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新安医家孙一奎对中风一证多有创建。其认为中风的病因是“血病、痰病为本,外邪为标”,是由于外感与内伤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应简单以“内风”与“外风”分类。对于中风的治疗,孙一奎认为应以养血除风、顺气化痰为主,主张内外同治,不可偏废。此外,孙一奎对中风的先兆症状非常重视,强调饮食起居的慎养。  相似文献   

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风门》汇集历代医家治疗中风的思想。金元之前,《黄帝内经》等记载以风邪外中为主,认为中风为外感所致;金元时期,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三人主张内伤生风,认为中风为内伤所致;金元之后,对《黄帝内经》中风理论与“三子”中风理论之辩论展开,以王安道、张介宾为代表者,认为当分论“真中”“类中”,而以虞抟、喻昌为代表者,则主张合论“外感中风”与“内伤中风”。治疗规律则是以治外分浅深虚实,治内别火盛寒盛、气虚血虚,预防主张“节饮食、戒七情、远房事”。  相似文献   

3.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详察中风病因病机,归纳起来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端。临床常采用清热通腑、平肝潜阳、解毒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治法,虽取得了一些疗效,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深入开展中风病因病机研究,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已成为提高中风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旨在分析气血与脑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实践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认为“气虚血瘀”是中风病主要病机特点,并对其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因病机的理论与…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的战略重点在于加强勤政建设那述宇勤政建设是针对党内、政府内为政不勤的不正之风而言的,廉政建设是针对党内、政府内为政不廉的不正之风而言的。为政不勤指的是“混”风和“假”风,为政不廉指的是“贪”风和“堕”风。在加强党风和政风建设,惩治腐败,实现党风...  相似文献   

5.
新安医家对针灸理论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汪机提出“灸治疮疡”“治病无定穴”理论;吴崑将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按照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分别取五输穴,且补注《金针赋》;郑梅涧提出“开风路针”“破皮针”“气针”之三针说,编写针灸歌赋;徐春甫倡导针药并用,尤其推崇灸法;王国瑞提出“穴法相应三十七穴”,首创“透穴针刺”法。新安医家针灸学术思想对丰富针灸学术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北宋医籍《太平圣惠方》记载从脾治疗“多涎”“心腹疼痛”“呕吐酸水”“脾藏中风”“咽喉不利”“舌强不语”“口舌生疮”“舌肿胀”等多种病证,从藏象理论以脏腑结合经络方法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发现《太平圣惠方》从脾论治的疾病既涵盖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疾病,也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口腔黏膜病变,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反对“四风”就是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党性修养的欠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创立了党性修养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性修养的统一,是加强党性修养的教科书.反对“四风”必须重温《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保持党的纯洁性,从思想根源上清除“四风”毒瘤.  相似文献   

8.
为加大“四风”突出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天门市出台《关于对“四风”突出问题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的通知》,围绕8个方面内容加强重点监督检查:1.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公款大吃大喝、公款出国境旅游、奢侈浪费;2.乡镇干部“走读”、市直单位干部迟到早退、庸、懒、散、违反工作纪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切实纠正大跃进以来的“左倾”错误,扭转国民经济的困难局面,使党的指导思想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961年毛泽东极力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此后,毛泽东对全党开展调查研究起到了全方位的引领作用,使得1961年真正成了“调查研究年”、“实事求是年”。这对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谈中风的辨证施护张珍杜(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中医科246000)关键词中风;辨证施护中风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失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证,其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易留后遗症,多发于中老年。现结合具体病例谈谈此证护理体会。患者,女,52岁,干部。于19...  相似文献   

11.
言论短信     
《社会主义论坛》2013,(12):10-10
如果说,理想信念是精神免疫力之本,那么建章立制就是守正固本的良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如疫病侵蚀党的肌体,唯有“守正”方能抗御。,“四风”问题都是些具体问题,但折射出的是部分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决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太阳病证候的表证有“中风”与“伤寒”的不同证型。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曰表阳虚,肌腠空疏,卫外不固,为风邪所中,主要表现为恶风、汗出、脉缓,治疗必须以桂枝汤类扶阳固表,调和营卫。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是寒邪束表,玄府不通,腠理闭塞,阳气不能达表,主要表现为恶寒、无汗、脉紧,治疗必须以麻黄汤类发散寒邪,取汗解表。显然,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从症状表现到病理本质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证型。值得探讨的是,二者均系外感病,又同属太阳病经病,如果所感受的外邪完全相同,为什么病理本质会完全不同?现在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别。体质的虚实可以导致太阳经病产生不同证型当然毫无疑问,但是这是否就是外邪侵犯太阳经形成“中风”抑或“伤寒”的全部原因与机理呢?研究疾病的机理,其病因与病位是不能忽略的。笔者认为,外邪侵犯太阳之表,其证型表现为“中风”抑或“伤寒”,除了与体质有很大关系外,与其所受外邪(或曰致病原)的种类、性质及其发病部位也有极大的关系,而且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如果结合现代医学来探讨,可能更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3.
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通关利窍”针刺法以“调神导气,滋补三阴,通关利窍”为治疗原则,以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翳风为穴位主方,配合标准的针刺操作手法,能有效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构音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舌体活动度及患者整体神志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深入整治“四风”,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证,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石。深入整治“四风”问题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观念错位、利己主义、官场文化、制度不完善,是“四风”蔓延的主要原因;整治“四风”要从思想源头抓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从监督查处发力、从健全制度根治。  相似文献   

15.
试析第二代新儒家的理论困境李毅,张风江一、“内圣”“外王”的思路牟宗三、唐君毅等第二代新儒家为了对付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陆的胜利,回应现代西方文化对儒家传统文化的“挑战”,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保内圣、开外王”的现代化构想,展示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研究中风(中经络)急性期中医证型与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25例中风(中经络)急性期患者,根据英国OCSP分型,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风火上扰证、阴虚风动证。收集患者的既往史、生活习惯、检验指标资料,探讨中风(中经络)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OCSP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风(中经络)患者中医证型以风痰阻络证为主。不同性别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OCSP分型患者4种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P<0.05)。不同证型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患者尿酸、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OCSP分型,中风(中经络)急性期中医证型与血清肌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白癜风”这一病名最早见于《补辑肘后方》,晋隋时期,命名为“白癜风”“白癞”“龙舐”“白定”“白癜”。唐宋金元时期,出现“白癜风”“癜风”“白驳”等称谓,并趋于固定。明清时期,除沿用上述名称外,又出现“白驳疯”“白癜疯”“白驳风”“白屑风”等相关病名。历代医家认为白癜风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六淫侵袭、气血失和、脏腑虚弱;治法以疏风活络、行气活血、益气扶正为主,另有关于外治法、灸法、食疗法应用的记载。  相似文献   

18.
中医病因有“外感六淫”和“内生五邪”之分。瘀血内停,阻滞气机,使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可致风、寒、湿、燥、热五邪内生。临床实践表明,瘀血对“内生五邪”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报道,我国现有约500—600万中风患者,75%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约40%重度致残。对人的健康而言,“脑卒中”给人带来的影响相当于人体发生了“强烈地震”.而“小中风”就像是震前的白光,成为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因此,  相似文献   

20.
新安固本培元派是新安医学的一支分支学派,强调以培固脾肾元气为治法,善用人参、白术、黄芪,或配合干姜、附子以“行参芪之功”,主张扶阳益阴、气血并补;而扶阳派重在扶阳补火,主张阳主阴从,从肾论治,擅用附子及肉桂、干姜等扶阳抑阴、用阳化阴。两派在核心理论、作用对象、用药特色上有明显不同。新安固本培元派在扶阳理论与临床实践上颇多发明,对扶阳派产生一定的影响。两派各有其适应范围和创新之处,相对而言固本培元适应范围更广。临床上应不拘于一派之见,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