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循进 《台声》2002,(12):37-38
我的父亲杨丁铭1921年生于台湾,正是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最黑暗的年代。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对台湾人民采取“皇民化运动,推行所谓“陋习改革运动”和“皇民化”教育,各种汉文版报纸禁止出版发行,强迫台湾人使用日本语,改用日本姓名,改奉天皇大神,推行日本服装;推广日本饮食文化,以此消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对于我父亲这一代正在求学的青年人,殖民统治者是不允许他们选择文学、政治、法律方面专业的,害怕掌握了知识的台湾人民反抗他们的统治,因此,父亲这一代人为了学到知识,争取良好的前程,…  相似文献   

2.
叶维林 《创造》2011,(11):88-88
叶维林,安徽省桐城人,号苦耕堂主,1963年生于重庆,现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一级画师。作品被多家省、市级报刊发表。多次参加省、市级美展并获奖。2002年参加中国西部和重庆市名家书画拍卖会,作品《霜月图》被河南吴道子艺术馆收藏,多幅作品被美国、新加坡及台湾等海内外友人收藏。  相似文献   

3.
林金源 《台声》2014,(3):38-39
农历新春,岁次甲午。回顾历史,这是第3个攸关台湾命运的甲午年。第一个甲午1894年,日本借口出兵朝鲜,挑起中日战争,清廷战败,被迫割台。日人武力镇压、殖民开发、“皇民同化”三管齐下,但从台湾被日本侵占的那一天起,台湾乡亲英勇不屈,  相似文献   

4.
画家档案 欧阳中和,字信本,1969年生于河南鄢陵,199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8年进修于南开大学国画系,2002年进修于天津美院国画系。欧阳中和师从范曾、孙其峰、欧阳中石等艺术大师,其作品被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艺术馆、画廊及社会名流收藏。  相似文献   

5.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岛内,人民悲愤异常,纷纷拿起武器,与日军进行斗争。虽然最终台湾被日本人占领,但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奴役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伴随日本在台湾统治的加强,台湾同胞斗争的方式也逐渐从武装反抗转向和平运动。因为早在1907年梁启超就曾对林献堂说过:  相似文献   

6.
一、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岛及周围的澎湖列岛,古称“夷洲”或“流求”。南宋时,澎湖列岛已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十六世纪曾被荷兰侵占。明末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初设置台湾隶属福建省,光绪十年(1885年)台湾建省。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17日,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侵占。1945年8月,二战胜利,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了台湾。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1945年《波茨坦公告》…  相似文献   

7.
杨国光 《台声》2001,(2):40-43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坚持了8年的抗战获得了最终胜利。被日本霸占了50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侨居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他们在唐人街社区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狮游行,欢庆胜利。台湾同胞更是如此。8月15日这一天,笼罩台湾半个世纪的乌云终于散尽,挣脱了日本帝国主义枷锁的台湾人民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但是,他们的欢乐没有持续多久,又陷入了接收台湾的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之下。一  日本投降后,据统计,旅居日本的华侨和台胞约有35000人(这里不包括8万余中国劳工和台湾旧军属)。…  相似文献   

8.
李亚非 《台声》2001,(3):44-44
在清代曾三次出任台湾知府的广西人杨廷理的墓地近日在广西柳州被发现。   杨廷理生于 1747年(乾隆十二年),卒于 1813年(嘉庆十八年), 1777年考选拔贡,次年入京,朝考一等一名。此后,分别于 1785年、 1806年、 1811年三次任台湾知府。杨廷理一生从政,大部分时间在台湾度过,在清王朝开发治理台湾方面,功绩卓著,特别是对噶玛兰(今台湾宜兰)的开发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据《噶玛兰厅志》记载,当年噶玛兰百姓自发为其奉祀长生禄,杨廷理离开噶玛兰后,“厅人思其创建之功,设主于文昌坛右,生为祀之”。嘉庆二十二年( 1818年)…  相似文献   

9.
周天柱 《台声》2000,(11):30-31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作品早已在岛内为民众所喜爱,近年来大陆亦兴起一股“李敖热”。新千年伊始,这位台湾“文化顽童”,因成功地“用血与泪”撰写了史诗式小说《北京法源寺》,而被诺贝尔文学奖审核小组正式提名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从 1901年至今整整颁布了一个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一直榜上无名。李敖作为我国作家群中获此殊荣第一人,不管最后评选结果如何,入围就足可被视为中国人的骄傲。     李敖, 1935年生于哈尔滨,童年在北京读书,少年时期曾住上海, 1949年迁居台湾,自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留母校历…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是台湾爱国志士林祖密诞辰120周年。《马关条约》后,林祖密随父亲林朝栋内渡祖国大陆,定居厦门鼓浪屿。在大陆,林祖密先后参加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护法斗争。他开办工矿、农牧公司等进行实业救国,在闽南一带很有影响。1925年不幸被军阀杀害。为弘扬台湾同胞的光荣爱国主义传统,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于6月10日在厦门人民会堂隆重召开“林祖密将军诞辰120周年纪念会”,台湾雾峰林祖密后商及在北京、香港、日本等地亲属二十多人和厦门各界人土一百多人出席了纪念会。纪念会上,全国台联副会长苏民生、厦门市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1.
林宪 《台声》2006,(10):18-19
我生于1918年,今年88岁了。早年先长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我是屏东客家人。1895年《马关条约》清廷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民义不臣倭,组织“台湾民主国”抵抗日军侵占台湾,后来“台湾民主国”失败了,又有义勇军奋起。南台湾有林少猫的起义,林少猫有一个得力部将叫林添福,和我们同村,家父就是追随林添福接受林少猫领导抗日的义军。根据日本官方的记录,林少猫所部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当然受到人民的拥护。1902年,林少猫在“后壁林之役”遭日军歼灭。家父是少数幸免于难的人,翻过南中央山脉逃到台东,隐居起来,先做农,后经商,所以,我是…  相似文献   

12.
哲东 《台声》2013,(9):102-105
颜圣哲,1943年生于台湾,师承丈人画大师江兆申先生,台湾文化大学美术系毕业,现任台湾戏曲学院教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为专业水墨画家。作品展出于美国、日本、韩国、中美洲、东欧、俄罗斯、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兰州等地大美术馆。作品由北京中国美术馆典藏,为台湾海基会赠大陆海协会艺术礼品。1990年荣获台湾第十三届吴三连文艺奖,2001年荣获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  相似文献   

13.
林海音论     
林海音论张默芸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亲林焕文,母亲黄爱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9年生于日本大坂回春病院。3岁时随父母回台湾,不久到北亲定居。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北师大附属小学、春明女中、北京私立新闻专科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14.
蓝小西 《台声》2013,(5):78-79
据台湾媒体报道,2013年4月13日深夜,原台湾政坛风云人物、前国民党副主席林洋港因病在台中去世,享年86岁。 林洋港生于1927年,是台湾南投县人,祖籍福建漳州,是台湾知名人士、政治家。他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曾任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内政部长”、“行政院副院长”、“司法院长”、国民党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20,(13)
正舒伯年一家人舒伯年,生于1894年,台湾新竹人,原名苏维石、苏子和,舒伯年是他参加革命后因工作需要改的名字。舒伯年青年时代曾在台北学医,后来被保送到日本庆应医大深造,毕业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从台湾辗转来到天津,在河南路上自己开设了一家更生医院。他为人正直善良,经常对穷人少收费或免费,深受周围百姓的爱戴。  相似文献   

16.
庄永明 《台声》2002,(6):40-41
台湾的民谣源远流长,各族群各有其以母语表达的传统歌谣。闽南人是台湾最大族群,闽南语系遂成本土“强势语言”,闽南歌谣因而被多数人泛称为“台湾歌谣”或“台湾歌曲”。台湾传统民谣有民间小调、本土戏曲和源于中原的歌乐。反抗日本殖民霸权的民族诗篇,也是台语创作歌谣的先声日本殖民统治后,校园里开始教唱“国语”歌曲,台湾学童纷纷唱起“君之代”、“六氏先生歌”和日本童谣。20年代,非武装抗日民族运动勃兴,几首代表“爱台反帝”的社会运动台语歌曲,成为“台湾文化协会”成员巡回各地时鼓吹民族意识的有力“伴唱”。例如以…  相似文献   

17.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日本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终于光复,台湾人民回到祖国的怀抱。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台湾有野心。1874年,日本帝国主义就以漂流到台湾的琉球人被杀害为借口,出兵台湾,企图侵占。后来当日本海军军令部长、第一任台湾总督的桦山资纪在琉球居民被害事件后,三次到台湾全面实地调查,深知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蓄谋侵占台湾。  相似文献   

18.
桑志权 《台声》2013,(8):80-80
经过近两小时的直航,我们乘坐的飞机稳稳地降落在台中机场。母亲望着窗外的一草一木,激动地对我说,终于回到家乡了……我的外公陈木,字光华,1909年生于台湾台中县梧栖镇,家中排行老二,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口腔科专业。上世纪30年代末,外公从台湾到大陆行医,并定居镇江。  相似文献   

19.
台湾风物     
台湾珊瑚珊瑚是一种腔肠动物,外形呈树枝状,大多栖生于水深二百米的岩礁海域,海藻密集地带。目前全世界已开采珊瑚的海域有意大利、日本的八重岛、三子岛、硫磺岛、美国中途岛及台湾沿海。台湾于1923年首次在基隆、瑞芳海中发现珊瑚,  相似文献   

20.
东京有个“经营之神”叫土光敏夫,被称为创造奇迹的日本人.日本人又把这一美名赠给王永庆,这是中国人的骄傲.王永庆,1917年1月18日生,台湾省台北县人,祖籍福建安溪,自曾祖父迁来台湾,定居在台北县新店镇直潭里.他是台湾最大民营企业——台塑关系企业集团的缔造者,现任董事长,被称为“塑胶大王”,是台湾四大富豪中唯一靠制造业起家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