处置突发恶性事件的行为不宜视为法令行为,也不同于正当防卫,而属于被允许的危险。本文为突发恶性事件中被允许的危险提供了判断标准,并对警察在处置突发恶性事件中造成无辜群众伤亡的责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无论立法者还是社会公众都非常关心,法律在运行中的实效如何?准确评判法律实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作者认为,在评判法律实效时,我们必须首先准确地把握法律实效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遵循恰当的评判方法,采取科学的评判标准,方能客观公正地展示取得的成绩、查找尚存的问题、揭示形成的原因,达到促进实效的改善、构建良好的法律秩序和加速法治进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智能理论在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虽时间很短 ,但发展迅速。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在刑事侦查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及理论方法。根据刑侦系统的特点 ,如何有效地将智能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是开发刑侦智能系统的关键。研究表明 ,犯罪的发生是随机的 ,判断犯罪的行为和状态是模糊的 ,所以 ,刑侦智能系统的核心是对两种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传统大陆法系法官所奉行的演绎推理下的三段论思维模式面对简单案件是有效的,但是在疑难案件的审理中,由于三段论推理所要求的逻辑严密性,普适性的法律规则难以保证三段论推理中大前提的"真理性",因此需要对三段论的思维模式进行改造,在法律适用中区分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在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互动中,推动法律适用的进程,从而保证判决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0.
宁健 《桂海论丛》2004,20(5):24-27
在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创造等一系问题的论述中,人民利益是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它不仅是社会主义价值选择的出发点和价值创造的目的,而且是价值判断的标准和社会主义内在的价值规定性,因而成为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抓住这一核心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