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以明清浙江方志中内容丰富的"孝女""孝妇"为资料基础,透过性别化的身体观这一视角,着力探讨了方志文本中女性"割股疗亲"的类型特质、传主身份及其身体归属等问题,指出修志者为了吸引更多年轻女性代父、代夫、代兄尽孝,通过调整编纂体例与叙事策略等手段,实现了对女性割股数量扩大化、个体低龄化、行事主动化的新规范,进而满足了儒家精英知识分子以女性身体玉成自身孝义及自我主体建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身体政治思想史上,笛卡尔无疑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不但把肉体从灵魂中剥离出来,赋予身体以重要位置,而且认为激情与意志也是身体的产物。笛卡尔身体思想的产生与其身体病癢、天主教身份、所处时代和科技局限有密切关系。其身体政治观对现当代身体理论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理解与自我建构。其中思想互动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的思想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对话是互动的主要方式;理解在这里主要表现为"移情"和道德体验,理解是互动的目的,同时也是形成互动和建构的唯一方式;自我建构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知识、价值观念等的自我知觉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只有通过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的思想互动、理解,才能实现其自我建构的价值,才能真正地启迪和引导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提供性服务歌厅的相处式社区考察,文章从主体和情境视角分析了歌厅老板对"小姐"的建构与言说及其不一致的现象,通过解读老板在言及他人时进行信息控制的感性意识和理性选择,阐述了主体建构的理论要点和一般机制:(1)主体建构是内化了社会建构的再建构;(2)当社会建构呈贬抑时,主体建构对内呈顺向弱化或逆向否定建构,对外呈顺向强化建构;(3)当社会建构呈褒扬时,主体建构对内呈顺向强化建构,对外呈顺向弱化或逆向否定建构;(4)主体建构与言说的不一致,是主体在情境中的自我呈现策略。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知识分子对西方现代化反思与批判的产物。其合理价值主张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积极影响;其消极价值观念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临困境。这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认识混同、解构权威与自我盲目膨胀的意识突出以及游戏人生与人生理想本末倒置等因素所致。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实现理论彻底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实现主体自我规范;以主流价值观引领,实现主体价值自觉,是摆脱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闫旭蕾 《青年探索》2007,(2):52-54,58
身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纠结在一起,个体自己眼中的身体自我、镜中身体自我、身体资本折射出身体自我对自我建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就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力量的强度而言,现代性是一种话语。它建构了知识客体、社会主体和自我形式,建构了社会关系和自我框架。殖民话语和权力话语,是现代性话语的内在组成部分。我们愈来愈深刻地意识到,走向现代化的过程,相当程度上就是为现代性话语塑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政治沟通论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治沟通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之一,对政治稳定具有保障作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政治沟通体系,但也有某些不足.我们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拓宽政治沟通渠道,明确政治沟通主体的地位,增强可操作性及自我矫正能力,增加政治沟通的文化内涵,建构有效、完善的政治沟通体系.  相似文献   

9.
尚新磊 《求索》2013,(9):150-152
当传统面对近世经验丧失生命力的时候,对致力于探求“道”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运用“五四”那样与传统全盘断裂的思维:相反.他们致力于怎样恢复与发明自己的文化根性,重新厘定一条可以延续与导引中国社会发展的叙述线索,这一诉求是通过“怎样理解传统”来实现的。为此,康有为用“疑古”开启了自我理论的整合建构。虽然他的心解显得主观臆断,但这正体现了发生在思维层面上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轨迹。在此过程中.知识分子作为“思想的主体”也在领悟与感召着传统.谋求与之新的对话,这样,新的变革主张才得以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交住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入存在的根本方式之一。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以高主体性的主体态参与字观域人与自然的、宏观域国际的、中观域国内的、徽观域男女之间的以及主体自我的不同层次的各种交往;建构实施适应当代全球化的主体——客体——主体三维结构普遍交往的关于人发展的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吏观;锻造和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交往性、竞争性高素质人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主体意识"是台湾的主流政治话语,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台湾主体意识"的慨念内涵并不固定,不同的政治势力对这个慨念的理解也不相同.事实上,"台湾主体意识"的内涵嬗变既映射了岛内政局变化与台海局势的结构性调整,更是台湾岛内不同政治势力持续不断观念建构的结果.两岸和平发展态势的持续推展将会推动"台湾主体意识"基本内涵的消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同要素融合的理想的结构存在形式。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和合文化具有调和观念冲突、修复道德裂缝、建构生态伦理等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和合文化的环境教育、思想引领、人际疏导等功能,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麦金太尔认为自我无边界是现代道德危机发生的根由所在。现代社会自我无边界主要表征为祛道德性自我观的盛行以及祛道德性科层组织生活的凸现,现代自我之所以失去了边界,究其缘由,一定程度缘于自我与社群关系的断裂,也就是个人只是作为一种无角色界定、无目的、无标准的自我的形式而存在。而要解决自我无边界问题,既要从历史中找寻自我与社群间的关联,又要在现代境域下重构自我与社群的联系,建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美德以重新划定自我边界。  相似文献   

14.
夏多多 《求索》2011,(1):218-220
司汤达的女性主人公从小就在修道院浓厚的宗教氛围中长大,深受道德观念的影响与支配,因而建构的是完全符合宗教伦理规范的知识主体与道德主体。长大后在本能欲望的冲击下,道德禁锢有打破的趋势。但是,长时间的教育使她们自觉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所以即便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也会自我监控,以使行为举止在传统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一旦本能欲望的洪水最终冲决道德禁锢的堤坝,她们也会产生强烈的罪恶感、恐惧感和悔恨意识,使那个时代妇女解放运动充满了反复与倒退的艰难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新书架     
大思想:中国崛起的瓶颈与突破公方彬/著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探讨了"新政治观""核心价值观""精神建构"三大社会热点问题。集中了公方彬自2008—2014年撰写的有关新政治观、核心价值观等理论文章28篇。集中探讨了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新政治观、核心价值观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须产生一批思想家及其大思想,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大思想:中国崛起的瓶颈与突破》是近年来思想理论界产生的大思想之一,对我们的思想理论建构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文 《求索》2005,(12)
拉康认为,自我的建构离不开自身也离不开自我的对应物,即来自于镜中自我的影像;自我通过与这个影像的认同而实现。镜像阶段是一个自欺的瞬间,是一个由虚幻影像引起的迷恋过程,是想象性思维方式的起点。自我并不是自己的主宰;人们苦苦寻找自我,而当找到它时,它却外在于我们,总是作为一个他者而存在,被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力量所决定,永久地被限定在与自己异化的境地。镜像阶段的想象性认同与人类知识同构,具有相似性。最后,笛卡儿式的主体不再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生活,相反,该主体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17.
曾东 《前沿》2012,(15):38-40
心理学上,内观疗法理论的提出者和倡导者认为,人的心理困境来自于其内心的过分执著,强调个体与世界建立联系互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观察与反省,以挣脱心理困境,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内观法对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样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教育的目标正在于教育内容的内化.本文从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两方面出发,探讨了内观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启示性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梳理身体技术、自我认同及时尚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性建构以及文化再生产的角度阐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行为,以及构成时尚之所以流行的社会心理机制,提出了时尚行为对当代大学生建构自我认同的符号意义,并对时尚行为对当代大学生身体的规训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9.
元宇宙是一种新的连接方式,旨在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现实与虚拟之间全面且深度的连接。在治理意义上,元宇宙所带来的技术与观念冲击都对原有的现实秩序造成了挑战。电子游戏作为元宇宙的雏形之一,可以成为元宇宙治理秩序的一种政治隐喻。在电子游戏中,人往往以一种具象化的数字身体而存在,可以能动地操控着这一数字身体实现特定的目标。但在另一方面,人的能动性在电子游戏中又会受到各种规则约束。数字身体的掌控问题背后反映的是规则秩序与主体能动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作为一种治理技术,电子游戏向主体提供了有限的快感,并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制造不快。电子游戏在不快与快感的交替调制中来激发主体的能动性,最终服务于游戏规则和秩序的不断完善。游戏政治学的隐喻预示着调制型治理将成为元宇宙秩序建构和维护的一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制度中的农村妇女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妇女参与的实现与扩大不仅有赖于政权的现代化,有赖于政党的制度安排,同时也有赖于传统性别文化的破除与妇女群众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为此,必须赋予农村妇女以真实的和个体的主体性,建构一个"横向"的妇女力量整合机制,使农村妇女能够参与到党和国家的政治体系中,建立起国家与农村妇女的纵向联系.同时农村妇联组织在代表女性整体利益的政治沟通过程中也必须注重整合分散的妇女权力资源,通过不断地自我更新实现农村妇女参与的草根化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