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引言据司法部统计:全国辩护律师出庭的刑事案件只占案总数的30%左右(包括依法必须指定律师辩护的件),这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律师对刑辩积极性不高的状,反映出律师刑辩业务的萎缩。而律师刑辩业务的缩导致律师对刑辩业务的生疏,有的律师甚至在刑辩说外行话,其辩护意见被嗤之以鼻。律师刑辩难上加,形成恶性循环。无法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别律师只好曲线救人,疏通公检法三家,运用公关经或者硬后门,与有关人员“操作”一把,或者捞人,或者脑袋,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由此而生。这种现象到是律师腐蚀司法人员呢,还是司法环…  相似文献   

2.
汤忠赞 《中国律师》2008,(11):49-51
刑辩律师是中国律师的一个方面军。称之为刑辩律师是因为他们热爱刑辩工作,具有做好刑辩律师的基本素质,敢于面对刑辩工作的风险,在社会上享有一定声誉,且为大多数公检法机关所认同。刑辩律师是律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对他们应该有更高、更严、更特殊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重庆李庄案件关于律师刑辩权问题的进行讨论,综合分析正确对待律师刑辩权应当明确的认识性问题,即关于刑辩律师会见,侦查人员是否在场;律师的阅卷权如何保障;刑辩律师如何防范执业风险。  相似文献   

4.
自2020年1月起,本刊开设《刑辩笔记》专栏,由资深刑辩律师、盈科刑辩学院副院长葛鹏起撰稿。葛鹏起曾做过反贪局副局长、反渎局局长等,还出过一本法律畅销书。在这个专栏里,他将以其独特视角,记录他在刑辩之路上的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马丽 《法人》2011,(12):64-66
许兰亭是一个典型的刑辩律师,尽管李庄的事情让整个刑辩界进入了最为黯淡的时期,许兰亭也深为震动,但这从来不曾改变他那颗热爱刑辩的心,只有在那里,他才感到由衷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中国律师的刑辩经历了由曲折到恢复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律师刑辩对我国人权保障事业也呈现为不断优化的历史效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原则,2012年刑诉法强化了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地位。对法治化进程中律师刑辩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试论律师刑辩观念的转变毕德冠我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以来,律师刑辩工作一直作为律师的一项主要业务,在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律师刑辩工作也逐渐暴露出立法滞后,观念陈旧、僵死、消极等不合时宜的现...  相似文献   

8.
律师刑辩难,侧重于揭示中国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的处境。在立法层面,直指《刑法》第306条、《刑事诉讼法》第38条以及《律师法》的部分条款;在司法实践方面,则披露和检讨刑辩律师执业的外部环境,感喟在刑辩中遇到的种种困惑。  相似文献   

9.
他是法律界的跨界奇才:医学出身,法学背景,从事法律教学十余年,自2001年起深耕刑事辩护,完成了从专职教师、兼职律师到专职律师、兼职教授的华丽转身。他也是多重身份的法律活动家:作为律所高级合伙人,他每年亲自出庭办理案件近20件,他带领的刑辩专业团队每年办理刑事案件100余件;从业至今,他为300余名被告人辩护,并最终使被告人得到法院罪轻或无罪判决。他就是著名刑辩律师薛火根。  相似文献   

10.
<正>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刑辩律师?做一个什么样的刑辩律师?这是我从法官转型做律师后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经常被律师朋友问及的一个问题。在进入律师队伍之前,我曾经有过近20年的刑事审判工作经历,工作中自然少不了与刑辩律师打交道,那时我就对刑辩律师该有的样子有了自己的看法。从事律师工作之后,我对刑事辩护又有了新的认识,深刻地感受到刑事辩护不仅是一项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在律师业务中,刑事辩护关乎当事人最重大的利益,与当事人在其人生最为困难的时候相遇,考验着律师的品行。刑辩律师需要有勇有谋,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剖析刑辩律师诉讼权利的法理基础,指出人本精神、程序正当性、权利意识与刑辩律师诉讼权利的关系,联系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实施状况,反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行使水平及其公民人权保障状况,从法理角度分析刑辩律师诉讼权利的主张基础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刑辩律师出庭率大幅下降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法庭上不能由公诉人唱独角戏,律师出庭为刑事诉讼被告人进行辩护是维护被告人基本权利,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但一些律师坦言,新刑法第306条"律师伪证罪"是悬在刑辩律师头上的一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最近,我的一个亲戚出了点事情,我很着急,想给他请个律师,不知应当找一个什么样的刑辩律师?  相似文献   

14.
晓今 《检察风云》2015,(1):30-31
中国梦,离不开法治梦。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为正在进行的刑事司法改革带去刑辩律师的声音,推动社会各界对刑辩律师责任与使命的广泛关注,思考刑事司法如何完善开放性思维,刑辩律师如何应对司法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014年11月29日,由上海博和律师事务所主办的"第五届博和法律论坛",以"改革·机遇·使命——司法改革与刑事辩护"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知名  相似文献   

15.
章一磊 《法制与社会》2014,(16):88-89,108
新《刑事诉讼法》完善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确认了律师的辩护人身份。新刑诉法完善了律师会见程序、确保律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阅卷权和调查取证权的落实,基本解决了律师在刑辩业务中的"三难"问题。其增加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平衡了控辩双方在取证能力上的差异;专章设置了刑事和解制度,为律师在刑辩业务中开展刑事和解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律师制度发展迅速。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辩护职能也随之不断加强,作用更加突出。2007年修订的《律师法》,进一步规范了律师的职业行为,加强了律师执业的法律保障,但刑辩律师在执业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与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司法理念上的原因.也与一些刑辩律师未能妥善处理和法官的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西安律师业已走过了28年的历程。中华全国律协刑委会委员、美国刑辩律师协会会员许小平律师.亲身参与了西安律师业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被誉为陕西“百姓的律师”第一人。从潼关到宝鸡,从陕北到陕南,许多老百姓都知道他的名字.但对28年前西安律师的机构是个什么状况以及他对律师业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此文就是他娓娓道来28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相似文献   

18.
王东明 《法制与社会》2014,(3):254-254,271
刑辩律师执业风险法治观念的缺失、司法制度设置的缺陷、刑事立法缺陷以及执业律师自身的执业水平与防范意识。为此,防范刑辩律师执业风险重点应从树立保护人权的法治理念,保障控辩平等、完善刑事立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规范执业行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台球名人涉嫌诈骗案的倒戈律师、杨佳袭警案的双面律师、沈阳黑老大案的落马律师,2008年,刑事辩护界的三个事件,让刑辩律师开始遭遇信任危机。于是,习惯批评制度、批评对手的刑辩律师们开始头一遭的自我批评。人们并不会有一个论坛会改变什么的期望,但找自己的毛病也许是一种出路。  相似文献   

20.
惠宁宁 《法人》2023,(10):71-73
<正>张铁雁做刑辩律师近30年了。作为律师,他的工作忙碌而紧张,一年的三分之二时间都奔波在路上。作为律所创始人,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所里的年轻律师。国庆前夕,《法人》记者在北京张铁雁律师事务所,见到了风尘仆仆刚出差回来的张铁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