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6 毫秒
1.
<正>2009年是互联网诞生40周年,也是中国全面进入互联网15周年。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造就的传播新形态,已然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带来了全面深刻的介入,特别是重大社会事件与新媒体传播互动呈现出活跃、强劲的态势。在多元与多样"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在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互联网已由一种信息技术手段演变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新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带来跨媒介、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公共危机传播管理主要是指政府或者危机管理决策者在面对公共危机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控制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的信息传播活动。有效的公共危机传播管理能引导社会舆论、促进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整合社会资源应对危机,做到转危为安。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的手段曾主要是大众传媒,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危机传播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使危机传播主体多元化,危机传播方式多样化,加大了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成为新时期加强公共危机传播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时代。最引人注目的变革之一,莫过于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对传统媒体形成的颠覆性的挑战。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突发性事件的披露,越来越多热点新闻的传播,越来越多的网上传闻、网上评论、网上博客、网上来帖跟帖等,对社会舆论形成无法避免、且无法阻挡的冲击。所有这些,毫无疑问都是以互联网为核心、以数字新闻为载体的新媒体带来的新变化。正因此,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既有现实生活的社会思潮不断谋求网络空间的出场和传播,也存在网络空间中多元意见表达、特殊社会心理及价值观念嬗变形成的新型社会思潮,这使得社会思潮的生成及治理成为一个涉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从整体上看,互联网在传播效能、主体性、宏观环境等三个层面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特别是对于社会思潮的生成而言,网络信息成为重要养分、网络舆情成为重要契机、网络媒介成为重要载体、网络空间成为重要场域。面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相互激荡、深刻变化,必须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治理,在网络信息监管、网络舆情处置、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以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深刻改变着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现状。"学习中国"APP作为手机新媒体的推出是新媒体发展与理论联系群众的必然要求,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进行了创新改进,推动了理论走近寻常百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载体的创新发展、理论的有效传播提供了有力借鉴。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5)
<正>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传播的主体、内容、渠道、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深入千家万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员教育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研究运用新媒体,不断创新内容、方式、方法等。一是大力推进全市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建设。2005年4月,鄂尔多斯市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上半年,组  相似文献   

8.
舆情是民众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随着互联网跨越式发展,新媒体飞速崛起,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舆情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传播变得非常迅速,影响力巨大。由此,各级政府对新舆情的判断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得到跨越式的发展。如何有效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更好地掌握执政资源,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混沌理论的视角,分析混沌理论在新媒体传播规律中的运用,提高执政党在新时期对新媒体的把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由传播创造并不断持续新的传播系统,卢曼所提出的以沟通为要素的自我自制式社会系统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高的契合性,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新媒体时代政治意识形态传播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新媒体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基础上,能够交互传播的新兴媒体,例如微博、微信、博客、论坛、聊天工具、门户网站、社交网络等。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6.9%,微博用户数量达2.75亿,而微信的用户数量更是突破了6亿。由此可见,新媒体在国民日常生活的交流通讯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阐述了互联网问题,并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怎样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15,(7)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传播由单向式转变为交互式。新媒体在某种程度上重建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新媒体时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具有流动性加快、区分度降低、结构扁平化、关系复杂化、利益多元化等特征。造成这一变迁的原因在于信息权力对政治权力的影响加深、新媒体的赋能与赋权功能以及新媒体时代人的碎片化生存。新媒体时代社会阶层结构的重整在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民主建设、强化政治治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具体化并不停留在使人们拥有"共同的幻觉",而在于构建一种新型媒介引导的人民政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媒体已经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甚至是主导力量。它不仅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习惯,也推动对外传播逐步迈入全球传播时代。对中国而言,新媒体既为我们不断提升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使我们面对着外部传播环境愈加复杂、差距可能被不断拉大的严峻挑战。基于此,为了构建符合新技术发展趋势的全球传播体系,我们要创新传播内容和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能力,主动搭建自主的新媒体平台,充分调动国内互联网网民的力量,充分发挥驻外企业和人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其自身具备信息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独特优势。自2011年以来,我国网民数量以及互联网普及率出现连续6年的增长趋势,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当前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共存的状态下,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15.
赵书昭 《世纪桥》2014,(2):90-91
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热点舆情管理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能。社会热点舆情具有传播快、覆盖广、海量性、周期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畅通各种媒体渠道,顺畅政府与社会的沟通,确立各职能部门的联动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情绪的疏导工作等措施。当前政府社会热点舆情管理工作的启示有:一是开创舆情管理工作新思路,树立舆情管理工作新理念。二是完善舆情管理工作制度,创新舆情管理工作模式。三是认真总结和概括舆情管理经验,切实提高舆情研究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对党的文献编研成果的传播以及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网站平台仍是党的文献编研成果在互联网传播的主要方式。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使党的文献编研成果的信息化程度也在逐渐加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党的文献编研成果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更为专业,逐渐成为关注热点,受众人群更为年轻化,信息共享性和协作性加强。党的文献编研成果在互联网中的传播是一股积极的潮流,通过宣传也提高了人们对党的领袖人物更为客观正面的认识。互联网给党的文献编研成果的传播提供了现实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求我们创新文献传播形式,密切关注网络安全,严守思想舆论新阵地。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当前,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交锋冲突的重要平台。宣传思想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推动新媒体朝着健康、有序、理性的方向发展,成为治国理政、凝聚共识的助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日益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传播途径和集中爆发空间。在"掌握了互联网就掌握了话语权"的时代,主流新闻网站应该通过不断提升公信力、探索传播新形式、发挥网民正能量等途径加强话语权建设,增强对网络舆论的导向作用,拓展网络舆情的引导途径,推进网络社会舆论环境治理,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和谐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以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终端为主要特点的新媒体在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挑战和影响。如何避开新媒体对思想意识形态的冲击,借新媒体之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当今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庞杂性,在客观上使得基层党组织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特别是快速、便捷、超大容量的互联网,迅速融入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俨然成为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研究新闻传播的专家认为:舆论传播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