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转型期,社会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安全风险正从生产安全单一领域向社会全领域的公共安全风险转变,各类风险相互叠加、相互耦合,危害后果严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关乎运营安全、关系城市安全、影响社会稳定。面对多重风险,为适应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应树立城市轨道交通"不出事"的底线思维,贯彻"风险主导警务"发展理念,构建"事前"+"事后"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确保能对各类风险提前预判整改、及时预警干预、高效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重中之重,公安机关城市轨道交通部门是城市轨道交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应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即以公安机关城市轨道交通部门为中心,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力量为依托,整合多种资源,运用科学的工作机制,对城市轨道交通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当前该体系建设的困境在人防、物防、技防方面都有体现,应从切实落实责任、创新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规范化建设、创新防控网络,统筹一体化警务协作、创新应急响应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和执法规范等方面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3.
2003年“两高”《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刑事案件的解释》与2020年“两高两部”《关于惩治妨害新冠疫情防控犯罪的意见》系特殊规范与一般规范之关系。为契合罪刑均衡原则,对于拒绝执行防控措施以致引起新冠疫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当行为人对危害结果主观上故意时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对危害结果系过失时则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意见》为严厉惩治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暴力抗法行为而对妨害公务罪对象所作的扩张规定存在类推之嫌,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中的“虚假信息”应同时具备“恶、假、害、特”四个要素。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发生的制假售假等犯罪行为,应当从重处罚。将贩卖、加工、食用一般野生动物的行为一概入刑仍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路网客流节节攀升,大客流正逐步兼具常态化风险和突发性风险的特征,成为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基于"公共安全"语境下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组成要素、时空特性和成因隐患,建立"三位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风险预警机制,采取"分类、分级、消解、多元"的应对策略,可有效减少和规避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引发的公共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公安部门可依托集情报、网监、通信、指挥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警务智慧指挥中心,实现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组织严谨、联动一体、地上地下智能调度的应急指挥之效能。该指挥中心应基于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的特殊环境条件及相关国家安防建设标准,创新实现视频巡控、实时可视化指挥等城市轨道交通警务特色职能。立足构建以大数据智能应用为内核的智慧指挥新模式,可对城市轨道交通警务智慧指挥中心的功能体系发展进行再设计,实现人脸识别及重点人员实时比对、违禁物品识别系统、客流强度分析与实时管控及智慧应急处置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全球范围内,变异流感病毒感染事件的发生间隔期出现缩短的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事件平均每2年就发生一次。当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新型冠状病毒也许不会像SARS那样很快消失。因此,需要经常应对新发传染病的挑战或许会成为疫情防控的“新常态”。本文在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本身的特点和全球新发传染病流行趋势的基础上,本着学先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原则,提出在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后如何有效加强我国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城市建设、城市发展高度耦合,运行安全维护与治安管控难点多、要求高。安全、有序、可靠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的目标追求,主动控制是体系设计的基本遵循。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特点相适应,坚持风险导向,遵循一体化防控、立体化防控、安全第一与防处并举、实时性与适度性等原则,打造多网覆盖、防线支撑、机制贯通的"五张网、五防线、五机制"治安防控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8.
张程程 《瞭望》2020,(9):26-27
“法者,治之端也。”全民战疫,处处有法。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三个关键词中,“依法”被摆在了首要位置。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手段。非常时期,重典治乱。坚持依法防控,完善立法是首要环节。疫情防控于法有据,才能依法有序.及时查漏补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规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在上下班高峰、节假日、大型活动期间、恶劣天气时、春运暑运等特殊时段容易形成大客流态势,此时一旦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大客流安保工作的难题和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根据风险分析模型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和处理对策,积极构建警企协作机制,配强应急救援与处置装备器材,防患于未然,严防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时段发生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事端。  相似文献   

10.
张冉燃 《瞭望》2020,(16):16-19
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华夏大地。这场疫情暴发在九省通衢的湖北武汉,蔓延于人潮汹涌的春节假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不期而至的严峻挑战,湖北和武汉成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3在经历长达76天的坚忍抗疫后,4月8日,武汉迎来“解封”。  相似文献   

11.
王圣志  杨玉华  王菲 《瞭望》2020,(9):43-45
大数据为风险人群精准画像、疫情“战况”实时动态传送、社区微脑智能防控、医疗物资供应线上预约配给……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快速响应的“特种兵”,数字治理在危机应对中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战"疫"阵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统筹部署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指明了方向,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党员干部日夜兼程。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组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相似文献   

13.
徐琛 《求知》2020,(4):41-43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的危机和考验,我们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八方资源紧急支援,聚合各方力量联防联控,相关部门人员全力以赴,充分发挥危机状态下我国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疫情防控已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但并不意味着防控措施可以松一松、歇一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6日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听取疫情防控工作中央指导组工作汇报,肯定了工作成果,并研究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客流持续增长,日均千万客流已经成为一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新常态,超大客流安全风险给公安工作带来新挑战。广州地铁运营早、体量庞大、站内建筑结构复杂,在全国地铁中具有典型意义。超大客流为广州地铁带来了很多安全风险:地铁成为暴恐袭击潜在目标的风险、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风险、大客流引发群体性踩踏事件的风险、禁限带物品进入地铁站区的风险、影响周边交通秩序的潜在风险、诱发设备故障的风险等。为此,广州公交警方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构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搭建高效协同、快速决策的综合指挥体系,探索提前预判、实时监测的客流预警体系,建立响应迅速、联动处置的应急处突预案,夯实滚动排查、化解隐患的联勤防控体系。这些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猛,公共安全需求日臻迫切,安保工作理念亟待更新,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保社会化发展是保证安保工作成效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应在明确公安机关职责定位、优化警务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安保力量,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优化教育培训和管理机制,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城轨交通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方面的新需求、新问题,这些问题之庞杂、现实和迫切,已非某个已有单一学科所能解决,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学科应运而生。任何学科的理论体系架构都必须建基于这门学科的逻辑起点,而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学科的逻辑起点应为"运行安全"。从实践角度说,这是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实践的认知、剖析、抽象和验证而得出的结论。从理论角度说",运行安全"也满足学科逻辑起点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在方便大众出行的同时,也因其人员众多、空间狭窄且相对封闭的特点,历来是暴恐袭击、个人极端犯罪的重要目标。公安机关是城市轨道交通安保工作的重要力量而非主要力量,更不是唯一力量。针对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站区民警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业务工作过度依赖视频监控、警力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协同作战能力仍需加强等问题,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角色定位,理解站区警务内涵,关键是要厘清站区民警工作要点,主要包括:重要部位巡逻值守、联络协调站区安保工作、组织专业力量加强防范、指导监督运营单位安保以及接处警等。  相似文献   

19.
《团结》2003,(3):32-33
转型经济下的“非典”大局 乔其兴2003年5月9日在《国际金融报》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特征,对疫情的防控有着独特的影响。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所在。 首先,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结构使人口的流动率偏高。这在流行病发生时,不仅增加了疾病防控的难度,而且,由于“交通经济”产生的福利较少,所以,一定的程度上也隐含着资源配置的浪费。  相似文献   

20.
未来10年将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也将给公安反恐安保工作带来新挑战。在当前愈加凸显的社会治安矛盾和日益严峻的反恐防暴局面交错并行的警务新常态下,地铁因其具有点多、线长、面广、人密的特点,一旦遭遇事故灾害甚或暴恐袭击,乘客疏散和救援难度较大,极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形成恐怖放大效应。因此,针对地铁暴恐事件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特点,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反恐安保研究,不仅是前瞻性的理论问题,更是确保社会稳定的客观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