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中之重,公安机关城市轨道交通部门是城市轨道交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应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即以公安机关城市轨道交通部门为中心,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力量为依托,整合多种资源,运用科学的工作机制,对城市轨道交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当前该体系建设的困境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都有体现,应从切实落实责任、创新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规范化建设、创新防控网络,统筹一体化警务协作、创新应急响应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和执法规范等方面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恐怖袭击风险。面对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必须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动能力,构建跨部门的反恐协同机制。应从应急演练强化、现场指挥优化、日常联动合作、反恐资源整合、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优化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是为人民群众基本出行提供普遍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具有显著公益特征的民生工程。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保工作,对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意义非凡。青岛市公安局地铁分局把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作为安保工作目标,从搭建安保指挥、应急处突、勤务运行和保障建设"四大体系"出发,不断充实完善治安防控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实现路径,切实提升平安地铁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公安部门可依托集情报、网监、通信、指挥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警务智慧指挥中心,实现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组织严谨、联动一体、地上地下智能调度的应急指挥之效能。该指挥中心应基于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特殊环境条件及相关国家安防建设标准,创新实现视频巡控、实时可视化指挥等城市轨道交通警务特色职能。立足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应用为内核的智慧指挥新模式,可对城市轨道交通警务智慧指挥中心的功能体系发展进行再设计,实现人脸识别及重点人员实时比对、违禁物品识别系统、客流强度分析与实时管控及智慧应急处置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转型期,社会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安全风险正从生产安全单一领域向社会全领域的公共安全风险转变,各类风险相互叠加、相互耦合,危害后果严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关乎运营安全、关系城市安全、影响社会稳定。面对多重风险,为适应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应树立城市轨道交通"不出事"的底线思维,贯彻"风险主导警务"发展理念,构建"事前"+"事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确保能对各类风险提前预判整改、及时预警干预、高效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空间封闭、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一旦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未能及时妥善处置,极有可能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因而轨道交通安全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极大重视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针对城市轨道线网点多、线长、客流强度大等特点,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压实运营企业安防主体责任,联合运营企业建立了"公安指导站方主导"的地铁车站突发事件防范处置最小作战单元,把民警、辅警、站务、保安、安检、保洁、维修、商铺等所有车站常驻人员力量投入应急处置环节,明确应急指挥权和任务分工,围绕常见突发事件科目开展大练兵大比武,着眼建设"防得住、控得快、打得赢"的应急专业队伍,全面提升作战能力,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安防瓶颈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7.
交通因素对土地的利用形态、格局、规模均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引起城市形态和经济布局的更新迭代,形成显著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重要影响因子,对沿线住宅地产价格的影响尤为明显。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逐年增加,应科学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住宅地产供给侧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健康发展与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立法严重滞后,不仅影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无法为城市轨道交通执法、司法提供法律适用依据。全面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法律可发现,我国目前在中央和地方都有了一些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立法,但这些法令存在缺乏统一性、立法层级较低、适用范围不一致、立法存在空白或冲突等问题。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立法应选择单独立法的模式,即制定专门的城市轨道交通法,该法与其他交通运输法各成体系,这样更适合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也宜于形成基本法、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相衔接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在上下班高峰、节假日、大型活动期间、恶劣天气时、春运暑运等特殊时段容易形成大客流态势,此时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大客流安保工作的难题和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根据风险分析模型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和处理对策,积极构建警企协作机制,配强应急救援与处置装备器材,防患于未然,严防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时段发生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事端。  相似文献   

10.
当今各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日本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历史悠久,安防经验丰富,对我国广州以及其他已建设和正在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在规划或开展城市轨道安防工作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网格警务、智能警务、协同警务三种警务机制的出现,加速了城轨公安机关警务工作的实践创新和发展。因应这种形势,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工作者应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基点,通过"安全站区"建设,划网定格进行源头治理、精准治理,城轨公安机关要依托科技创新,跨部门、跨界别构建智慧、精准、高效、融合的警务智能化网格,牵引城市轨道交通警务机制革新,从而实现因地制宜和讲求实效的社会控制多元化与警务综合治理的协同模式,创建平安有序的城轨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针对地铁等轨道交通设施的恐怖袭击时有发生,给社会安定带来了极坏影响。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保,公安机关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如相关法规建设滞后、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健全、安全监管水平有待提升、应急联动机制有待完善。应加强联勤联动联查联防,加强轨道交通安保智慧化建设,加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提升应急处置效能,注重轨道安保力量建设,深化轨道交通安全宣传机制改革,多方着手,不断推动轨道交通安保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共安全需求的日益增长,应急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应急交通工程装备是应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适应现代大规模救援行动的需要,加强应急交通工程装备能力体系建设,推动应急交通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是封闭环境下复杂动态的社会治安场所和安全聚焦点,是世界范围内暴恐袭击的主要目标和案件高发高危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它很快将成为大型以上城市公共交通主力,当然也已经成为目前党和政府重点关注的安全领域。做好这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应按照安全管理发展趋势,以"一个重心、两个结合、三个关键、四方责任、五个加强"为策略,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城市安全,保证社会稳定、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提供城市公共交通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上海目前正在加快建设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是重要战略目标,维护城市运行安全是基础保障。本次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城市运行安全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是一次考验。通过不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增强应急物资生产流通能力、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创新储备方式、健全储备物资调拨配送,提升城市应急保障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从以经济性服务为主,扩展到以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的重要标志,是将以人为本首先以人的生命为本、服务为先首先以保障安全为先的理念贯穿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标志。立足现实,当前必须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应急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以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7.
应急管理风险教育是指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及对风险认知、辨识、管控、减轻等方法传递给人的活动,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围绕广东省应急管理风险教育体系,通过数据资料调研,分析应急管理风险教育的内涵,研究广东省应急管理风险教育体系的短板,提出了广东省应急管理风险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为提升各级组织的应急管理风险教育水平,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强化公众安全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稳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方便公众出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十分突出。但是,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面临的风险隐患也多、安全保卫压力大,这对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普遍存在专业警力不足、警务理念与工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改造等方面的问题,论坛汇集了各方的工作经验和智慧成果,提出了大量的建设性意见。在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体系中,城市轨道交通警务人才培养刚刚起步,搭建警务交流平台促进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将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实战需求与公安院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保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中心的公共交通发展方向是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核心。城市轨道交通定位建设对于解决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研究成果,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协助城市轨道交通治理,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系统。  相似文献   

20.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单独成篇,内容包括"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提出,"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切实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