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五角场社区(街道)党工委通过发挥“1+3”的体制优势,实现辖区内的社区、校区、营区、园区和商区“五区融合、联动发展”,为服务世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李东 《当代广西》2005,(16):45-45
2000年以来,特别是被列入自治区11个工业试点县(区)后,防城港市防城区以工业大发展为目标,实施工业强区战略,通过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吸引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落户。走出了一条以园区集聚企业的县域工业发展路子。2004年,该区工业经济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2亿元,增长1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6亿元,增长36.9%。一是抓好园区建设,吸引企业落户。利用工业园区将工业生产要素,如土地、厂房、能源集中配置在特定区域,使工业  相似文献   

3.
“上海化丁区管委会召集了园区内中法水务、赛科等7家单位,就加快推进上海化工区党建工作进行座谈。与会的单位负责人和党员代表从加快推进上海化工区的新一轮发展的高度,畅谈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座谈会上,与会同志分别介绍了所在单位的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以下简称"医学园区")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部市合作"推进的生命健康产业专业园区,以生命健康的高端医疗服务和高端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为产业发展核心,加快"医谷""药谷"产业联动,形成集国际医院区、医学院校区、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区、国际康复区、医学研发区、国际商务区六大功能区为一体的现代化医学科学城。  相似文献   

5.
一朴 《政协天地》2023,(5):19-20
<正>走进石狮市商贸重镇灵秀镇,只见工厂林立、商铺云集,一派繁华景象。在这片面积仅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着七大电商园区,有企业两万多家、市场主体六万户、档口两千多个。石狮市政协常委、泉州东森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碧霄便是其中代表。“我是石狮第一批进入电商领域创业的。”虽为“80后”,但林碧霄笑称自己是一个“老电商人”。  相似文献   

6.
论产业集聚与园区经济关联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求索》2006,(2)
基于产业集聚的园区经济不仅在地理上具有组织、制度、技术和企业的相对集中,而且由于园区经济内部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协同效应、溢出效应和自增强效应,使得园区经济在生产效率、交易效率、产业组织优化带来的市场绩效和产品差异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一方面园区的发  相似文献   

7.
程效 《重庆行政》2016,(6):27-28
正一、基本背景园区集中了大量非公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非公企业)及从业人员,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是各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已经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课题。中组部对园区党建高度重视,在各省区市开展专题调研,加大推进力度。以浙江省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已将园区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领域进行研究部署,从体制机制、组织设置、资源整合、载体创新、工作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推进,通过加强和改进园区党建工作,整体带动区域内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7,(12)
<正>江苏沿江和沿海地区是化工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化工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江和沿海,形成了4家国家级、6家省级、30多家市级化学工业园分层集聚的格局。总体来看,江苏的化工产业结构和布局仍然存在多个问题。一是统筹谋划不足。多年来,长江南北两岸的化工产业发展缺少统筹谋划。南岸的化工企业分布较为密集,发展较快,而北岸的化工企业分布比较散乱,发展也比较滞后。有些地方在上马石化项目时,虽事先进行了园区规划、环境评价、安全评估,但主要是单个  相似文献   

9.
修瑭 《台声》2009,(9):86-92
台南县位于台湾岛西海岸南部.西临台湾海峡.南.北,东被高雄县、嘉义县所包围,西南曾文溪下游邻界台南市。县治设新营市。面积20161平方公里.人口112万.辖2市7镇22乡。以曾文溪将全县划分为溪南地区与溪北地区,溪南地区为新丰区与新化区,溪北地区则为北门区、新营区与曾文区。溪南地区接近台南市区.隶属于台南都会区之内.因而城乡发达程度略胜于溪北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降成本41条精准发力为企业减负,创新驱动部分传统产业逆势回升,新动能集聚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上半年,面临持续严峻的经济形势,广西克难攻坚、开拓进取,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的匹配性、协调性也得到提升。降成本力促稳增长通过开展电力直接交易,仅不锈钢园区3家重点企业就减少电费负担8800万  相似文献   

1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积极推动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而特色园区是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加快特色园区转型升级,助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以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近年来,如皋市按照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完善功能的要求,通过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高水平推进项目,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2.
菊园新区是嘉定区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曰益加快,区域内的科技要素迅速集聚,众多商务楼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个典型的“双创园区”在周边街区逐渐形成。这些“竖起来的社区”不仅是创新创业的集聚区,而且是“两新”组织的集聚区。  相似文献   

13.
《新东方》2019,(6)
开发园区是海南推进全岛自贸港建设的关键平台。在全球产业再次转移、国内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岛内园区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带动海南自贸区的高质量发展。岛内园区在人才、产业和管理上都存在转型发展制约,南京江宁园区的创新发展经验为海南园区提供了有益借鉴。江宁园区围绕着人才和科技两个工作重心,通过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深化园区改革创新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海南园区要推进创新发展需在夯实产业基础、增加人才汇聚上谋篇布局,加快立体交通建设便利岛内外交流、把握全球产业再转移契机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园区配套增强人才汇聚能力、推进管理改革释放集聚优势是实现园区转型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3,(3):F0004-F0004
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7月正式挂牌,是一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新兴省级园区。自成立以来,开发区按照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区、产城一体样板区、创新人才领跑区、体制创新示范区”总要求,围绕打造“经济实力一流、产业层次一流、园区质态一流、体制机制一流、生态环境一流”现代化园区的总目标,不遗余力拉框架、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5,(3)
<正>今日的南京江宁高新园区已云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现代科技企业,成为南京市最具活力的一块创业富民的热土,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小巨龙"在这里诞生。经过多年聚力打造,园区已入驻高校16所,在校师生20余万人,其中"985"、"211"高校4所,占江苏省1/3。近年来,园区顺应时代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在推动科技园区、大学校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发展方面创新实践,加快建设全省领先的  相似文献   

16.
徐建 《现代领导》2010,(11):24-24
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产业、项目、园区和环境为依托,以人才集聚引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高层次人才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13,(19):F0002-F0002,I0001
近年来,慈溪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线,科学规划、集聚要素、培育主体,深入实施“3320”现代农业园区工程,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结构完整、功能合理的现代农业园区体系。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09,(12):F0002-F0002
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地处著名的陶都——宜兴,是个年轻的省级园区。于2006年7月正式挂牌,区域面积70平方公里,主要由产业园区、物流园区、行政商务配套区、度假休闲区四大部分组成。目前建成区近30平方公里,在园企业700多家。园区坚持以“建设一流省级开发区”为发展理念,探索并找到了“打造人才高地、构建技术高地、  相似文献   

19.
《重庆行政》2011,(1):I0014-I0017
重庆市建桥工业园区是重庆市设立的首批特色工业园区之一。近年来,该园区重点发展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先后获得了“园林式工业园区”、“重庆十强园区”、“重庆创新基地”、“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等殊荣。目前,园区有82家企业加盟,包括世界500强7家,中国500强9家。  相似文献   

20.
《江西政报》2006,(24):42-43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坚持用产业集群的思路发展工业,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充分运用好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这两根杠杆,围绕新干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集聚各类要素,打造工业特色“板块”,全县工业经济初步呈现出“一园三区五城”的发展格局。“一园”即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园区经济快速增长。全县工业园区进区企业178家,园区企业上交税金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三区”即工业园城北区、城南区及河西区“三区”鼎足发展,功能定位明晰,城北区主要容纳盐化企业,城南区主要容纳粮油、箱包、塑编类企业,河西区主要容纳机械机电砂轮企业,全县工业布局雏形初显;“五城”即盐化工业城、粮油食品工业城、玻璃灯饰工业城、箱包皮具工业城、塑编包装工业城五大工业板块各具特色,产业集群初现端倪。目前,进驻盐化城的企业已达62家;进驻粮油城的企业16家;进驻玻璃城的企业12家;进驻箱包城的企业12家;进驻塑编城的企业14家。在产业板块的带动下,全县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2005年,全县税收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15家,其中,税收超千万的企业2家;税收30-100万元的工业企业27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