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法制》2011,(32):10-10
危机如何与法律制度发生关系?人类每遇到一次危机。总会伴有科技和制度的创新。要控制、克减风险,人类首先想到的是制度创新。以环境监管为例,目前中国的环境监管体制是以公权力控制为主,这个体制如果不改变,环境污染就难以遏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的环境观念在哲学上首先发生了变化。这就涉及社会哲学的转变,从过去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
现在,围绕在消费者身边的经济、社会环境正以人类从未经历过的形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跨国企业提供的大量而同质的消费品,泛滥于大众媒体或互联网上的信息与广告,(人类)对舒适消费生活的企盼与以全球气候变暖为首的环境问题之间的窘境,对石油、食品等需求的扩大与资源的枯竭,担心食品或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化及其安全性等诸多问题将现代消费者每天置于个人无法轻易应对的处境之中。  相似文献   

3.
环境危机正在威胁人类所创造的文明,环境问题以及由此而发的环境危机作为公共性悲剧,看似由人类行为外部性所致,实则源于社会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环境资源的公有化、私有化以及兼具两者的公私一体化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环境危机,但是相比而言,能够充分发挥私人主动性的环境资源私有化制度、私有财产权制度和市场化制度显得更为有效。当然,私人在解决以生态灾难为特质的环境危机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其比较优势的发挥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4.
国际环境犯罪及其立法状况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笼罩全球的环境危机 人类是环境的骄子,同时,人类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又无情地毁灭着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从产业革侖带来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来,人类就从来没有摆脱过这种尴尬的局面。时至今日,环境危机已经笼罩全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估算,由于环境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5.
于佳 《法制与社会》2011,(24):232-234
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既表达了人类对“理想城市”的追求,也展现了全球范围内对工业文明的继续性思考。本文努力回应现实,以城市环境治理为着眠点,分析了文明类型的变迁与城市环境治理之间的具体关系;根据城市环境危机与工业文明的内在关联性,申明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及其为城市环境治理带来的新视角。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环境治理实践必须依法治理,运用规范调整来实现城市环境治理机制的常态化,同时保证环境正义和环境民主在治理过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一、环境保护及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以来,人类就一直生活在环境之中: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环境,创造了大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但同时也使得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便是环境问题。它是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并由此危害或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又称为公害或环境危机:如由于长期排放的二氧化碳、碳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累积性后果,开始显现为全球性的酸鱼、“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酸雨会使农作物和植物枯死,毁灭森林和鱼类:“温室效应”则使全球温度升高将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沿海城市和农田,还会改变全球风向、降雨和海洋循环的方式。臭氧层受到破坏的结果,会使人和牲畜的癌症发病率急剧升高。  相似文献   

7.
国外的环境犯罪与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环境犯罪与立法刘仁文一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犯罪的努力伴随着笼罩全球的环境危机,国际社会对环境犯罪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采取了包括刑事立法在内的诸多对策。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联合国环境宣言》,确认了...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出现得相当早,几乎从地球上出现人类开始,环境问题就相应产生。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高技术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后,致使国际环境污染的范围越发广泛。如核电厂发生泄漏、爆炸事故对邻国造成的核污染;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造成大面积海域的油污染;空间物体失控而坠入他国境内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害以及环境污染;跨国界水的污染以及大面积工业酸雨等频频发生等,给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所有这些环境污染都涉及到国家的责任。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不仅享有环境权…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对资源过度地开采,导致了世界性环境危机地产生。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唤醒了人们的权利意识,要求恢复和保全健康舒适的环境权利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成为催生环境权产生的现实与伦理基础。随着环境权的产生,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它日益成为了人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守护家园     
《法人》2024,(4):74-77
<正>阳光、空气、河流、山川、森林、草原……地球,孕育了数不尽的生命,滋养着万千生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地球环境遭受了日益严重的破坏。森林砍伐、水源污染、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冰川融化、野生物种濒危、鱼类资源枯竭等问题,不断威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更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环境。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从海洋到陆地,从城市到乡村,塑料垃圾无处不在。塑料难以降解,长期积累会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甚至威胁人类健康。2024年世界地球日主题为“全球战塑”,旨在呼吁全球共同应对塑料污染,保护地球生态。  相似文献   

11.
一网络革命只要有一根电话线和一台电脑,甚至一所深山老林里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和全世界著名的学者进行交流,可以看到全球第一流的图书馆里的资料;只要花上不足一万元人民币,一位个体户可以把他的商业广告发送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在10年前,这或许还是一个梦想,但在今天,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这一切都可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网络革命似乎在这一夜之间降临。不过几年时间,网络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有人将之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科技革命。目前,全球Internet用户已达700…  相似文献   

12.
全面、正确地总结和评价现代环境法的演变与形成,是环境法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历史考察的方法,对现代国内、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作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述。作者认为,现代环境法的形成经历了从人类社会早期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发展到防治生活环境污染与保护自然资源并重,再到全方位环境资源保护的整合型环境立法阶段;目前,环境立法正在朝向全球趋同化的方向演变。环境法学研究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实现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进一步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义与文化背景(一)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意义众所周知,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人口资源危机,由此也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期,世界进入高技术的时代,世界各国纷纷推出高技术发展战略,制定高技术法律规范,发展高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股巨大的潮流。作为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最高体现、高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振兴,促进了生活的变革,促使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伴随着高技术发展的是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资源匾乏,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粮食短缺,所有这些危机表明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因此,高技术的发展不能只求经济的增长和繁荣,而要关注与人类的生存和维系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社…  相似文献   

15.
姜森 《检察风云》2023,(3):70-72
<正>大约60年前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可以说是人类最接近核战争的时刻。依靠先进的空中侦察手段和敢于冒险的侦察机部队,美国掌握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详情。以此为基础,危机最终得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英国《空中力量》杂志近日披露了美军在那场危机中运用侦察机获取情报的内幕。“看上去很像核导弹”因对古巴倾向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不满,  相似文献   

16.
周宇光 《刑警与科技》2014,(12):120-122
得益于IT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人类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产生的各类数据,而同时数据存储的成本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在悄然来临.根据IDC预测,全球在2010年正式进入ZB时代,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意味着人类在最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之前产生的全部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的数据,正推动人类进入大数据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徐祥民 《政法论丛》2023,(1):110-123
环境损害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或者由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引起的自然环境的不利变化,是对人类环境发生的各种不利变化现象的抽象。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环境破坏等都没有揭示工业化给人类环境带来的不利变化的本质。环境侵权既不等于环境损害也不被环境损害所包含,它是人为粘连在环境污染之后的侵权法制度。人类活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有取、放、移、扰四种类型,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也有取竭型、放累型、移易型和扰乱型四种类型。环境损害是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建设走向成功的“指路明灯”,也是环境法学范畴体系的核心范畴。以环境损害为逻辑起点,环境法学已经初步形成由环境单元、环境共同体、人天关系、环境行为、环保责任、环境保护法、环境利益等基本范畴构成的环境法学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初以来,美国出现了一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场危机后来演化成为全球金融风暴,并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西方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不亚于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它与美国房地产的衰退结合发酵,使美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放缓,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这场次贷危机原因很多,本文试图从法律角度分析促使危机发生的原因,并从中得出其对我国公法和私法的法制建设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刘燕婉 《法制与社会》2013,(16):238-239
在2007年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呼吁在全球倡导全新的"绿色就业计划",要求政府、雇主和工人三方制定政策,使得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促进就业三方面协调发展。在全球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和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绿色就业席卷全球,成了一剂良方以应对危机。这些危机也对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既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应该积极的在我国现实国情下推动、促进绿色就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在所称的全球金融危机可从七个不同的危机组成的系列加以分析,这些危机对我们的影响迄今依然存在。过去三年一系列经济事态是前所未有的:全世界仍然在应付75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全球经济危机不是由於某一种原因造成的;相反,至少可以找出12种互相作用的原因来。同过去多数经济灾难不一样,这次危机的震中在美国。这场危机引起国际上作出前所未有的努力来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并减轻其影响。尽管存在一些小问题,国际协调合作迄今是做得很不错的,将来仍然会如此,而这正是全世界免遭更严重经济衰退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