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竟 《党的建设》2009,(11):44-46
敦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是一个神奇而迷人的地方。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迎送着戈壁的沙尘和骄阳,历经千年而不朽。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敦煌旅游的逐步开放,到敦煌参观的游客急剧增加。过多的游客在给敦煌带来一定门票收入的同时,也给敦煌文物的研究和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日前,记者就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研究等问题专访了"双百"人物、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09,(5):48-48
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位于敦煌城南12.5公里沙漠中的鸣沙山崖上。敦煌莫高窟现保存有前秦至元代洞窟492个,洞窟内现存壁画1045幅,共计4.5万多平方米,塑像2300余身,唐、宋窟檐木构建筑5座,它是世界上现存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早期壁画主要是北凉、北魏、西魏和北周时期的壁画,以说法图和本生故事为主,佛教经变画很  相似文献   

3.
陈菊 《党的建设》2008,(7):51-51
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一直是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优美的莫高窟壁画故事曾以不同的表演形式被搬上国内舞台。上世纪70年代末,省敦煌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登上舞台,使敦煌舞首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自汉武帝凿空西域,"据两关、列四郡"起,敦煌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境内拥有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3处世界文化遗产,有妙造天成的世界自然遗产鸣沙山·月牙泉和巧夺天工的国家地质公园雅丹地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第一枢纽城市".敦煌的莫高窟被誉为人类文明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自20世纪初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以来,开启了最负盛名的世界显学——"敦煌学",敦煌也由此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被誉为"文化圣殿、人类敦煌".  相似文献   

5.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敦煌文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不断激励着"莫高窟人"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新中国成立,开启敦煌文物事业新纪元 1949年9月,敦煌解放的第二天,解放军团长张献魁、政委祁承德就奉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之命前来保护莫高窟.1950年2月,政务院(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务院称为政务院)得知当时莫高窟的处境,即向甘肃省政府发函,指出"该地区秩序未靖,时常有遭土匪特务袭击之虞,请注意对敦煌文物加以保护".1950年6月1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派赵望云、张明坦视察并接管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直属文化部事业管理局领导.对比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时期孤悬关外的情景,党和国家的关怀支持让研究所员工倍感温暖,原本打算离开的人也安下心来,继续坚守在敦煌.  相似文献   

6.
<正>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解析。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敦煌莫高窟,实地考察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情况。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经历自  相似文献   

7.
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东方艺术宝库.公元1900年6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雇人清理今编号第16窟甬道积沙时,偶然发现甬道北壁有一小窟,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藏有大量写本佛经、佛画、法器及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文物的藏经洞.这一人类近代史上的重大发现,产生了震惊世界的影响,引起了整个世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此,20世纪在国际上形成了一门显学--敦煌学.  相似文献   

8.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数万件的写卷,这些写卷内容庞杂,涵盖广泛,几乎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人名是一种很突出的现象,这些写卷集中、大量地保存了当时敦煌地区人民的姓名。并且很难得的是这些写卷不仅保留了一些处于上层的达官贵人的姓名,也保留了很多当时社会下层人物的姓名,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敦煌社会各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之友》2014,(2):50-50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遗址。这座令全世界瞩目的艺术宝库为何要建在中国西北戈壁荒漠的一处断崖上呢?经过专家长期研究,莫高窟的开凿、修建绝非偶然,而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0,(5):50-50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自古就是西域进入中原的门户和东西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前秦苻坚建元二年(366年),有沙门乐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似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世历建不断,此地遂成佛门圣地。公元1000年左右时,敦煌僧众把大批经卷和其他文献资料封存在高僧吴洪(?)的影窟中。随着知情人的离世,这个洞窟静静地沉睡了近900年。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20,(2):F0002-F0002
中央宣传部2020年1月17日向全社会发布甘肃省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表示肯定。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是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守护人。  相似文献   

12.
公务接待,开支有据在前不久播出的《国家宝藏》第三季中,敦煌研究院藏敦煌藏经洞文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以下简称《酒破历》)的故事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由这份《酒破历》所代表的敦煌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文书,在1900年被道士王圆箓发现后,因为清政府的不作为,而陆续遭到英、法、美、日、俄等国探险家与汉学家的盗取。  相似文献   

13.
正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系"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先生的自传。一辈子,一颗心,一件事,没有樊锦诗,就没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莫高窟。在本书中,"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亲述坚守敦煌大漠735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览》2013,(6):53-53
更改原子弹试验场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原子弹试验场在罗布泊,但鲜为人知的是.苏联专家最早选定的试验场竟是敦煌。后来,中国第一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张蕴钰到实地考察,发现苏联专家采用的敦煌地图都是错的,地图上的几条河,100年前就干涸了。并且敦煌土质太松。高空风又是飘向黄河中下游.核试验将影响到内地生活的百姓。更要命的是试验场离莫高窟太近.  相似文献   

15.
刚看过新疆各地的许多千佛洞,在驱车前往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路上,我心里就不禁比较起来:在那里,一走出一个村镇或城市,就是戈壁千里,寸草不生;在这里,一离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7,(10)
佛教把崇拜的偶像刻凿、绘制在石窟内,形成宣扬佛教教义的场所。这些雕塑、绘画通称为石窟艺术。我国的石窟艺术大多形成于公元3—8世纪,分布地区较广,遍及全国各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又称"敦煌千佛洞"),而珍藏在这里的大量的绘制于石窟墙壁上的壁画,已经成为蜚声中外、驰誉全球的佛教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7.
敦煌吟     
秦刚 《廉政瞭望》2006,(1):28-29
其一阳关旧址丝绸之路古敦煌,岁月悠悠最难忘。大漠驼铃走西域,驿路梨花连苏杭。阳关三叠故人情,羌笛一曲戍客怆。茫茫戈壁点点绿,曾经繁华集万商。其二莫高石窟横卧大漠似睡佛,别有洞天莫高窟。  相似文献   

18.
省内聚焦     
《党的建设》2014,(10):8-9
9月5日,全省庆祝第30个教师节暨先进表彰大会在兰州隆重举行。9月9日,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敦煌莫高窟九层楼前举行,9月13日,兰州铁路局歼行自趟“西部货物快运”列车: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0,(20):F0004-F0004
蜡染源于秦汉.盛于隋唐.敦煌莫高窟曾发现唐代蜡染残片。明清以后由于印花布等工艺产生.蜡染在中原逐渐消失.而在边远地区.特别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却得以完整传承保留下来。蜡画是民间工艺市场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 《奋斗》2020,(3):4-7
很高兴来到敦煌研究院。这次来,我实地察看了莫高窟,察看了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听取了研究院在石窟文物保护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介绍。敦煌文化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佛教文化于一身,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