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多发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对未成年被害人关注较少.这不仅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更不利于犯罪预防.从未成年人保护角度看,预防未成年被害人化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针对被害人的第二次被害、第三次被害分别做出立法完善、司法规范、心理干预以及国家补偿的应对,以保障被害人从被害经历中恢复并重新步入社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未成年人在性方面受到侵害的情况日趋严重,为了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被害人的逆向转化,减少犯罪的潜在因素,稳定社会,加速社会环境净化,大力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和理论意义。开展未成年性被害的心理预防工作,应在加强未成年人性知识教育,提高他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即情境应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训练,认识事物分析判断事物能力的训练,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是一个极易受到侵害的群体,特别需要法律和社会的保护。笔者从未成年人被害的原因入手,分析未成年人可能成为被害人的心理、社会及家庭原因,从而探索预防未成年人被害的对策,以期达到预防犯罪、降低未成年人由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的机率、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在生理、心理和人格特质上的特殊性、家庭教育的低水平性以及自身学习的匮乏性决定了未成年犯罪人具有临时犯罪人格.临时犯罪人格有过渡性、动荡性、可塑性的特点.具有临时犯罪人格的未成年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或犯罪后往往有所悔悟,易于教育和矫正.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内的社会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的临时犯罪人格.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仅仅是法律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更要坦然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社会与国家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不仅需要法律层面来完善防治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更需要完善社会对策,需要净化整体社会环境,采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只有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少年司法制度与社区矫治相结合,构建预防未成年犯罪的综合体系,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家庭环境的优劣,对其子女犯罪心理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离异家庭环境导向不良,直接引起了犯罪的低龄化。家庭变异阶段的几个时期会对未成年子女产生不良心理反映,而单亲家庭的消极因素,父母再婚家庭环境的弊端及未成年子女离家出走后的不良交往,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演变与形成的原因。但是,相同的刺激情境下引起的反应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个体的心理、意识在能否形成犯罪心理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犯罪被害人与犯罪被害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犯罪被害人是指受到犯罪人犯罪侵害遭到损害的人,具有犯罪被害性、犯罪和被害的互动性,有时还具有可罚性或可责性。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存在无关联和有关联两大模式。从生理分布看,一般男性比女性易被害,青少年比成年人易被害;从时间分布看,深夜和每年的10-12月被害的比例最高。犯罪被害预防有社会被害预防、群体被害预防、个体被害预防三个层次和被害前预防、被害中预防和被害后预防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刑事被害人的“第一次被害”源于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由于刑事追诉机关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当和社会力量对其保护不够,刑事被害人还会“第二次被害”。适当改变刑事追诉机关的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庭审程序,并正确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刑事被害人的保护是防治刑事被害人“第二次被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社会调查报告是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通过走访家庭、学校、单位、居委会、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作案以前的一贯表现、作案原因和家庭生活环境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它是对未成年犯罪人量刑时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教育改造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且检察院或法院可以针对社会调查报告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或司法建议,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历来都是一个的重大社会的问题。近年来,云南省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高居不下,且犯罪年龄降低,犯罪类型多样,犯罪手段暴力。因此,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背景下,要加强对未成年犯罪的预防和矫正,结合云南省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力量,合理分工,互相配合,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从而为未成年人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护。  相似文献   

11.
数千年来,无论是刑事实践,还是刑事理论,都将注意力集中于犯罪人一方,而忽视了犯罪被害人在“犯罪──被害”过程中所引起的作用,因此,古代“以刑去刑”近现代“预防犯罪”的刑事目标均难如愿以偿。在我国.直至八十年代中期才正式开始对犯罪被害人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但至今属于初始阶段,现笔者试就犯罪被害人的本质特性作一探讨。笔者认为,所谓犯罪被害人的“特性”,实际上主要是指被害人在“被害”这一运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性是以“被害”为中心,并由“被害前、被害时、被害后”这三个阶段构成的,然而,我国理论界目前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激情犯罪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并且与未成年犯罪主体和外界刺激关系密切。我国没有专门的未成年人刑事立法,诸多未成年激情犯罪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量刑时,激情是否作为减轻刑事处罚的必然因素,应该看促使激情产生的外界刺激是否适当。对因不当刺激而产生的激情犯罪应当减轻处罚,因非不当刺激而产生的激情犯罪则不应当减轻处罚。  相似文献   

13.
在强奸犯罪情境中,作为间接因素的时间与强奸犯罪的发生存在较突出的关联性,犯罪地点多为被害人住处、加害人住处以及宾馆等特定场所。在互动情境中,加害人与被害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多为熟人,且加害人主要处于社会较低阶层。此外,被害人在类型结构上以常人为主,但也存在相当比重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以及醉酒者。实现强奸犯罪的被害预防与遏制需要构建多主体、多层面的防卫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论被害人过错与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犯罪侵害与被害是犯罪问题的两个方面 ,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多地是关注犯罪侵害 ,而对犯罪被害及其与犯罪侵害间的关系的关注尚很不够。认定被害人有无过错需要把握三个条件。在司法实践中 ,被害人过错大致有挑衅、激将、贪欲、报复、失态这几种表现形式 ,其在犯罪的发生中起着诱发犯罪意识、创造犯罪实施的条件、降低犯罪实施的风险等作用。研究被害人过错、减少被害人过错 ,对预防犯罪、降低犯罪侵害的危害程度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提高社会成员对被害人过错的认识 ,增强对犯罪的辨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 ,建立被害人过错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犯罪实施过程中,犯罪动机受外界情境等因素影响可能发生现场转化,其包括恶性转化和良性转化。被害人在犯罪现场的积极应对,可以促使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向着良性方向转化,进而弱化甚至放弃犯罪行为,使被害人免受或者少受伤害,从而达到控制犯罪、预防被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受犯罪现象中被害人身份复杂、行为多样及考察标准不一等因素制约,被害人在刑法教义学中一直缺乏应有的重视,被害人因素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偶然和专断。因此,运用类型学思维在刑法教义学的框架内探求被害人影响刑事立法、司法和行刑政策的制度性进路和规范化限制,就成了犯罪被害人刑事政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被害人根据其人身特征可划分为自然犯中的被害人和法定犯中的被害人,暴力犯罪被害人和经济犯罪被害人,亲告罪被害人和公诉罪被害人,未成年、女性和老年犯罪被害人等四类,对于不同的主体类别应当给予不同的刑法评价;被害人行为类型又可分为过错行为和无过错行为,被害前行为和被害后行为两类,对于不同的行为类型应当配给不同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美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也居高不下。虽然影响美国未成矫正的社区矫正和训练学校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有许多不足之处。社会形势的转变也要求改进对未成年人的矫正。下文将对美国犯罪未成年人矫正现状进行一些思考与展望。一、对犯罪未成年人矫正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有两个主要趋势影响着美国犯罪未成年人矫正发展:一是增强对犯罪未成年人的惩罚力度,二是创造更多的在社区中制裁的方法。但是,问题在于,对严重的犯罪更多适用监禁措施,同时也会进一步增加严重的未成年犯罪数量,因此,增加在社区中的替代监禁的方法是必要…  相似文献   

18.
犯罪与被害是一对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具有因果制约性而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被害人的个人情况包括被害状况、职业身份、人际交往、家庭关系、经济状况,案发所在地点、场所、时间与被害人的关系,为何被罪犯选中等,分析被害原因,有利于选择正确的侦查途径,缩小侦查范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性的犯罪低龄化的现象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和特别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刑事法律所关注的焦点。对未成年人的处罚适当与否,不仅关系到未成年罪犯一辈子的前途,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其意义远远超出处罚犯罪未成年人本身。  相似文献   

20.
犯罪被害人被害人化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因各种主体内外因素的消极影响而处于的不健康状态,其特点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发生的可能性和状态的不健康性。心理学中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学习理论、认知理论都可以对被害人化作出一定的解释,而被害前、被害中和被害后的因素都影响被害人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