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编者按:“中国西部生产力的历史考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西部生产力问题研究”的组成部分。这部分成果近四万字,本刊摘要分三部分发表。经济理论界把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历史发展一般分为古代生产力,即手工生产力;近代生产力,即机器生产力;现代生产力,即科学生产力三个历史时期。(薛永应主编《生产力经济学第220页》)这里考察的是机器生产力。机器生产力在我国很明显形成两个历史阶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下伴随国家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总体说来,我国东、西部机器生…  相似文献   

2.
一、西部再造辉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西部在中华文明史上,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居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先进地位,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所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起源于西北的东部(陕西),陕西西安自公元前1134年至公元907年唐代止,期间10个王朝、历时1062年,为中国首都所在地,是中国古都中建都时间最久的,也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灿烂的时期。“西周是青铜文化的盛期,秦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王朝,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隋唐是封建文化的烂熟时期。这五个王朝也是中国古代国家统一,规…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开发的模式选择肖立见为了缩小西部和东部的发展差距,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强调通过政策倾斜和转移支付等措施,加大加快西部开发。根据中国西部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特点、现有经济基础、市场需求和区域政策,正确地...  相似文献   

4.
史向军 《理论导刊》2001,(10):30-31
“三线建设”是党中央继“一五”计划之后第二次开展的大规模西部建设。它以建设经济纵深、尤其是军事纵深为目的,将东南沿海很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迁移至内地边远山区,为当时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嫁接和移植了新的经济发展力量。与此同时,由于“三线建设”未将全国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深入调查和研究,没有完全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制定有关发展规划,存在着决策方面的偏差,以至于在今天党中央决策进行西部大开发之时,我们还要为“三线建设”的一些负面后果先行“补课”。因此总结“三线建设”的得与失,既可…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论述中,摆在首位的是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此,科学理解和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一个基本点。一、党要成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先锋队”,首先是要科学地认识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流通交换关系、分配关系等,另一…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转型期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99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又进一步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7.
在“三个代表”中,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处于基础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新世纪中,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及优秀儒学文化传统和正义原则是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体现,而大力追求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两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基本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和贡献,对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三个代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力代表”是其他两个“代表”的基础。要贯彻好“三个代表”,首先要努力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第一,要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反之,则起着阻碍的作用。与生产力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从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算起,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历次五年计划相比,一个最为显著的不…  相似文献   

11.
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质变──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若干哲学思考唐坚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提出的新的方向.从哲...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6,(15)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完成预定议程之后,于四月十二日闭幕了。这是一次受到国内外瞩目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以及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外资企业法,对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路子,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回顾、总结了“六五”计划的成就和经验,规划了八十年代后五年的建设蓝图。“一五”计划和“六五”计划,是建国后我国各个五年计划中执行得最好的两个五年计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建设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把精神火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生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它主要是以人为对象,是做人的工作的。而生产力是由劳动者、劳…  相似文献   

14.
"一五"计划是新中国大规模、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开始。对"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进行系统性考察,探讨"一五"计划编制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解放、发展中国的生产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张瑞生党的“七大”确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党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党的“+四大”确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全党的指...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但要进一步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论述明确告诉我们,搞社会主义不能忽视生产力这个主要标准,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只有解决吃、穿、住等基本问题,才能从事其它活动。物质资料生产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概念的辩证发展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张书印,才凤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一般的生产力概念特殊化、具体化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概念,并以此为根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一认识过程,体现为概念的由理性抽象向理性具体的辩证发展。这一发展是我们党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同时还要相应地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系,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体系应当具有哪些特色呢?一、计划指导性.所谓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计划指导性,就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莓在着商品经济的前提下,自觉地依据和运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等经济规雄,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促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是一个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占有首要的地位,它是党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的前提。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为党的根本任务,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保证社会主义生产力健康、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十分明确地回答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根本任务、奋斗目标,而且深刻地论述了发展生产力的途径与手段。认真学习与把握“发展生产力”理论,时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认定前进方向.选准适度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我省机械工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现各尽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